考古學常用術語解釋

文錦彙 2024-05-03 14:08:08

考古學,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一門深奧而廣泛的學科,其豐富的專業術語往往讓人們摸不著頭腦。實際上,這些術語大多形象生動,易于理解。例如,“畫像磚”、“唐三彩”、“地層學”和“土墩墓”等詞彙,只要通過簡單的檢索,我們便能對這些術語有一個清晰的理解。

由于考古學涉及面非常廣,本文無法詳盡列舉。接下來將以簡明扼要的方式解釋考古學中的常用術語,以便我們有一個初步理解。

人工制品:指人類制造、使用或對人類有益的物品,例如石制工具。

BP:在現代考古學和曆史研究中,"Before Present"(縮寫爲BP)已經取代了傳統的“BC”(公元前)和“AD”(公元後)來表示年代。這種表示方法的好處在于,它爲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時間線提供了一個更加直觀的參照框架。爲了實現日期的標准化,1950年被選定爲考古時間尺度的基准點,即“現在”。

陪葬品:與死者遺體一同被埋葬的物品,對考古學而言,這一習俗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葬式:屍體的放置方式,包括仰身直肢、側身屈肢、蹲式葬等多種形態。

沙葬:新疆沙漠地區曾經流行的一種葬俗,即將逝者遺體裝入麻袋後,置于流動的沙丘中,使其逐漸沉入沙中。由于該地區特殊的幹燥氣候,屍體能迅速脫水,從而在沙中自然保存,可維持數百至數千年不腐。

懸棺葬:古代少數民族特有的葬式,將裝有逝者的棺椁懸挂在江河沿岸的懸崖中部。這種葬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及東南的少數民族地區。

史前:文字記錄出現之前的人類社會階段。

陶片或瓷片:盡管看似無足輕重,這些破碎的陶片或瓷片對于確定曆史年代序列具有關鍵意義。

搶救性考古:爲了在遺址因開發活動而遭破壞前收集盡可能多的信息,進行的緊急考古發掘。

相對年代:通過將某一事物與另一事物進行對比,以此來推斷出其大致的年代,而無需給出具體的年份。相比之下,絕對年代則需要明確指出事物發生或存在的具體年代。

石器:采用石材制造的工具,是人類最早使用的主要生産工具。在人類曆史的漫長時期中,石器在生産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

細石器文化:一種以小型打制石器爲主要特征的考古文化,例如石髓、瑪瑙、燧石等材料。該文化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至中石器時代達到鼎盛,我國最早的細石器文化遺址發現于河南靈井和陝西大荔沙苑等地。這一文化與當時人類以狩獵爲主的生活方式有緊密的聯系。

貝丘遺址:古代遺址的一種類型,其特點是文化層中含有大量的海生和淡水生貝殼,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時代。這類遺址反映了漁撈活動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從遼東半島向北,到兩廣及雲南東部和南部的省區。具有代表性的沿海遺址包括福建閩侯昙石山遺址和台灣台北大坌坑遺址等。

夏文化:據文獻記載,夏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起始階段。由于夏代的文獻資料稀少,考古學的方法對于揭示夏文化尤爲關鍵,它爲夏代曆史研究提供了實物佐證。據《史記-夏本紀》等記載,夏族主要在今天的河南伊河、洛河及颍水上遊地區以及山西南部活動。在這些區域,考古學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和發掘工作,重要的發掘地點包括河南登封的王城崗遺址、偃師的二裏頭遺址,以及山西的夏縣東下馮遺址和襄汾陶寺遺址。特別是二裏頭遺址,不僅是二裏頭文化的命名地,而且已被初步認定爲夏代的都城遺址。

夏商周斷代工程:本項目是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中國曆史上夏、商、周三個曆史時期的年代學。這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系統工程,作爲“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啓動,並于2000年9月15日通過國家驗收。

地層學:又稱層位學,屬于考古學的基礎研究方法。該學科通過分析遺址堆積的形成順序,確定遺存間的相對年代關系。其核心在于層次劃分和層位關系的確認。

類型學:又稱標型學,同樣是考古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該方法專注于遺迹和遺物形態的演變過程,旨在揭示其發展的規律性,輔助地層學在年代判斷上的應用,並進一步明確遺存的文化特征。類型學尤其適用于研究生命周期短、形制變化顯著的物品,如陶器和瓷器,從而推斷古人的生産生活模式、社會結構以及精神文化活動。

探方:考古發掘中,爲了明確遺址的地層結構和各類遺迹現象及其相互關系,通常會布置一種稱爲“探方”的方形挖掘坑。這些探方的標准面積通常爲5米×5米。在探方的結構設計中,通常會包括隔梁和關鍵柱,以確保挖掘過程的穩定性和科學性。

探溝:一種考古調查手段,與探方相仿。探溝的特點是具有較爲“狹長”的規格,通常尺寸爲2米x10米,被稱爲探溝。

探鏟:又稱“洛陽鏟”,是現代考古勘查中常用的一種工具。起源于河南洛陽地區,最初爲盜墓者探測古墓埋藏物時所用工具。該工具由鐵制成,鏟頭爲半筒形,並配備有木質或鐵質的長柄。長柄末端可系上長繩,便于深入地下進行探測,其探測深度可達10至20米。通過分析鏟頭帶出的土壤樣本,可以推斷出地下的堆積情況。

青銅器:冶金鑄造史上最早的合金制品。通過將紅銅與錫、鉛合金化,形成一種新合金。這種合金經過幾千年的化學反應,表面會形成青灰色的鏽,今人謂之青銅。青銅的特點包括熔點低、硬度大、可塑性強和色澤光亮,這些特質是制作各類器具的理想材料。

編鍾:我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屬于“八音”分類法中的金部。編鍾是由一組大小有序的鍾組成,懸挂在木制鍾架上。常見的有青銅質,但也有瓷和鐵制的。編鍾的鍾柄是空心的,與鍾體內腔相連,鍾體上裝飾有獸面條紋或花紋。編鍾通過木槌敲擊發音,音色清脆悠揚,穿透力強。

編鍾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西周時期開始興盛,春秋戰國時期達到鼎盛,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直至宋代,編鍾的使用逐漸減少。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湖北隨縣(今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

失蠟法:一種傳統的金屬鑄造工藝。該工藝用蠟制作模型,然後以耐火材料覆蓋,形成鑄模。加熱過程中,蠟模融化消失,留下空腔。最後將液態金屬注入空腔,待冷卻凝固後得到鑄件。此工藝適用于鑄造形狀複雜的金屬制品。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中期雲紋銅禁是已知最早的失蠟法鑄造實物。

帛書:一種白色絲織品爲書寫載體的文獻形式。在漢代,絲織品被稱作“帛”或“缯”,又稱“缯帛”。所以帛書也被稱爲缯書。現存最早的帛書出土于長沙楚墓。

簡牍:泛指中國古代書寫文字的竹簡和木牍。竹制書稱爲“簡策”,木質的則稱作“版牍”。自西漢至宋代,簡牍的出土大約有八到九次,其中兩起發現尤其重要:首先,漢武帝時期,魯恭王在孔子故宅發現了《尚書》、《禮記》、《論語》在內的多篇戰國文字書寫的簡冊,這些文獻後來被稱爲“壁中書”。

其次,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一個叫不准的人盜掘了戰國時期魏安釐王的墓穴,出土了數十車的竹簡。這些竹簡被編纂成16種古書,共計75篇,即“汲冢書”。

我國多次發掘出重要的簡牍文物,其中包括居延漢簡、雲夢秦簡、曾侯乙墓竹簡等珍貴文物。

土墩墓:古代墓葬的一種形式,主要在西周至春秋時期盛行于長江下遊及太湖流域。這種墓葬的主要特征是,要麽設有墓穴,要麽是平地堆土成墳。陪葬的文物多是印紋陶器、原始瓷器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銅器。土墩墓的形成,主要是爲了適應南方地區多河流湖泊、地下水位較高的自然環境。

甕棺葬:一種以陶器,如甕、罐等作爲葬具的埋葬方式,主要流行于史前時期。這種葬禮形式主要是用于安葬嬰幼兒和少年。甕棺葬的位置多選在居住地附近,例如房屋旁邊或室內地面之下,同時也存在專爲兒童設置的甕棺葬墓區。

此外,爲了容易區分,人們將洗骨葬和火葬後的骨骸或骨灰存放的陶器,稱之爲藏骨器或骨灰甕。

人殉、人祭:即用人殉葬及殺人祭祀。從現有的考古材料看,人殉、人祭大約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夏、商奴隸制出現之後,人殉、人祭成爲一種社會制度並廣泛流行。盤庚遷殷以後進入鼎盛時期,用人數量最多,武丁之後逐漸減少。兩周仍有少數殺殉入葬的。春秋末期以後這種制度逐漸消退,西漢中期以後,人殉人祭已被廢除。

畫像石:古代墓葬、祠堂及墓阙建築中雕刻有圖像的石構件,是研究古代曆史、藝術、建築和文化的寶貴資料。

畫像磚:采用拍印或模印制作的磚塊,表面裝飾有多樣圖案。這種藝術形式始于戰國晚期,並延續至宋元時期。雖然其文化內涵有所變化,但是研究價值不言而喻。

墓俑:即古代用于隨葬的陪葬品,主要流行于秦漢至隋唐時期,宋代以後逐漸減少。這些墓俑的材質主要是木質和陶質,也有瓷、石、金屬或紙制的。墓俑的種類多樣,包括奴仆俑、舞樂百戲俑、士兵俑、官吏俑、儀仗俑等。此外,墓俑還常常配有鞍馬、牛車、兵器、工具、庖廚用具和家畜等模型。例如,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數千件武士俑,是我國陶俑作品的傑出代表。

鎮墓獸:古代墓葬中的一種典型遺物,是爲鎮懾鬼怪、守護逝者靈魂,防止其受到侵擾而設置的一種冥器。根據考古發掘,此類冥器可以追溯至戰國時期的楚墓。

十二辰俑:又稱十二生肖俑,主要出現在隋唐、五代及宋代的墓葬中。這些俑大致可分爲三類:人俑搭配生肖俑,其中十二生肖俑的後腳置于人俑雙肩之上,前腳則緊抓人俑的帽邊;人身生肖首俑,即人的形象與生肖頭部相結合的設計;最後,是人身捧生肖俑,即人俑雙手托舉著相應的生肖俑。

買地券:東漢中期以後,葬于墓中的一種象征性契約,用以證明死者墓地所有權的合法性,防止其被侵犯。這種契約被稱爲買地券,有時也被稱作墓別或地券。買地券一般刻錄在長條形的木、鉛、鐵或玉石版上。

窯址:即曆史上陶瓷燒造活動發生的地點,主要包含生産陶瓷的窯爐和相關的工作場所。這些遺址一般位于水資源豐富的地區,例如河流周邊,以便于制陶過程中的水源利用。在南方,龍窯等古代瓷窯多設立于斜坡地形,利用地勢高差進行熱力驅動。鑒別一處地點是否爲古代窯址,關鍵在于是否存在窯具殘留和燒制陶瓷的痕迹。一般唐代以前多陶窯,唐代以後多瓷窯。

景德鎮窯:我國古代最知名的瓷窯,位于現在的江西省景德鎮市。其曆史遺址可追溯至五代時期,主要生産青瓷與白瓷。進入宋代,景德鎮窯創新燒制了影青瓷,並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開始爲皇室燒造專用瓷器,這些瓷器工藝精湛,底部刻有“景德年制”字樣,因此得名景德窯,同時鎮名也由呂南更名爲景德。

元代時期,景德鎮窯的青花瓷制作達到鼎盛,同時創新出釉裏紅瓷,並生産了樞府瓷。到了明代,此地設立了禦器廠,標志著景德鎮成爲全國的制瓷中心,期間創造了多種色釉和彩飾技術。清代繼續沿襲這一傳統,建立了禦窯廠,景德鎮的制瓷工藝一直保持著全國領先的地位。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器,采用含氧化钴的原料在陶瓷胎體上繪制圖案,覆以透明釉料後,通過高溫還原燒成。氧化钴經燒制轉化爲鮮明的藍色,這一過程具有色彩飽滿、色澤明亮、成功率高和顔色穩定等特性。據考古發現,最早的青花瓷可追溯至唐代,而元代見證了其技藝的成熟。到了明代,青花瓷已廣受青睐,成爲瓷器生産的主要品種。清代康熙年間,青花瓷工藝達到頂峰。

影青瓷:又稱青白瓷,始于北宋中期的景德鎮。這種瓷器以其淡雅的青白色釉面、明澈且潔淨的表面、堅硬細膩的胎質以及溫潤如玉的色澤而聞名,曆史上被譽爲“假玉器”。

唐三彩:唐代流行的一種低溫釉陶器,其獨特工藝在于色釉中摻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過焙燒後呈現出多種色彩,主要包括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盡管顔色多樣,但以黃、褐、綠三種色彩爲主,因此得名唐三彩。由于其胎質較爲松脆,防水性能不佳,實用性不及同期的青瓷和白瓷,因此主要用于隨葬,作爲明器。

遼三彩:遼代的一種低溫彩色釉陶制品,受唐三彩的影響發展而來。遼三彩主要采用黃、綠、白三種色釉,器型包括方碟、海棠花式長盤、雞冠壺、筒式瓶等,這些造型體現了契丹民族的風格特點。與唐三彩相比,遼三彩的顯著區別在于不使用藍色,並且施釉時不進行交融處理,導致釉面流淌現象較少。

魂瓶:古代墓葬中常見的隨葬陶瓷器。魂瓶主要出現于漢代、三國及兩晉時期,宋代也有發現,尤其以青瓷谷倉罐的形式存在。這些明器上常塑造有樓閣、飛鳥、廊庑、樂伶等形象,在宋代則以女俑女官爲主。

陶衣:陶衣是一層薄薄的色漿,由細陶土或瓷土與水調和成泥漿後塗覆于陶胎或瓷胎表面。其顔色多樣,包括白、紅和灰等。在陶瓷工藝中,陶衣不僅起到裝飾作用,美化胎面,還能防止坯胎過度吸收釉水和避免燒裂,同時也有填補氣孔的作用。

繩紋: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陶器上的一種常見裝飾紋樣。其制作過程是在陶坯半幹時,使用纏有繩子的器物拍打在其表面,形成繩紋效果,隨後進行焙燒。

石窟寺:一種依山而建的古代廟宇建築,其特點是在山崖壁面向內部縱深開鑿,內部常包含宗教造像和宗教故事壁畫。我國著名的石窟寺包括敦煌石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等。

石經:我國古代刻錄在石碑和摩崖上的儒家經典與佛教、道教經文。其曆史可追溯至北魏末期,尤其在北齊和北周時期達到鼎盛。例如,北京房山雲居寺的石經尤爲著名,其中以《道德經》的數量最爲龐大。除此之外,其他著名的石經還包括熹平石經、正始石經等。這些石經不僅是文化遺産,也爲我們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瓦當:屋頂筒瓦末端下垂的部分,形狀包括圓形和半圓形。瓦當裝飾有圖案和文字兩種形式,不僅具有審美價值,還具備文物考古意義。它們對研究社會曆史、建築學、文字學和考古學等領域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封泥:古代用于密封簡牍並加蓋印章的泥塊。在古時,公文和書信主要記錄在簡牍上,爲防止私自拆閱,會在發送時加上檢木,用繩索捆綁,並在檢木處系結後封上泥塊,蓋上印文。此方式也常用于封裝物品。封泥的使用從戰國時期一直延續到漢魏時期。

盟書:又稱載書,是古代用于記錄盟誓各方締結內容的文書,通常采用玉石薄片作爲材質。在春秋戰國時期,爲了政治目的,盟誓活動在天子、諸侯及卿大夫之間頻繁舉行。盟書一般制作兩份,一份保存于盟府,另一份則埋藏地下或沉入河中,以此向神靈立信。其中,侯馬盟書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盟書遺物之一。

考古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不僅要求掌握基礎的考古知識,還需熟悉曆史學、文獻學、地理學、人類學等相關領域。具體到各個分支,如科技考古學,需進一步學習化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環境考古學則涉及環境學等知識。這樣的多元化知識儲備對于深入挖掘和全面理解考古資料至關重要。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