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孩要當銀行行長,這絕不是件小事

第一老土 2024-04-06 18:44:30

近期,一個小男孩在一段視頻裏聲稱,自己的爺爺是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母親則是副行長,將來他長大了就要繼承家業。這段話讓輿論炸鍋了,這孩子到底是什麽背景,竟然讓他這麽有底氣,將來一定能當銀行行長?無數人心裏都有這樣的疑問。

這段話之所以能引起輿論場上這麽大的反應,其實自有其背景。我國雖然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實行過子女頂替就業制度,但也只限于讓子女從普通員工做起,可沒允許讓他們上來就當領導。

況且,這種制度安排早就已經不複存在,現在的就業都是雙向選擇的結果。即使是有編制的工作,也不存在給自家長輩接班這個說法。但是孩子童言無忌一回,大人心裏都是一緊,他們家真這麽牛嗎?

隨著輿論的發酵,另一種聲音也出現在網絡上。他們認爲,這場輿情就是針對那個小孩的網絡暴力,聲討這個事件的網民都是網絡暴徒。在他們眼裏,這段視頻不過是小孩子的童言無忌,可能他家確有長輩在農發行工作,平時有家裏的親戚朋友逗他玩,說過讓他繼承銀行行長的話,孩子記住了,于是脫口而出。

我相信這個孩子真是童言無忌,但是一定要把關注這件事的人當做網絡暴民,我覺得不合適。大家也不要把自己扮成外賓,在我國一些四五線城市乃至小縣城,確實存在一類現象,無論做什麽事全靠關系網。

而在這種地方,階層已經出現固化的趨勢,許多有編制的單位往往把持在某個家族手裏。甚至出現家族間相互勾結,你們單位接收我家孩子,我們單位接收你家孩子,這樣的極端情況也存在。一個小地方,竟然會形成一個貴族群體,並且隱隱然形成世襲之風。

正是對這種現象的擔憂,才有了這次的網絡輿情。要知道,中國不是從解放後才開始呼籲平等的,中國人要求平等的呼聲至少延續了幾千年。

在上古的周朝,社會由周王、諸侯以及貴族把持,然後周王室就沒落了,諸侯跟貴族成了國家的話事人。到了秦漢,諸侯和貴族被幹掉,結果地方豪強成了士大夫階層,繼續呼風喚雨。

強勢如漢武帝,曾經對地方上的豪強大開殺戒,但是他死後一切如故,並且隨著東漢的建立,豪強士大夫幾乎掌控了整個國家,連皇帝都無法與之對抗。

士大夫階層在晉朝發展到高峰,終于等來了南北朝的血腥屠刀,寒門崛起後隋朝帶來了科舉制,社會總算看到階層松動的迹象,于是中國迎來了大唐盛世。經過五代十國的大亂,士族階層終于被屠殺殆盡,武將成了當時社會的主宰。

宋朝建立之初,爲了解決武將對社會的危害,開始重文輕武,結果文官集團又成了禍害。此後,文官集團彼此勾連,結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關系,幾個朝代一直爲如何解決黨爭而頭疼。

黨爭發展到明朝,終于結出惡果,文官集團與地方豪強勾結在一處,國家連稅收都收不上來,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然而黨爭並沒有結束,清朝的皇帝依舊爲黨爭傷腦筋。可以說,一直到解放後,我國社會的豪強權貴結黨營私的痼疾才有機會得到根本的解決。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曆史,其實曆朝曆代都一直在與利益集團做鬥爭,但是各個朝代往往在解決掉一個利益集團後,馬上又誕生新的利益集團。他們就像蟑螂一樣頑固,像吸血鬼一樣在中國社會的肌體中予取予求。

我們都怕了,生怕這樣的利益集團死灰複燃,要知道,國人在爭取平等的路上,付出的代價是非常慘痛的,我們不願意重蹈覆轍。這也是爲什麽這個小男孩的話刺痛大夥神經的原因。這事可不是小題大做,我們可以看看事後農發行的聲明。

這個聲明讓人放心了嗎?至少這個聲明說明孩子說的話大部分都是對的,他家兩代人都在農發行工作,這麽巧? 孩子父親確實是行長,盡管只是支行。而關于孩子母親的描述則最含糊不清,聲明說她只是普通科級幹部。科級幹部普通嗎?一個科室二十人,連科級帶副科級,一般不超過四個能當科級幹部,這個級別就已經超過中國80%的人了,這還普通?在一銀行的縣級支行,即使是副科級也是副行長級別。這能算小官嗎?

因此,網友的爭議不是沒有道理,無論從曆史上,還是具體到這件事上,對于這個孩子話語的質疑都是正當的,也是應當的,在這種事上應該有個說法。

還是那句話,不要沒事幹就給網絡輿論扣上所謂網暴、暴民的帽子。

1 阅读:343
评论列表
  • QQ
    2024-04-07 18:34

    國家的企業應該面向全國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