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壓軸級”武器——巨浪2,在世界上處于什麽地位,你知道嗎

白某觀文史 2024-05-10 21:43:49

2019年閱兵式上,隨著巨浪2緩緩駛過的方隊,不僅點燃了現場的熱烈氣氛,也讓無數中國軍事愛好者爲之振奮。央廣網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爲“我國第二代潛射遠程彈道導彈”,強調其卓越的機動突防能力,將其定位爲二次核反擊的關鍵力量,譽爲守護國家戰略安全的“鎮國重器”。這一稱號的份量無需多言,它承載著國家的安全與尊嚴。

巨浪2的起源可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彼時中國尚處于改革開放前夜,中央軍委便已前瞻性地批准了相關研發任務。盡管那時巨浪1仍在研發中,這項計劃更多是探索巨浪2的可行性。我國對于第二代潛射遠程導彈的構想是擁有8000公裏以上的射程和三級火箭發動機,這一需求最終也促進了東風31導彈的研發。直至094戰略核潛艇項目的確立,巨浪2才正式進入實質性的研發階段。

根據現有公開數據,巨浪2的性能參數包括:最大射程約8000至9000公裏,直徑2米,長度13米,能攜帶3至6枚核彈頭,采用慣性與衛星聯合制導系統。這些數據表明,巨浪2是名副其實的潛射型洲際導彈。

然而,射程的限制意味著從中國近海出發無法覆蓋美國全境,且其核彈頭搭載能力相對較低,限制了對地面目標的破壞力。盡管存在這些不足,據傳巨浪2已有改進型號,射程和核彈頭搭載能力或有所提升,但確切信息因保密原因未得到證實。

接下來,我們將巨浪2與國際上的同類武器進行比較,以期獲得更爲全面的視角。

美國的三叉戟導彈是其潛射導彈的代表作。三叉戟系列的曆史更爲悠久,洛克希德公司自1971年起研發,1977年首射成功,1979年投入美軍使用。三叉戟1型導彈盡管在2005年已退役,但其7400公裏的射程及8至10枚核彈頭的攜帶能力,在當時足以構成對蘇聯的嚴重威脅。

盡管射程不如巨浪2,三叉戟1的出現標志著美國潛射導彈技術的飛躍。隨後,三叉戟2型(UGM-133A)面世,射程提升至約1.1萬公裏,裝備了更先進的W-76與W-87核彈頭,搭配俄亥俄級核潛艇,實現了對全球任何地點的打擊能力,無疑超越了巨浪2。

俄羅斯的RSM-56彈道導彈,又稱爲布拉瓦導彈,是俄羅斯潛射導彈的最新成果,于2013年服役,較巨浪2晚。RSM-56的射程介于8000至10000公裏,可攜帶6至10枚分導式核彈頭,突防能力極強。

它是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標配,確保了俄羅斯在全球範圍內的戰略威懾力。俄羅斯官方對RSM-56的評價極高,視其爲海軍戰略核力量的核心基石,其性能優于巨浪2,但兩者差距並非懸殊。

綜合來看,巨浪2在全球範圍內的水平如何?雖然某些方面如射程和核彈頭搭載數量略顯不足,但其機動性和潛射能力不容小觑,加之可能存在的改進型號,巨浪2依然在世界頂級潛射導彈之列。

與美國三叉戟2和俄羅斯RSM-56相比,它們雖各有千秋,但整體水平相近,這證明了巨浪2在世界舞台上的穩固地位。每一款導彈都是各國國防科技的集大成之作,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巨浪2亦不例外,它是中國戰略安全的堅強後盾,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力量。

3 阅读: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