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向霸淩說“不”!

廣而告之公益 2024-04-10 16:57:16

近期,接連不斷的校園霸淩事件,一次次地牽動著每個人敏感的神經。

4月7日,山西孝義通報“15歲女孩被圍毆”,涉案11人已全部到案。

4月8日,河北省檢察院發布的案情通報,經審查,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核准追訴。

……

這一系列案件再次讓“校園霸淩”這一沉重的話題進入公衆視野,我們也該追問:孩子遭受霸淩,會有什麽行爲表現?如何正確地預防和應對校園霸淩?

請跟隨公益中國網&廣而告之,一起了解↓↓↓

01

霸淩≠玩笑,打鬧≠傷害

來源:360圖片

同學間的暴力和霸淩行爲,可能成爲滋生犯罪的溫床,這和日常打鬧有本質區別。

①以辱罵、譏諷、嘲弄、挖苦、指責、貶低、中傷、起侮辱性綽號等方式侵犯人格尊嚴的行爲。

②幹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産、書本、衣物等,損壞、搶奪、強拿硬要或者故意毀壞他人財物。

③欺淩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恐嚇、威脅、逼迫他人做其不願做的事。

④通過網絡或者其他信息傳播方式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散布謠言或者錯誤信息诋毀他人、惡意傳播他人隱私。

……

02

家長安撫時要注意共情

來源:360圖片

安撫孩子時,家長不要追問過多細節,或表現出強烈的攻擊性,此時更需要家長平靜面對,讓孩子先平複情緒。之後可以和孩子表明,無論發生什麽,父母都會全力支持和理解TA。

03

霸淩是有計劃的動機不良的行爲

來源:360圖片

治理校園霸淩,更需強化事前防範。家長不能一味溺愛縱容,讓孩子變成“校園一霸”,同時也要教會孩子辨別霸淩,霸淩一般是有計劃的,蓄意傷害和控制的行爲。

04

鼓勵孩子遭遇霸淩要勇敢說出來

來源:360圖片

遭遇霸淩,應該將事情告訴老師和家長。既是爲自己尋求幫助,也是在阻止潛在的犯罪。

05

不忽視孩子的求救信號

來源:360圖片

遭遇霸淩,應該將事情告訴老師和家長,或者撥打12355青年之聲尋求幫助。既是爲自己尋求幫助,也是在阻止潛在的犯罪。

這都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千萬不要忽視!!!

①突然不願意上學

原本並不排斥學校的孩子突然表現出不願上學的傾向,如成績下降,連續缺課,不想上學等,可能是學校裏出現了一些令孩子煩惱,不願面對和處理的事情,家長需要引起重視。

②無端情緒變化

孩子放學回家悶悶不樂,有厭學的念頭,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突然變得陰晴不定、無故落淚,又或是經常表示抱歉、自嘲,出現無端情緒化,也可能是學校有什麽事情影響著他。

③無故行爲異常

如果孩子情緒特別不穩定,一點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應,如特別粘人、拒絕去學校、膽小怕人、不敢走某條路,頻繁做噩夢、躲在房間裏、經常丟失財物、抱怨老師等,建議家長去學校了解情況。

④無法解釋的傷痕

孩子身上出現無法解釋的傷痕或淤青,究竟是心理陰霾下的自傷行爲,還是遭受霸淩後的救助信號?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緊密關注孩子身上的種種異常變化。

06

法律不包庇犯罪的未成年人

來源:360圖片

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可通過核准追訴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嚴懲,給霸淩者敲響一記警鍾!

07

學校有責任,老師必須回應

來源:圖怪獸

作爲防治校園霸淩的關鍵主體,學校有責任有義務展現更大作爲,老師和學校的表現對校園霸淩遏制尤爲重要。

對于學生反應情況,老師和學校置之不理,任由事態發展,只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306

圖片已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