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三步帶你沉浸式欣賞“太空歌劇”

影狂人 2024-03-12 09:25:01

《沙丘2》上映以來票房、口碑雙豐收,用一周時間就超過了第一部的最終票房,看來第三部已經可以提上議事日程了。

沙丘原著正史部分大概有6部,目前已經有出版社打包出版,感興趣的可以購買合集。

而影片的1、2部其實只對應原著的第一本,第3部拍完,才拍到原著的第2本。整個故事將聚焦厄崔迪家族的保羅,是如何從一名公爵之子,在家族覆滅後,領導香料星球上的土著居民奮起反抗,最終成長爲宇宙大帝的。

導演維倫紐瓦通過自己獨到的影像風格,完美複刻了沙丘中的恢弘場景和史詩氛圍。

第一步,色彩。

沙丘的場景雖然比較單一,但是都各具特色,具體的靈感來源,可以參考《沙丘電影設定集》。

最具特色的無疑是沙漠場景了,漫天黃沙,如果你是選擇IMAX或者杜比視界、巨幕等特效廳觀影,就會有一種撲面而來的窒息感,有網友開玩笑,看完後感覺自己嘴裏都能吐出沙子來。這一部分的色彩主要是黃色。

室內的戲份多爲藍黑色。高聳的屋頂、幽暗的燈光、深邃的長廊、私密的會客廳,都透著一股子高貴和邪乎勁。

哈克南族的光頭、無眉、慘白的形象設定更是將這一獨特風格發揮到了極致,角鬥場的戲份,幾乎是黑白色,而這種變化如果不加注意,還真沒有反應過來。

這種黑白設定據說是導演自己的腦袋,他腦補了哈克南族的生存環境,骨子裏的暴虐,一定是生活在一個高汙染都環境中。

第二步,節奏。

沙丘第一部最讓人诟病的就是影片的節奏,因爲要介紹大量的背景,導致像一部異世界風光片。

而到了第二部,進入到王子複仇的環節,爲了增加爽感,很多原著劇情都進行了刪改。比如保羅並不是一喝了聖水就開挂的,而是經曆了一次戰爭失敗後,才反敗爲勝的。

縱觀整部影片,高潮部分其實並不在保羅和他舅的終極對決上。而是出現在保羅騎上沙蟲的那一刻,在配樂的烘托下,這一刻無疑就是救世主保羅的高光時刻,後面的情節多爲水到渠成。

關于贊達亞飾演的女主,也進行了不少的改編。講原著中毫無保留支持保羅,變成了一直努力讓保羅清醒,不要踏入權利爭鬥的泥潭。最後當保羅提出要和公主聯姻,共同治理帝國時,契妮選擇離去,這一改編無疑是更加契合當下的平權思潮的。

第三步,細節。

雖然沙丘的設定是一種“遠未來、低科技”,一切和AI有關的技術都被限制了發展,但是從其他的細節中,仍然能體現科幻感。

首先是巨大化,體型巨大的沙蟲就不談了,開采香料的機器同樣是一個龐然大物。

其次是生物化 ,好似蜻蜓的撲翼機就是仿生科技的傑作。

接著是體系化,弗裏曼人有自己的語言和習俗,“淩波微步”般的沙漠舞步就是模仿風吹過沙地的聲音,用來迷惑沙蟲,

最後是環保化,節約水資源的概念可以說貫穿全片,搜集身體所有水分的沙地服,殺死敵人後,其他戰利品都不重要,吸幹他們的水分帶走最重要。而弗裏曼的終極理想也是讓這片沙漠變成綠色的海洋。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氛圍感拉滿的科幻經典電影,在爽感上或許有點欠缺,但絕對值回票價。

0 阅读:27

影狂人

簡介:看天下電影,體味百樣人生,寫千種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