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期“五虎上將”名單,有一人始終名列其中:彭大將軍!

靖觀視頻 2022-05-23 11:11:16

誰是我軍的“五虎上將”,曆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

“五虎上將”這一說法,一般是源于《三國演義》,蜀漢劉備麾下有五位“萬人敵”的上將軍,分別是義薄雲天的關羽、勇猛威武的張飛、膽識過人的趙雲、文武雙全的馬超和老當益壯的黃忠。

有人以此類比,把我軍打仗最強的五位高級將領單獨拿出來,並稱爲“五虎上將”,流行度最廣的一般是彭德懷、林總、劉伯承、徐向前和粟裕,前面的4位是分別排名第2、3、4、8位的開國元帥,還有1位就是十大開國大將之首的戰神粟裕。

在授銜之前,我軍從1927年南昌起義開始,經曆了10年土地革命戰爭、8年全面抗戰、4年解放戰爭和3年抗美援朝戰爭,每一個時期最能打的5位戰將其實不盡相同,“五虎上將”都是誰呢?

彭總

10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有3個階段:井岡山時期,蘇區時期和長征。

衆所周知,土地革命時期紅軍的19個根據地,最後形成了三大主力紅軍:

第一支,是井岡山、江西蘇區誕生的的紅一方面軍,“原始股”是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余隊擴編的紅一軍團、平江起義余部擴編的紅三軍團。後來陸續加入甯都起義的紅五軍團(董振堂),紅七軍團(尋淮洲)、紅十軍團(劉疇西)、紅八軍團(周昆)和紅九軍團(羅炳輝)。

第二支,是湘鄂西、湘鄂贛蘇區的紅二方面軍,其中紅二軍團的名將有關向應、賀老總、周逸群和段德昌等人;紅六軍團的領導人,有任弼時、蕭克、王震、李達和甘泗淇等人。

第三支,是誕生于鄂豫皖蘇區和川陝蘇區的紅四方面軍,最初只有紅4軍(徐向前)和紅25軍(曠繼勳)兩個主力軍主力,後來紅4軍的3個師擴編爲軍,分別是紅9軍(何畏)、紅30軍(余天雲)、紅31軍(王樹聲),川東遊擊隊改編爲紅33軍(王維舟)。

1934年10月以後,由于反“圍剿”失利三大主力紅軍陸續長征。加上先期北上的紅25軍,4支紅軍從長征前的22.3萬人到達陝北後只剩下5.7萬人,損失16.6萬人。大批紅軍將領血灑長征路。

徐向前

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比較能打的軍級以上將領至少有17位。

紅一方面軍7位,紅12軍軍長伍中豪、紅3軍軍長黃公略、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等。

紅二方面軍3位,紅二軍團軍團長賀老總、紅6軍軍長段德昌,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等。

紅四方面軍有7位,紅1軍軍長許繼慎,紅15軍軍長蔡申熙,總指揮徐向前,紅4軍軍長許世友,紅30軍軍長余天雲。先期長征的紅25軍軍長徐海東,以及堅持大別山的紅28軍軍長高敬亭。

如果要在17位紅軍將領中選出最威震敵膽的5位,首推徐向前、賀老總、徐海東、彭德懷和林彪,在蔣氏的懸賞中,這5位骁將的“項上人頭”都達到過10萬大洋,最高的達25萬大洋。

林彪和彭德懷是紅一方面軍的兩面戰旗,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在江西蘇區曆次反“圍剿”中都是絕對的主力,在兩萬五千裏長征中更是戰功赫赫,到達陝北後彭總主動把三軍團並入了一軍團。

賀老總是紅二軍團、紅二方面軍的領軍人物,徐向前是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他們在土地革命時期戰功突出。最令人意外的是紅25軍徐海東,在敵軍的懸賞中一度與朱、毛、徐並列最高。西安事變爆發後,張學良、楊虎城甚至親自點名讓“徐老虎”保衛西安,威懾敵軍進攻。

徐海東

紅軍改編爲八路軍、新四軍後,我軍高級將領出現了一些變化。

陝北八路軍第一個變化,是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由于受到草地風波和西征河西走廊失利的影響,129師師長由劉伯承出任。劉伯承在長征途中大放異彩,草地北上不亢不卑,和張浩帶領援西軍期間和紅四方面軍的部隊産生了很好的“化學反應”。

陝北紅軍第二個變化,是115師的分兵讓副師長聶榮臻“自立門戶”,在敵後首創“模範根據地”晉察冀,並在八年後成爲七大戰略根據地之一。而師長林彪的意外受傷,又讓政訓處主任(政委)羅榮桓脫穎而出,在整合山東根據地的過程中,成爲115師實際上的首腦人物。

陝北紅軍第三個變化,是120師師長賀老總,在抗戰中期回到陝甘甯晉綏根據地,擔負起保衛延安的重任。所以,八年全面抗戰勝利以後,120師的戰果不如115師和129師輝煌。

另外,江南和蘇中新四軍“北伐名將”葉挺在離開10年後回歸,與項英搭檔在敵後打擊日僞軍。1941年1月的皖南事變以後,陳毅、張雲逸、羅炳輝、粟裕、彭雪楓等名將開始獨當一面。

綜合來看,抗戰時期的“五虎將”當屬劉伯承、彭德懷、聶榮臻、羅榮桓和葉挺。

在抗戰最困難的1942年10月,延安少見地爲劉伯承祝賀50大壽,提振抗日軍民士氣。因“平型關大捷”名噪一時的115師師長林彪,1938年3月後離開前線到了後方,所以只能忍痛割愛。

到了4年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五虎將”又出新了新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解放軍總部的副司令員彭總親自操刀,兼任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

西野的主力部隊大多來自八路軍120師賀老總的麾下。也就是說,賀老總在抗戰中期主動放棄軍隊指揮權之後,再次放棄了帶領部隊殺敵建功的機會,甘心當起了糧草官,在彭總背後默默奉獻。

第二個變化,是我軍集全國各大戰略區之精兵強將傾力打造的東北戰略後方,迎來115師的老師長林總,而在抗戰時期統帥山東八路軍的羅榮桓出任政委,“林羅”組合在白山黑水宣告誕生。

第三個變化,是山東的八路軍和華中的新四軍在解放初期強強聯合,粟裕以陳毅副手的身份實際上執掌兵強馬壯的華東野戰軍,並且在強敵環伺的華東戰場逆天改命,創造了殲敵總數第一的佳績。

第四個變化,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劉伯承和徐向前一分爲二,劉鄧率領主力揮師南下,而徐向前帶領地方部隊繼續戰鬥在山西戰場,並且創造了步步爲營、以少勝多、最後解放山西全境的神話。

解放時期,我軍“五虎將”分別是粟裕、林彪、劉伯承、彭德懷和徐向前。徐向前雖然是華北軍區副司令員,但建國後被主席委任爲總長,因病由副總長聶帥主持工作,授銜時也位列聶帥之前。

粟裕大將

新中國成立之初,後來的十大元帥中,有6位在六大行政區任職。

其中,聶帥是華北軍區司令員,彭總身兼三職:西北軍區司令員,軍政委員會主席和書記。陳毅是華東軍區司令員,林彪也是身兼三職:中南軍區司令員、軍政委員會主席和書記。另外,劉伯承是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賀老總是西南軍區司令員。

從職務上看,彭、林領先于其他幾位,另外一個身兼三職的是東北區的高崗。

同一時期,後來十大將之首的粟裕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受命籌備攻台。黃克誠先後出任副總長、副防長。而陳赓先是援越抗法,再協助彭總抗美援朝,之後回國籌建哈軍工。

解放戰爭勝利以後,我軍“五虎上將”大致是彭德懷、劉伯承、林總、粟裕和徐向前。在抗戰、解放時期陳赓大將、許世友上將、楊得志上將一直被主席當作戰略部隊使用,但與“五虎”尚有差距。

綜上,紅軍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後,在不同時期都公認爲很能打、位列“五虎將”名單的,唯有一人:彭大將軍!

44 阅读:17081
评论列表
  • 小小 46
    2023-08-02 10:44

    彭大將軍

  • 2024-01-29 02:16

    彭總大滿貫了,帶兵打仗時間最長解放後還要帶兵出國作戰,各個時期的難度系數都最大

    用戶12xxx49 回覆:
    大滿貫的只有陳庚大將一人。土地革命,諜戰。抗日,解放,抗法,抗美[呲牙笑]。唯一一個
    白帝城 回覆: 用戶12xxx49
    [點贊][點贊][點贊][點贊]對陳赓還有諜戰歲月[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 2023-06-16 00:04

    徐帥被低估壓制太多了

    且行且珍惜 回覆:
    沒有被壓制吧!當初向老蔣要四師十二旅編制,徐帥是師長。開辟山東根據地,徐帥也受委任。身體不好,確實受影響。
    我只在乎你 回覆:
    東北沒有老毛子的的武器,哪有林帥這麽簡單的事。
  • 2024-01-13 13:09

    小編把將和師搞亂了,要找就要在兵團司令以下來找…陳赓、韓先楚、葉飛…這些將軍裏找才對,而且曆史上三國沒有五虎將之說,只是說書人編出來的。趙雲按現在來講只是個少將(虎威將軍)其他是車騎將軍、骠騎將軍、衛將軍(關羽如果沒死,劉備稱帝時應該是大將軍)

  • 2023-08-12 16:21

    其實要看當時帶領的是什麽隊伍,面對的是什麽對手,那樣才能排出來

  • 2023-08-10 14:13

    徐帥在解放戰爭期間領著一幫民兵在打啊,我軍最優秀的軍事統帥被如此對待,簡直是讓人無語。

  • 2023-08-29 08:19

    評的啥玩意,羅帥能力沒的說,政工工作一流,但是評五虎上將不是軍事指揮能力嗎?

    Jason 回覆:
    羅榮桓元帥是軍政雙優的。
    龍兒 回覆:
    羅帥去東北帶五萬人。半年發展成三十萬人。你說這個攻心厲害不。[點贊][點贊][點贊][點贊]
  • 2023-10-31 10:22

    徐帥這個是真的牛。說得好聽是分兵。其實部隊都拉走了,就剩點民兵。最後硬是把閻老西錘爆了。可惜最後解放太原身體又不行了!彭總接手。否則應該是要參加解放大西北的。至少是一野的二把手!好在最後還是高壽!

  • 2023-08-22 09:37

    聶帥是五虎?

  • 2024-02-22 20:53

    說的挺好,同意分析!

  • 2024-06-10 05:53

    就算是評五虎,彭總也是五虎上將之首!

靖觀視頻

簡介:笑看天下風雲,做具影響力的泛資訊、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