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個姓氏非常罕見,全國上下只有17人,還都生活在一個小縣城

觀圖文讀曆史 2024-05-13 04:52:57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該篇文章結尾

其實有關姓氏的淵源,流傳下來的說法是五花八門,最廣爲人知的,就是從周朝時季昌榮時候開始實行的姓氏制度。

當時就是根據人們的出身、地位、官爵去賜予不同的姓氏,所以"王"啊"公"之類的顯赫姓氏,就是來自于這一時期。

還有一種說法是姓氏其實起源于人們對自然萬物的崇拜。

《百家姓》裏頭記載著那麽多咱們耳熟能詳的姓氏,比如"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估計連小朋友都能背出個一二來。

但隨著曆史演變、居住環境、家族興衰等因素,有些姓氏家族越來越旺盛,但也有的依舊少之又少。

01

說到我們的姓氏,祖先在原始社會的時候,還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呢。

直到文明漸漸開化,人們才慢慢地有了姓氏,而且隨著時間姓氏的形式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最早的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古人常用"氏"來稱呼一個整個家族,等到家族壯大,人丁興旺,就需要再細分出"姓"來區別不同的分支了。

當年奴隸制度肆虐的時期,姓氏的使用也是有等級之分的,身爲奴仆的,自然是無權擁有姓名的。

到了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百姓們也能擁有姓名了。

關于我們中國這些最常見的大姓,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吧,細究這些大姓的曆史淵源,不難發現它們之所以如今人丁興旺,其實都跟曆史上的王朝有著密切關系。

比如劉姓,漢朝的劉邦、劉秀父子,三國時期蜀漢的劉備,後來的南北朝也有好幾個劉氏王朝,可見姓劉的皇帝實在不少。

李姓更不用多說了,都知道大唐王朝就是李家子孫執掌天下。

相比之下人口數量較少的小姓就有些與衆不同了,就比如福建一個小村莊裏,只有17人的楓姓家族。

02

你別看它人丁寥寥無幾,這楓姓的由來說來話長,大約是清朝康熙年間,當時福建安溪有個叫許宗嶽的舉人,中了舉人之後被派到湖北宜城當縣令。

有一回他出去視察,路上在一棵楓樹底下發現了一個快餓死的小乞丐,就把他救回府裏照應。

小乞丐當時年紀太小,什麽家人都不知道了,眼看也無處可去,許宗嶽就把他留下來,在府裏養著。

小家夥很懂事,常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以報答恩人。

後來小乞丐長大了,許宗嶽想起第一次遇見他就是在楓樹底下,于是就給他取名"楓"字,還給他娶了一門親,從此楓家在安溪就定居下來了。

雖說楓姓的人口一直很少,但他們世世代代都沒離開過安溪這個小地方。

而福建除了這個"楓"姓,其實還有不少其他小衆的姓氏,比如"見"、"笑"、"沒"之類的。

當年一些逃難前往閩南的移民,才讓福建這地方的姓氏如此豐富多彩,所以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會有不少福建人返鄉尋根,祭奠先祖,足見姓氏對中國人的重要意義。

03

其實我們的日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姓氏,相信你們也經常遇到過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另類姓,讓人忍俊不禁。

說到"鹽",大家應該會立馬想到廚房裏那袋子鹽吧?

沒錯,在古代鹽可是非常值錢的,當時有些制鹽出色的人甚至被封了"鹽"這個姓氏。

還有一種傳說,說是有一些流亡百姓受到鹽商的救助,就把姓改成了"鹽"以表達謝意。

"茶"這個姓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聞到了茶香的味道?中國人真的是愛喝茶啊!

這個姓其實演變自"姜""子""姬"等姓,雖然現在少見了,但在少數民族中還是有一萬多人姓"茶"。

行“黑”雖然給孩子取名的時候可能會有點棘手,但這個姓氏其實很有來頭,源自蒙古族。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認識姓"黑"的朋友?比如"黑桃"啦"黑洞",是不是很酷炫?

大家都知道老子是偉大的思想家,就連孔子這號人物都曾到他門下求教過,其實廣爲流傳的說法是,老子的真名叫李耳,而"老子"只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在佛山一帶,姓"老"的人可是屬于當地"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的,而且佛山的這幾個土著姓氏都挺獨特的,就連姓"雞"的都有。

04

對于中國人來說,給孩子起個好聽又有寓意的名字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而近些年流行的古風取名,也確實給孩子的名字添了不少中國味兒。

不過有些家長起名就有點過于"任性"了。

比如說有些家長幹脆就直接把一些遊戲名字原封不動給孩子取上了,實在是有點太"洋氣"了。

還有人一門心思就想給孩子取個"高富帥"之類的名字,你說孩子要是內向點,恐怕連自己名字都不敢告訴別人吧?

更誇張的是,有的家長姓"萬",竟然給孩子取名"萬事如意",也太直白了吧?簡直像是把所有好運都壓在孩子身上似的。

當然也有些家長給孩子起了很"高端"的名字,用的都是平時很少用的文字,估計不少同齡孩子都會念錯或幹脆就認不出來。

其實給孩子起個名字還是要用些常用字,發音好聽就行了,沒必要太過"高大上"。

畢竟名字代表著一個人,應該讓孩子覺得光彩自信才對。

說到改姓,我們中國從古到今就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在古代社會裏,戶籍制度不太健全,想要改個姓氏相對來說比較容易。

大多數人或許懶得去改姓,但總還是有一些人因爲各種原因而改了姓。

比如在封建王朝時期,能得到皇帝親自賜姓算是件榮耀的大事兒,畢竟被皇帝賜姓,不是單純覺得自己原來的姓不好聽,肯定是因爲你有啥了不起的功勞,或者跟皇帝有親密關系。

三國時期的吳國人孫韶原姓俞,後來因爲得到孫策的賞識才被賜了孫姓。

除了被賜姓,也有不少人是主動改姓的,有些人是爲了避災禍,有些人則是爲了追逐權利,所以在漢朝的時候,就有好多人改成了劉姓,期望能沾點皇親國戚的光。

不過不管是被賜姓還是主動改姓,這都讓古代的姓氏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但也要避免會影響日常生活,畢竟名字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浮雲]

參考來源:

泉州晚報 - 2015年4月10日 泉州罕見姓氏有哪些 328人一人獨占一姓

台海網 - 2015年4月10日 泉州存貓、猴等罕見姓氏 328個姓氏爲一人獨占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