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都是超級大國,爲什麽翻臉後,楚很快就被打得幾乎亡國了?

探史這些年 2024-05-05 22:06:39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五鸢

編輯|t

引言

春秋時期,楚國幅員遼闊,是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它與晉國爭霸百年,平分秋色。

而至戰國時期,三家分晉,晉國自此退出曆史舞台。老牌強國楚國和春秋末期崛起的秦國,一時間成爲了兩個超級大國。

早期秦國與楚國百年交好,王室貴族間互相通婚,始終保持著密切而友好的關系。但公元前226年這兩大超級大國翻臉後,楚國卻在短短三年內就被打得幾乎亡國,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戰國地圖)

一、秦楚關系破裂的開端,藍田之戰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縱橫家推崇的“合縱”“連橫”政策下的戰國更是如此,秦楚兩國同屬戰國七雄之一,皇室間互通婚姻,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系。

但秦自商鞅變法後,國力猛增,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因此在公元前316年,就出兵占領了巴蜀地區,對楚國虎視眈眈。

(合縱連橫)

楚國一看不妙,于是與齊國結盟,結果當時的楚王被張儀耍得團團轉,鬧了一出烏龍,導致與齊國結盟失敗。

楚國被戲耍一通,與齊國的結盟也泡湯了,但此時楚國面對日益強大的秦國也不願意撕破臉皮,輕易挑起戰爭,只能灰溜溜回國,當無事發生。

後來,楚國又多次放棄了與齊國結盟,在與其他諸侯國關系上舉棋不定,反複無常,也導致了它在外交上的孤立無援。

(張儀畫像)

直到公元前 312 年,秦楚兩國因爲周邊國家關系,第一次正面交上了火。秦國爲幫盟國韓國解圍,出兵楚國,打了楚國一個出其不意。

但楚國不愧是當時的一代大國,迅速的集結了大軍進行反擊,雙方在藍田進行了一場大戰,秦軍意識不妙,求援韓、魏兩國在南線作戰,才逼得楚國回撤。

最終秦楚兩國互有勝負,各自收兵開始養精蓄銳,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名將王翦)

二、楚國的世襲制和秦國的能者任之

公元前226年,此時秦已經滅掉了韓、魏、趙三國,楚國成爲了它下一個目標。此時的楚國由于在軍事外交上的搖擺不定,已經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只得舉全國之力抗擊秦軍。

老練穩重的名將王翦王翦,在評估了楚國的實力後,向秦王要了60萬大軍。其實在此之前,李信曾帶兵20萬攻打楚國,毫不意外的失敗了。楚國雖然積弱已久,但畢竟幅員遼闊,軍隊龐大。

楚君此時剛打跑了李信,一時士氣大漲。大戰在即,王翦只守不攻,伺機而動,用一年時間磨光了楚軍的士氣。

楚國眼見秦軍磨蹭了一年都不打仗,竟下令向東撤軍,試想下,在自己的國土上打仗,還沒開始打,就接到了後撤的命令,必然讓士氣低落。

(名將李信)

王翦等的就是這個機會,開始了反擊。兩軍在蕲南展開決戰,士氣凋零的楚軍被打得大敗,楚王也被俘虜,楚國幾乎到了滅亡的邊緣。

了解過楚國的兵制後,就不會驚詫于爲何在關鍵時刻,楚軍突然撤退了。因爲楚國統帥部的人,多半是庸才。

(楚國城牆)

楚國的軍事制度比較落後,高級軍官多是世襲制,幾大家族長期壟斷軍隊的控制權,項氏算是一家。盡管這種世襲制也能出現如項燕這樣優秀的將領,但混飯吃的大有人在,嚴重限制軍隊人才的發展。

也正是這個原因,楚國雖然軍隊衆多,武器精良,可是戰鬥力很一般。

(楚劍)

秦國的軍隊制度,以戰功爲考量標准,就算是貴族,沒有戰功,也不可能在軍隊裏面混;而底層的士兵,憑借戰功也有機會成爲一名軍官,這就是一種激勵機制。

三、分裂的政權和中央集權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階級鬥爭的發展,除秦以外的東方六國貴族腐朽的本質越發暴漏。《史記》中談論楚國土地遼闊,而且富裕。表面上看,楚國擁有龐大的軍隊,貌似強大,實際上他們的軍隊作戰能力低,打仗時沒有堅忍不拔的決心,在戰場上遭遇強敵時容易敗北。

一些有遠見,主張革新的政治家,對六國失去了信心,寄希望與秦。秦國主張能之任之,不看出身,不看地位。且其國君,有魄力,敢于大膽的改革,即使遭到多方反對。

楚國內部掌權的是各個世襲下來的貴族,他們都有各自的勢力和考量,國家遇到危難之時,當然也會出一份力,但並非無所保留。像這種情況發展發極致就會出現,晉國一分爲三的情況。

(三家分晉)

秦國則不同,公元前356年起,商鞅變法,設立“郡縣”制,同時“廢井田,開阡陌”吸收三晉的農民,大力發展農業,使得秦國成爲戰國時最爲富裕的國家。爲秦國長期的統一戰爭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秦孝公沒有食言,商鞅變法成功後,位及人臣,並被授予了十五個城邑。這一舉措,更是吸引了大批的優秀的人才。

反觀楚國,仍舊是保留了遺留下來的世襲制,早年雖然進行了吳起變法,但卻以失敗告終,沒能動搖老牌貴族利益集團對楚國的統治。

(商鞅變法)

楚國的國君,例如楚懷王,多次被張儀戲耍,甚至最後被騙到秦國,被囚禁,最終客死異鄉,實在是贻笑大方了。

楚國作爲春秋戰國時期最早稱王的一個超級大國,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土地寬廣,且富饒。然而,在由奴隸制度,到封建制度轉化的這一個時期,楚國明顯落後于時代,沒有順應天命,對國內制度進行改革。

它因循守舊,幾百年如一日,死氣沉沉,終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錯失各種良機,終究被時代抛棄,最終徹底被秦朝覆滅。

參考資料:

[1]崔慶.秦楚藍田之戰的碰撞[N].學習時報,2021-11-15(003).

[2]李則鳴.春秋戰國史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06):91-97.

[3]田余慶.說張楚——關于“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曆史研究 02(1989):134-150.

0 阅读:722
评论列表
  • 2024-05-05 23:11

    垂沙之戰 楚國少了一半人口和商業中心 人口少了幾百萬

  • 都亡秦必楚,楚國的實力雖然變弱但是楚人子民依然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