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高新區探索發展低空經濟“飛”出高質量發展“新航道”

貴陽網 2024-05-13 15:27:37

提升通用航空裝備供給能力,加快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民用無人機等産品技術創新與行業應用;聚焦城市空中交通、物流、救援、運輸等場景,加快重點領域示範應用……眼下,多方正搶抓低空經濟發展的機遇,加快産業布局、技術突破、應用拓新,加快打造增長新引擎。

所謂低空經濟,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內,以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爲牽引,輻射多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作爲新質生産力的代表性領域之一,低空經濟已成爲今年以來的一個熱詞。

而在貴陽高新區,低空經濟已成爲該區搶灘的新“藍海”,各類場景不斷衍生,各家企業不斷湧現,爲貴陽高新區“借勢起飛”提供良好基礎。

“哒哒哒哒哒哒……”螺旋槳轉個不停帶動直升飛機在天空暢快飛行,飛機上裝載有100多公斤重物,卻沒有任何人工駕駛員,走進轄區企業貴州帝一無人化裝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帝一),該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大型載重無人機讓人眼前一亮。

學生們正在參觀貴州通航的“自由莺”飛機

“無人直升機只是我們的産品之一,我們現在有履帶機器人、救援機器人等多個類型近50種無人裝備。”貴州帝一總經理楊興星說,這些無人裝備在國防教育、森林巡檢、河道巡檢、水庫執法、橋梁檢測、應急救援、 電力巡檢、光伏巡檢、航拍應用、高空監控指揮、編隊飛行等領域爲多家單位提供了優質的産品和服務。

而另一家值得一提的企業——貴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通航),自2013年落地貴陽高新區,曆經十余年如一日的銳意創新,從飛機上一枚小小的螺絲釘做起,逐步發展至飛機零部件、組合件,再到自主研發完成“自由莺”整機制造,走出了一條民營企業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成爲一家致力于通用飛機研發制造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以‘技術引進+消化+自主創新’的方式,引進國外飛機研發與制造技術,投入研發資金5000多萬元,組建專家團隊、建立生産線,取得了‘自由莺’GGAC-100型飛機外觀、結構、發動機的完整産品自主知識産權。”貴州通航董事長黃忠才介紹,“自由莺”作爲一款單發雙座輕型運動飛機,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的氣動外形結構,可用作休閑娛樂、農林作業、資源勘測、駕駛培訓、醫療救援等領域。

貴陽高新區舉辦低空經濟創新發展交流研討會

而這只是低空經濟在貴陽高新區起飛的一個縮影。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環境,自然也吸引了一個又一個有著“飛行夢”的創業團隊前來加入,貴州斯凱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凱威)創始人王迅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2008年,無人機拍攝技術已風靡好萊塢,但在國內卻還是一片空白,從事無人機應用及研發的團隊也寥寥無幾。源于對航模的熱愛,剛從澳洲留學回來的信息技術專業碩士王迅和同學組建斯凱威團隊,致力于無人機研發。2012年斯凱威成立,成爲國內最早從事無人機研發及運用的民用無人機科技型企業之一。

如今,在無人機研發、制造、應用等方面,貴陽高新區已有一定積累,並形成了航空發動機、微特電機、電子元器件三大“生態圈”,産值已突破百億,爲發展低空經濟奠定了較好的産業基礎。同時,該區還聚集了翰凱斯、斯凱威、圖智科技、東方世紀等一批在無人駕駛、無人機應用培訓、地理信息測繪等方面的優質企業,爲開發場景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迎風而上,翺翔“低空”,作爲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低空經濟的風口已至。

4月29日,貴陽高新區舉辦了低空經濟創新發展交流研討會,邀請了低空經濟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低空經濟發展,再次激發了貴陽高新區發展低空經濟的內生動力。

接下來,貴陽高新區將通過探索運用“産業+基金+場景”方式,努力打造全省發展低空經濟的試驗田。在産業發展方面,圍繞低空飛行器制造的動力系統、機載系統、飛控系統等核心系統配套需求,依托已落戶園區的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先進裝備制造企業、新能源企業、數字經濟領域優強企業,重點爲從事低空經濟的企業提供繼電器、傳感器等元器件配套,燃油動力發動機、電力動力精密微特電機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等配套,以及提供無人駕駛、通信、軟件等技術支撐。

在基金牽引方面,構建了“3+2+1”的産業基金體系,參與設立8只基金,並與省風投共同設立高新創投基金,與市創投等共同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全力推動低空經濟成爲全區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著力點。

在場景應用方面,探索“東部研發+高新制造+全省應用”的産業發展模式,支持企業將研發項目在高新區産業化落地,鼓勵專業運營商參與樓頂停機坪、低空領域試飛基地等建設,構建“小而美”的低空基礎設施體系,通過開展低空試點應用,努力將成功經驗向全省推廣。

搶抓機遇,蓄勢騰飛。貴陽高新區正從“新”出發,充分激發低空經濟潛力,讓低空經濟飛好、飛遠。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楊婷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