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解的世仇:伊朗和沙特,爲何成爲“中東最敵對的伊斯蘭國家”?

探史這些年 2024-05-13 06:35:29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張潤晨

編輯|t

引言

沙特與伊朗,是波斯灣沿岸領土最多的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有著非常多的共同點,其都是能源輸出大國,都是穆斯林國家中的領頭羊,都是地區內舉足輕重的大國。

但是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卻勢同水火,那麽這兩個國家到底是如何成爲今天的樣子呢?

(伊朗和沙特)

一、曆史因素

伊朗和沙特作爲現代國家的曆史都相當的短,甚至都不足百年,但是二者間的民族矛盾和曆史積怨甚至已經持續了一千四百年的時間了!不可謂不是“世紀矛盾”。

伊朗的前身是千年古國波斯,波斯的曆史可謂是相當的久遠,其甚至可以追溯到居魯士大帝在公元前550年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

而在穆罕默德建立的阿拉伯帝國滅亡了波斯薩珊王朝之後,波斯就成爲了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以及伊斯蘭世界中的一員。

(沙伊沖突)

穆罕默德死後,其繼任者們爆發了激烈的沖突,並且使得伊斯蘭教從此也一分爲二成爲了兩個派系。

占據人口多數的遜尼派主張推舉新的領導人,事實上就連默罕默德的很多直系親屬都認同這一點,今天約旦的王室家族就既是穆罕默德的直系後代,也是遜尼派的一員。

但是穆罕默德的堂弟以及女婿阿裏卻不認爲應當公平選舉新的宗教領袖,而是認爲應當由血緣決定人選,也就是讓他自己成爲新的宗教領袖,支持他的人也就是什葉派,人數不多。波斯,也就是什葉派的基本盤。

遜尼派沖突與什葉派沖突,也就是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千年矛盾的表面原因,但是在其之下還有著更深層次的民族矛盾。在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時期,新近征服的波斯一直都處于邊緣位置,倭馬亞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在今天敘利亞的大馬士革。

(阿拔斯王朝的領土包含了波斯)

但是在阿拔斯王朝時期,阿拉伯帝國的政治中心逐漸被轉移到了今天伊拉克的巴格達,這裏距離波斯就非常近了。而波斯人的文明程度相比于阿拉伯人要先進得多,因此波斯人開始大量的進入阿拉伯帝國的官僚體系。

這也逐漸形成了猶太人掌握帝國財權,波斯人作爲帝國文官,庫爾德人作爲帝國軍事主力的局面。至于阿拉伯人,他們在這個名爲阿拉伯的帝國中反而被逐漸的邊緣化。因此在遜尼派保守派以及激進派看來,正是這些波斯人深入帝國導致了帝國遭受“腐蝕”。

尤其是阿拉伯半島上的“極端正統派”瓦哈比派,對于波斯人的仇視更是無以複加。蒙古帝國的西征中,已經垂垂老矣的阿拔斯王朝轟然倒塌,阿拉伯帝國從此陷入一片分裂之中。

波斯人也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帝國,波斯薩菲王朝將什葉派立爲國教,並且和基本重新統一阿拉伯世界的遜尼派奧斯曼帝國常年對峙作戰。

(瓦哈比派)

在這種情況下,站在奧斯曼帝國一邊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矛盾也進一步的被激化了。不過1925年巴列維王朝上台,這個王朝是一個遜尼派王朝,波斯和阿拉伯世界的關系開始緩和。但是同一時期獨立的沙特阿拉伯,是依托于瓦哈比派建立的,因此其對波斯人依然仇視。

二、全面對抗

伊斯蘭革命之前,沙特與伊朗之間的關系雖說矛盾重重,但是總體可控。雙方的領導人都是遜尼派,因此教派沖突是不存在的。

雙方之間的主要矛盾其實還是近代産生的地緣爭端,沙特的小鄰居巴林曾經是波斯的一部分,是曾經的卡塔爾祖巴拉統治者從波斯人手裏搶過來的。

但是後來多哈的卡塔爾王室家族崛起,將整個卡塔爾統一,祖巴拉的統治者只得流亡巴林。所以說巴林曾經屬于伊朗的一部分,這也是巴林有著大量什葉派穆斯林的曆史原因。後來巴林成爲了英國的保護國,伊朗當時作爲西方陣營的一員對巴林提出了領土訴求。

(巴林)

但是這個看似合理的訴求卻遭到了沙特的強烈反對,因爲巴林是在波斯灣西側的,這裏距離沙特實在是太近了。巴林沖突,也就是近代沙伊矛盾的開端,雙方甚至一度因此斷交。是在美國的斡旋之下,兩國才算是勉強保持和平。

二戰期間,沙特對于西方並不親密,但是伊朗卻加入了西方主導的巴格達條約組織,此舉再次引發了沙特的不滿。更令沙特和阿拉伯國家難以接受的是,伊朗作爲一個穆斯林國家,卻長期和以色列眉來眼去。

當時的巴列維王朝是中東地區除了土耳其之外唯二承認以色列的國家,以色列的石油資源幾乎全部來源于巴列維伊朗,而伊朗的大量武器裝備也是由以色列提供的。

在阿拉伯民族主義盛行的冷戰時期,伊朗的行爲無異于背叛。

(波斯灣地緣沖突)

而在1979年伊朗爆發什葉派伊斯蘭革命之後,巴列維王朝被推翻,伊朗與以色列關系破裂。但是伊朗和沙特之間的關系同樣跌落谷底,因爲伊朗的新領袖霍梅尼根本就是一個宗教瘋子,他提出了“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總體國家戰略。

沙特以及伊拉克,巴林等海灣國家成爲了伊朗對外輸出什葉派革命的對象。沙特的統治者不是沙特人民,也不是沙特政府,而是其王室家族沙特家族。如果沙特被伊朗輸出了什葉派革命,那麽信仰瓦哈比派的沙特家族必然遭到清算。

沙特哪怕就是出于維護自身統治地位的立場,也一定要堅決反對伊朗。畢竟沙特和巴列維伊朗的沖突屬于“想要你的錢”,但是沙特和霍梅尼的沖突真的就屬于是“想要你的命”了。同樣,對面伊朗的那個霍梅尼也覺得王室這種落後的制度,就是伊斯蘭世界發展的阻礙。

(霍梅尼)

在阿拉伯世界盛行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更是“惡魔的思想”,沙特也攻讦對方爲“異端”,雙方的互相指責持續了數十年。其最高潮就是兩伊戰爭,伊拉克在中東遜尼派國家尤其是海灣國家的支持下,主動發起了對伊朗的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近十年。

在兩伊戰爭結束之後,伊拉克因爲海灣戰爭的原因被迫退場,沙特成爲了伊朗的主要對手,雙方開始圍繞著對方發力。沙特支持阿富汗塔利班以及巴基斯坦制衡伊朗,而伊朗則在沙特的南面支持了胡塞武裝,在黎巴嫩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在敘利亞支持什葉派的阿薩德家族。

伊拉克戰爭之後,滿目瘡痍的伊拉克成爲了雙方的主要博弈場,這也使得雙方沒有緩和關系的基礎。今天伊朗已經打造了一個包括伊朗-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胡塞武裝-哈馬斯在內的“抵抗之弧”,成爲了整個中東地區不容忽視的大勢力。

(兩伊戰爭)

三、代理人之爭

如果打開地圖的話,我們就能發現伊朗的“抵抗之弧”成員分布有著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其幾乎將沙特包圍。事實上伊朗的幾個主要著力點,包括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所處的什葉派新月帶,以及巴林和也門,都隱隱的將沙特包圍。

從這一點來看,伊朗其實就是想要將沙特置于死地,沙伊矛盾如此激烈也是絲毫不讓人感到意外。沙特自然不可能坐視伊朗的勢力範圍將自己包圍,因此這些涉及到抵抗之弧的國家幾乎都不怎麽太平。

在敘利亞內戰中,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就直接下場幫助敘利亞巴沙爾政府軍作戰,而沙特則支持包括敘利亞自由軍在內的各種敘利亞反對派對抗政府軍。在敘利亞反對派逐漸式微的時候,伊斯蘭國更是異軍突起,其背後也有著沙特的身影。

(巴林暴動)

在也門,伊朗長期支持宰德派的胡塞武裝,沙特就支持遜尼派的哈迪政府軍。此後阿拉伯多國聯軍更是進入也門直接攻擊胡塞武裝,以及恐襲胡塞武裝。在黎巴嫩,沙特爲了制衡黎巴嫩真主黨甚至在支持遜尼派的同時,支持黎巴嫩的基督徒以及其極端組織“長槍黨”。

爲了對抗伊朗,長期處于弱勢的沙特甚至開始和以色列的情報部門展開合作,這也使得沙特和以色列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和。而代理人戰爭的形式,也就是沙特和伊朗在2000年後的主要鬥爭形式。

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中東關系開始整體趨于緩和,沙特與伊朗在外交與政治上都開始陷入透支狀態。雙方對于這場沒完沒了的左右互搏開始感到厭倦,在中國的居中協調之下,沙伊兩國開始有所接觸,甚至走向和解。

(沙伊恢複外交關系)

2023年3月10日,中國,沙特以及伊朗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沙伊雙方達成協議同意重新恢複外交關系,該事件史稱“中東世紀大和解”。沙伊兩國至少在明面上的爭端,已經宣告終結了,至于之後的發展,我們就無從得知了。

參考資料:

金凱.鹬蚌相爭伊朗與沙特博弈中東[J].坦克裝甲車輛,2016,(06):14-18.

韓小婷.伊拉克戰爭後沙特與伊朗關系探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8,(04):105-117+120.

1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