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號第一個視頻!畫面顯示,航天員爲何胖了?神十九待命

環球科學貓 2024-05-10 11:45:04

神舟十八號太空出差!發回了首個(第一個)視頻畫面,不過在視頻畫面之下,不少人看到了不一樣的點。

這是在5.6時段——“挺膺擔當奮進強軍新征程”軍地青年典型走基層首場分享交流會的直播中,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從太空發來視頻,致敬英雄,向英雄學習。

那到底有什麽不一樣的點,下面就詳細來看看,首先還是簡單說明一下關于神舟十八號任務的情況,而這些太空連線可以說也是其中一個。

神舟十八號太空出差,到底要做什麽?

的確,從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進入中國空間站之後,就已經開啓了自己的“太空出差”的任務階段。

當然,第一個任務其實就是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進行交接,而在神舟十七號返回之後,神舟十八號開啓了自己任務的“新階段”,

那到底要做什麽呢?

對于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來說,其任務的確是不少,並且還有非常多的重要任務。而太空出差這一波發布的視頻說明,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按照任務要求來看,在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在軌期間,將實施6次載荷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和2至3次出艙活動,在空間站已有的空間碎片防護措施基礎上,航天員乘組將通過出艙活動。

對艙外管路、電纜及關鍵設備安裝碎片防護加固裝置,視情開展艙外巡檢,進一步保障空間站安全。

所以,從這個綜合性的說明都可以看到,神舟十八號任務不簡單,特別是“碎片防護加固裝置”,這是重之重。

    

在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任務的時候,就進行了兩次出艙,進行對中國太陽翼的進行修複。

然而,由于太空垃圾的撞擊在所難免,所以我國必須加強對其升級才行,如果未來再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那防撞擊的能力必然會提升,這也是確保整個空間站安全的關鍵。

是不是非常重要?的確是非常重要,所以,期待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可以完美執行這些任務。

當然,在5月就有個很快的任務也要執行,那就是進行艙外太空實驗的布局,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這就是神舟十八號任務的一些基本性介紹。

神舟十八號第一個視頻!發現了不一樣的點

上面也給大家說明了,這是一個直播畫面,也是我國神舟十八號航天員的第一個視頻,三位航天員同時在直播中,都一起致敬英雄,向英雄學習,並且還在最後敬禮了。

不過,大家在看到直播畫面的時候,看到三位航天員“變了”,發現了不一樣的點,什麽不一樣的點?那就是三位航天員“變胖”了。

的確,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此前在出征前的照片,就可以發現,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胖了一圈”了,這是怎麽回事?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難道是我國空間站的“夥食”真的太好了?的確,這讓很多人都很驚訝,那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其實,這是屬于正常的狀態,不少人應該知道,在地面與太空最大的差別,那就是所處的環境不一樣,太空是屬于失重狀態,那就會帶來身體上的變化,主要分爲以下幾個點:

第一、長時間在太空中停留會導致骨骼和肌肉退化,在重力非常微弱的太空中,即使不用兩條腿站立,也能保持姿勢,移動時也不需要使用腿部,長時間在太空中滯留會導致肌肉力量減弱,骨量減少。

而爲了防止航天員的肌肉和骨骼變弱,需要在國際空間站(ISS)逗留期間每天進行約2小時的運動。

第二、太空中的輻射會增多,對人體造成較大影響,航天員在幾乎沒有大氣層的外太空,接受的輻射遠高于地面,如果接受大量高能輻射,患癌症等疾病的風險會更高。當然,主要是在太空出艙的時候,可能影響大一點,在艙外相對較好,是具有保護層的。

第三、在太空中,臉部水腫會出現,其實這一個點就是大家看到的神舟十八號航天員的情,長相變了。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這種現象已經非常明顯。

這是因爲在地球上,人類不會漂浮是因爲受到重力的牽引。

事實上,在地球上,像血液等體液流動也受到重力的影響,更多移向身體的下半部分。

    當到達太空時,由于重力減小,體液會積聚在上半身,導致臉部水腫,由于這種影響,鼻腔黏膜也會腫脹,因此航天員經常出現“鼻塞”的情況,上面是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圖。

在太空逗留一段時間後,體液平衡會恢複,通常幾周內臉部水腫會消失。

但是對比地面的情況來說,差異化也很大。所以,大家看到的這種情況,其實就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是失重之下帶來的。

除了這些變化之外,“太空暈”等現象,但對于執行任務的航天員來說,應該也就徹底克服了,不然也沒有辦法執行任務,這就是基本的情況,這就是神舟十八號不一樣的點。

神舟十八號執行任務,神舟十九號待命中

的確,在神舟十八號任務之下,不少人也看到了我國神舟十九號待命中,這是幹什麽?

對于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其實待命中是完全正常的,因爲這是我國航天策略,在我國執行任務過程之中,都是“雙飛船”出廠。

在執行神舟十八號整個任務過程之中,都將是待命中,或者說是“待命救援,應急救援”的飛船,這都是爲我國航天員的安全著想。

只要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之中,遇到了緊急情況,那我國就可以直接將這一艘待命中的飛船發射升空。

然後將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接回來,所以,其實神舟十九號飛船是在“24小時待命”中。

    

如果一直到任務結束,還沒有用上這一艘待命中的飛船,那直接轉移到下一次任務。

當然,也不期待用上,一旦用上了,那肯定就是大事情,我也相信我國航天中心爲了備份的飛船是“以防萬一”,但並不希望這一幕出現,這也是對我國航天技術的肯定,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3 阅读:747
评论列表
  • 2024-05-10 20:32

    正在中國空間站出差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在軌飛行總時長達到215天,成爲目前中國在軌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

  • 2024-05-10 13:54

    19蔡旭哲已經預定了一個倉位。

  • 2024-05-10 17:19

    祝賀中國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向航天英雄致敬!

環球科學貓

簡介: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原創內容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