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早起比熬夜更傷身?想健康長壽,起床牢記“3不要”

39腫瘤 2024-02-22 15:08:23

張大爺工作時忙于應酬,落下一身慢性病,退休後也更注重養生,每天都是早早睡下,再早早醒來,開始新的一天。

但昨天下午和老友下棋的時候,老友看了看張大爺,說道:最近看了哈佛的研究,太早起對身體也不好,甚至比熬夜的傷害還大。這可把張大爺弄迷糊了,難道“賴床”才有利健康?

晚上躺在床上,看著第二天早的鬧鈴,思慮許久,張大爺還是關掉了。

在日常生活中,“早睡早起身體好”這句話深深刻在我們腦海裏,但現在研究卻推翻了這句話,這是真的嗎?

一、“早起”比熬夜還傷身?問題出在這

2019年,哈佛醫學院進行了一項相關研究,分別將52名健康年輕人劃分爲早睡組和熬夜組。

早睡組的參與者晚上11點入睡,淩晨3點起床;而熬夜組則在淩晨3點入睡,早上7點起床。研究結果顯示,盡管兩組都只睡了4個小時,但早睡組的受試者報告了更糟糕的感受,表現出更多的孤獨和憂慮情緒。

研究認爲,這種結果的出現主要是因爲早起打斷了睡眠過程。人體在後半夜主要處于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這時若突然被叫醒,就容易導致睡眠慣性,表現爲起床後頭腦昏沉、認知能力下降、情緒低落等症狀。

尤其對老年人而言,這種問題尤爲嚴重,因爲許多老年人會在淩晨5點之前醒來,這實際上是睡眠剝奪的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早起”是過早起床,指的是那些晚上睡眠時間不足的人,和我們平常理解的早起是完全不一樣的。過早起床之所以狀態更糟,可能有3個原因。

①睡眠惰性

睡眠被突然中斷會導致一種稱爲睡眠惰性(或起床氣)的負性情緒,表現爲起床時感覺昏昏沉沉、認知能力下降、情緒低落,嚴重者可能出現方向感障礙或意識混亂。

②皮質醇水平更高

過早起床的人體內皮質醇水平更高,這是一種與壓力相關的激素。因此,這些人更容易産生肌肉疼痛和頭痛。皮質醇的增加也會增加對外的警惕性,也就更容易感到煩躁和疲憊。

③更容易疲勞

過早起床導致白天時間較長,因此更容易感到疲勞。這樣一來,晚上也會更早感到疲倦,打亂睡眠的日夜節律。

總而言之,太早醒跟熬夜一樣,都是不健康的睡眠習慣。而《健康中國行動》建議,成年人每晚睡眠時間保持在7-8小時爲宜。如果你能在晚上10點入睡,那麽經過7-8小時的睡眠,早上6-7點就是合適的起床時間。

二、晨起後有3個表現,警惕是癌症信號

大家都知道,癌症是一種慢性病,發展過程十分長,要是在早期就把它揪出來,就更有可能打敗它,這就需要在生活中多留心。

在睡覺時,癌細胞更加活躍,起床後所表現的症狀也更加明顯。這3個表現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告,別以爲是小毛病就輕易忽略。

1.頭痛或嘔吐——腦腫瘤

頭痛、嘔吐、視物不清,通常爲顱內壓增高“三聯症”,導致顱內壓升高的疾病都可能引發這些症狀,而腦腫瘤是其中最常見的病因之一。

早期頭痛通常發生在清晨,大約在四五點鍾,患者往往在熟睡中被頭痛驚醒,呈現間歇性,時有時無。在起床後走動活動一段時間後,頭痛會逐漸減輕或消失。隨著病情的進展,頭痛可能會逐漸加重,持續時間也會延長。

頭痛時常伴有嘔吐,往往呈噴射性,吐完之後整個身體會好受很多。這種嘔吐是由于顱內壓力增高所致,與飲食無關,所以也不會導致腹脹或腹瀉等。

2.全身乏力——胰島素瘤

早上經常起床困難、昏昏沉沉,可能存在胰島素瘤的風險。特別是還出現長時間饑餓後神志不清或昏倒的症狀,更要提多一份心。除了這些症狀外,胰島細胞瘤還可能伴有腹痛、腹瀉、腹脹等症狀。

3.咳嗽加劇——肺癌

早起後後咳嗽加劇,或痰中帶血,可能存在肺癌的風險,特別是長期吸煙的中老年人。

肺癌引起的咳嗽通常爲持續的陣發性幹咳,有怎麽都咳不幹淨的感覺,也可能伴有少量痰或白色泡沫痰。在感染合並的情況下,可能會有黃色膿痰。如果咳嗽帶血或有血絲痰,更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三、老祖宗的智慧,早起後牢記“3不要”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說過,生活方式對于人們健康和壽命起到了主要作用,大約占6成。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我們更長壽。

特別是在早起上,人體機能還在緩緩蘇醒,有3件事需格外留心,看看老祖宗們們怎麽說?

1.不要猛地起身

古代醫家有言:“平明睡覺,先醒心,後醒眼,兩手搓熱,熨眼數遍,眼睛左旋、右轉各九遍,團住少頃,忽大睜開,除卻風火。”

早上起床時,身體通常處于一種混沌狀態,因爲經曆了一晚上的休息。在睡眠中,心跳放緩,血液流速變緩。因此,猛地起身可能導致血液驟然回流,增加腦出血或心髒病的風險。

最好在起床之前平躺一會兒,用雙手對搓熱,然後用手心捂住眼睛,重複幾次,再轉動眼珠、睜眼、起身。這樣做有助于保護面部神經,避免受到冷風刺激。

2.不要憋大小便

《黃帝內經》講:“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早晨,大腸開始排出夜間吸收的營養殘渣和廢物。正常健康的人會在起床後很快産生便意,按時排便是身體氣機正常運轉的重要標志,也有助于減輕大腸和肝髒的負擔,減輕膀胱壓力。

因此,産生便意時不要憋,盡快排便。起床後喝杯水也有助于濕潤腸道,幫助身體排毒。

3.不要不吃早餐

《黃帝內經》有言:“胃者,五髒六腑之海也。”

早晨是身體最容易消化吸收食物的時候。不吃早餐會導致胃空轉,對身體各個器官都有損傷。特別是在晨起排毒之後,更需要給身體補充營養。

因此,早餐的時間不能拖延,份量也不宜過少,進食時也不要太過急躁。早起一段時間後,可以靜坐在桌邊悠閑享用早餐。充足的營養也有助于支撐一天的工作和學習。

一日之計在于晨,可見早晨的關鍵性,對于健康也是如此。中老年朋友們更要把握這個時間,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態,避免做傷害身體的事,這樣才能在長壽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資料:

[1]《萬萬沒想到,早起也傷身,起床、睡覺都有最佳時間點!》.健康時報.2023-03-29

[2]《這 7 個“癌症信號”,藏在晨起、吃飯、睡覺時……千萬警惕!》.健康湖北.2023-08-21

[3]《早起三不要,飯後三不急,睡前三不宜》.廣東中醫藥.2023-09-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0 阅读:63

39腫瘤

簡介:39健康網腫瘤頻道,防癌、癌症相關研究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