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80元上門通馬桶,師傅一頓操作之後秒變2700元!太離譜!

法之泊海 2024-03-23 22:31:27

浙江杭州,一女子家中馬桶堵了,她在網上找了一家專業疏通馬桶,收費不到百元,女子覺得合適,然而沒想到,師傅上門後,一頓操作,馬桶最終是被疏通了,但是收費讓女子傻眼了,2700元!女子直呼:離譜!

周女士從衛生間的馬桶上站起來,當她按下沖水鍵,然而一次,兩次,馬桶裏的水漬越來越高……

她不敢再按了,擔心會溢出來。她找來馬桶刷,捂著鼻子,一頓搗鼓,結果一點反應都沒有。

她拿起電話給房東打電話,房東表示,馬桶堵了,屬于租客自己使用的問題,需要自己找人解決。

如果周女士找不到人的話,他可以過來幫忙,只不過要等到明天,因爲房東今天沒空。

周女士可不想等到明天才能解決,畢竟家裏沒個馬桶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房東告訴她可以在網上找一找,有專門疏通馬桶的家政服務,周女士決定自己到網上看看。

一家專業疏通馬桶的機構吸引了周女士,她看到上面介紹“80元專業疏通,一次性收費,不通不收費”。周女士撥通了電話。

半小時後,一位四十多歲的自稱疏通馬桶的王師傅上了門,他查看完周女士的衛生間,信誓旦旦表示,這好辦!

周女士就爽快地讓王師傅接了這單。但是,王師傅鼓搗半天,馬桶裏的水漬還是滿滿的。

王師傅表示,馬桶沒有問題,主要是周女士租住的房子屬于老小區,年久失修,下水道堵的厲害,需要疏通。

說著,他從包裏拿出2袋包裝簡陋得到粉末狀物質,告訴周女士需要使用他們強力除汙劑。除汙劑有便宜的(230元/袋)和好的(450元/袋)。

本著一分錢一分貨,周女士心想既然疏通一次,就用好一點的材料,省得日後再出現問題。

于是,周女士說了聲:用好一點的那款。

沒想到,那位王師傅似乎也正等著她這句話,周女士那邊剛說完,他這邊就一口氣往下水道裏倒了6袋除汙劑!

完了,周女士看的頭皮發麻,她大意了,天真的以爲只需要一袋就能疏通,哪成想對方直接倒了6袋。

“師傅,需要這麽多嗎?”周女士怯生生問道。

“你家的下水道堵的太厲害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果”王師傅回答,果然,在倒完除汙劑之後,下水道疏通了。

之後,王師傅就向周女士開始計算上門服務的費用,他告訴周女士6袋除鏽劑每袋450元,上門費80,一共是2780元,優惠期間就收2700元。

周女士聽了,一臉懵。聽上去,似乎還得感謝對方給自己放寬了優惠。看似沒問題,但是她又覺得哪裏不對。

自己當初認爲80元通個馬桶,沒想到現在居然需要2700元。付了款,事後將自己經曆發布到網上。

沒想到,網友紛紛表示,她被套路了。那麽法律上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首先,從周女士的角度看,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産地、生産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産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本案,王師傅拿出自己兩款除汙産品,僅僅報了單價,沒有說明任何其他有關産品的其他信息,對于周女士來說,大腦一片空白,王師傅就將除汙劑倒入下水道,沒有將真實情況告知對方。

其次,從王師傅角度看,違背了自由買賣的自願原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王師傅作爲服務者,向買方提供商品服務,本應該本著誠實原則,征求買方同意,但是,在本案中,他並沒有如實告知周女士任何關于商品信息,在沒有直接用了6袋除汙劑,有強買強賣的嫌疑。

所以,周女士完全沒有必要付款,她可以選擇投訴,畢竟王師傅做的的確不地道。

對此,您怎麽看呢?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