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家大型企業,遭假央企“坑”了超5億元!

黃桷 2024-05-01 11:16:46

一樁兩次流拍的債權,牽出背後隱情。

2024年4月25日,京東資産交易平台發布了《重慶市電煤儲運集團對外應收債權》的拍賣公告,拍賣時間爲2024年5月3日10時至2024年5月4日10時止。

上述債權的賬面價值9.18億元,起拍價5.88億元,保證金1.2億元。

黃桷樹財經注意到,這是上述標的第三次在京東資産交易平台拍賣了,前兩次拍賣均流拍了。第一次拍賣時間是2024年4月12日,起拍價9.18億元;第二次拍賣時間是2024年4月21日,起拍價7.34億元。

5.4億元的債權

一個問號是:上述債權拍賣,爲什麽沒有人敢接盤?

剖析上述9.18億元的債權,一共有27筆,其中金額最大的一筆對應的債務人爲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債權金額爲5.40億元,其中,本金3.39億元,利息2.01億元。

表面上來看,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是一家央企控股子公司,具有良好履約能力。

工商資料顯示,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股權結構爲:中能電力工業燃料公司持股51%,國元盛世(北京)能源科技公司持股25%,開㴒集團持股24%。

上述三家股東當中,中能電力工業燃料公司是國家電力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算得上是血統純正的央企;國元盛世(北京)能源科技公司是一家民企;開㴒集團是河北國企。

但黃桷樹財經發現,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是一家“假央企”,它本應在2010年就應該終止營業的。

假央企的來曆

2020年7月14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與開灤集團等公司決議效力確認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顯示,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身上發生了一系列蹊跷的事情。

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于2000年12月注冊成立,經營期限爲十年,在2010年12月時,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想把經營期限由“十年”改爲“長期”,並憑借股東大會決議,順利更改了經營年限。

兩家國有股東保持了長時間的沉默,直到2018年才發起維權。

後來的事實證實,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股東大會決議上面,蓋的章被鑒定爲假公章,即兩家國有股東並沒有蓋章。

中能電力工業燃料公司和開㴒集團聲稱,僞造公章涉及刑事犯罪。

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則稱,直到2018年,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一直在運營發展,此期間對外簽署了大量的經營業務合同。中能電力工業燃料公司和開㴒集團迫切想從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當中退出,是想避免承擔責任。

一審法院判定,確認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于2010年12月作出的延長經營期限的股東會決議不成立;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于判決生效後七日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依據上款股東會決議進行的工商變更登記。

2020年6月,二審法院維持一審判決。

值得一提的是,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已于2024年3月接到罰單,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多次提交虛假材料,變更經營年限,已將該公司的經營年限恢複至原來的2010年12月13日。

最後是誰來埋單?

這一筆5.4億元的債權未收回,給重慶市電煤儲運集團帶來巨大損失。

工商資料顯示,重慶市電煤儲運集團成立于2008年8月27日,注冊資本2億元,是一家國有獨資企業。

2023年4月6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慶市電煤儲運集團的破産清算申請。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重慶市電煤儲運集團資産總額爲10.55億元,負債總額爲17.09億元。

黃桷樹財經認爲,重慶市電煤儲運集團自身是一家國企,理應搞清楚交易對手的身份,但由于采購環節的風控做得非常差,致使高達5.4億元的債權收不回來,大量國有資産遭到流失。這背後的情況非常複雜,表面上看是假央企,但是不是涉嫌詐騙,是不是涉及到刑事犯罪,還需要相關部門介入才能厘清。建議重慶市電煤儲運集團積極維權,追究中能源電力燃料公司相關人士的責任。整體而言,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企業們應該引以爲戒,避免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 2024-05-01 23:27

    說得輕巧,前幾年重慶缺電缺成啥樣了,只要你搞不來煤,你就根本沒法跟人民交代,還管你合不合規

黃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