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視小小腸息肉,嚴重可發展爲腸癌!做好早期篩查,守護腸道

快樂的小大夫 2024-04-27 13:44:27

在人體這個錯綜複雜的迷宮裏,腸道扮演著消化吸收、排除廢物的重要角色。而在這條蜿蜒曲折的腸道“長廊”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不速之客——腸息肉。

腸息肉,聽起來似乎是個可愛的名字,但實際上它是指生長在結腸或直腸內壁上的一個或多個腫塊。根據形態,腸息肉可以分爲平坦的、樁狀的甚至蒂狀的。大部分腸息肉無症狀,常被誤認爲“無害”,但別忽視了,其中一些可能發展爲腸癌!

雖然大多數腸息肉是良性的,但它們有可能發展成癌症。息肉變成癌症的風險因素包括:

1. 息肉的類型:腺瘤樣息肉或稱腺瘤,更有可能惡變成結直腸癌。

2. 息肉的大小:較大的息肉(通常直徑大于1厘米)變成癌症的概率更高。

3. 息肉的數量:當有多個息肉時,變成癌症的風險也會增加。

4. 遺傳因素:一些遺傳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HNPCC,又稱林奇綜合征),會顯著增加癌症風險。

許多結直腸癌起源于息肉,尤其是腺瘤。這種惡變過程通常需要多年的時間。

如果發現有腸息肉,醫生會建議根據息肉的類型、大小、數量以及個人和家族的病史來決定後續的監測和治療方案。

高危人群:腸息肉在瞄准誰?

1. 年齡超過50歲的人群

2. 家族中有結直腸癌或息肉病史

3. 患有慢性炎症性腸道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

4. 肥胖者或有糖尿病史

5. 抽煙和飲酒過量者

腸息肉帶來的信號

雖然多數腸息肉是不會引起症狀的隱形戰士,但一旦出現以下信號,就需要警惕了:

1. 不明原因的腹痛

2. 大便習慣改變(便秘或腹瀉)

3. 排便後仍有不全感

4. 消化道出血,表現爲便血或黑便

5. 貧血症狀,如面色蒼白、疲勞無力

長期便血可能導致貧血,使皮膚黏膜變得蒼白;而黃疸則可能是息肉壓迫膽總管,導致膽汁排出不暢所致。

如何篩查腸息肉

1. 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是一種長而柔軟的管子,內含有攝像頭和燈光,可以整個查看結直腸內壁。

如果發現息肉,可以在同一次程序中將其切除。

這是檢測和預防結直腸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 柔性乙狀結腸鏡檢查

類似結腸鏡檢查,但只檢查直腸和下部大腸即乙狀結腸,區別在于檢查範圍沒有結腸鏡廣。

3. 雙重造影鋇劑灌腸

這是一種X線檢查,通過在大腸中注入含鋇的液體後拍攝X線片來觀察大腸。

不如結腸鏡敏感,不常用于常規篩查。

4. CT結腸成像

又稱爲虛擬結腸鏡檢查,使用CT掃描技術來獲取大腸的詳細圖像。

如果發現息肉或其他異常,可能需要實際進行結腸鏡以進一步評估和治療。

5. 糞便檢查

糞便隱血試驗(FOBT)或糞便免疫化學試驗(FIT):檢測糞便中是否有血迹,這可能是息肉或結直腸癌的一個迹象。

糞便DNA測試:此測試檢測糞便樣本中的特定DNA變異,可能與結直腸癌或其前驅病狀態相關。

每種篩查方法都有其優點和局限性。例如,結腸鏡提供了直接視圖,能夠在檢測時治療,但是需要進行大腸清潔,患者通常需要麻醉,並且存在非常小的風險,如大腸穿孔。而非侵入性的糞便檢測則安全簡單,但若結果陽性,則通常需要結腸鏡進行進一步檢查。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家族病史、個人病史以及其他風險因素來推薦最合適的篩查方法並確定篩查的頻率。

一旦發現腸息肉,應及時就醫,根據息肉的大小、位置及性質,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對于較小的息肉,可以通過內鏡下切除;

對于較大或具有惡化傾向的息肉,則可能需要手術切除。此外,藥物治療也是輔助治療的重要手段,如使用益生菌、非甾體抗炎藥等,以改善腸道環境,降低息肉複發風險。

如何預防腸息肉

對付腸息肉,最好的策略是預防和早期發現:

1. 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紅肉和加工肉。

2. 保持體重:避免肥胖,維持健康體重。

3. 規律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鍾的中等強度運動。

4. 戒煙限酒:煙草和酒精都是息肉的“好朋友”。

5. 定期篩查:根據年齡和個人風險因素,與醫生討論適合的篩查計劃。

預防腸息肉,關鍵在于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雖然腸息肉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但只要我們保持警惕,積極預防和治療,就能將其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腸息肉並非洪水猛獸,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對待它。

0 阅读:216

快樂的小大夫

簡介:傳播醫學知識,普及健康理念,分享醫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