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江德福父母將子女教養的很好,爲何唯獨老大沒有底線

人間小Q 2024-03-07 21:39:21

江德福的父母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老家的人到了海島之後,看到江德福過上的好日子,會覺得他的父母沒有福氣,年紀輕輕的就離開了人世,不能享福。

江德福對于父母是極爲愧疚的,他把這種愧疚轉移到了江德華身上,結婚以後就把江德華接到城裏,代替父母照顧他這個苦命的妹妹,以此緩解他的內疚感。

江德福的二大娘和他的母親是好朋友,看到安傑的時候,二大娘說:“應該讓你娘來看看你娶的漂亮媳婦”。

這是大多數母親對子女的記挂,江德福的父母雖然早逝,但他們將江德福和江德華養的很好,不管處在什麽條件下,都有自己的底線。

江德華守活寡多年,未曾嫁人。

她的丈夫跟著江德福出去打仗,不知是死是活,留下江德華一個人在農村老家。

嫁雞隨雞,雖然婆家對她不好,總是罵她,覺得她是一個喪門星,卻又因爲家裏農活太重,並不放她離開,她也沒有因此抱怨。

江德華的丈夫是和江德福一起出去的,離開之後,四五年都沒有跟家裏人聯系。同樣的經曆,同樣的杳無音訊,張桂蘭就做不到和江德華一樣的忠貞。

我不相信江德華是憑空長成這個樣子的,一定是她的父母把她教養的很好,不缺愛的她,懂得自重自愛。

她和第一個丈夫結婚的時候,沒有真正的洞房,對男女之事一無所知,也說明她並沒有過早的被當時農村的大環境所“汙染”。

跟著江德福幾十年,她任勞任怨的幫哥哥帶孩子,她是真的把江德福看成一家人,對親情也格外看的重。

剛到江德福身邊的時候,她總覺得她跟江德福才是一家人,安傑是外人。得知安傑影響江德福的仕途後,跟安傑大吵了一架。

她確實不講理,沒有文化,但她知道護著自己的哥哥,更是心甘情願照顧侄子侄女,在她的心中,那些孩子都是她們江家的骨肉。

之所以接受安傑,也是因爲安傑真心實意的跟著江德福過日子。一旦江德福和安傑之間有利益糾葛,她立馬站在江德福那一邊。

所以在聽到謠言,說安傑讓畫家畫她的時候,她才第一時間找到安傑,詢問她事情的真相,並義正言辭的指責安傑不應該被畫家畫。

這就是江德華,一個沒有文化,但很淳樸的農村女人,心地不壞,雖然有時候討人嫌,但還算正直。

江德福的家庭觀念就更深了,人品也一樣貴重。

爲了娶安傑,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讓安傑和她在一起。就在臨門一腳的時候,他坦言自己是二婚。

老丁勸過他,千萬不要告訴安傑這個事情。安傑那樣的女人,怎麽能接受自己的男人是離過婚的呢?

可是,瞞著安傑這件事情,他心裏始終過不去,嚴重觸碰到了他的底線。

他最終還是告訴了安傑,也確實像老丁說的那樣,安傑的反應很強烈,坦言兩個人之間絕對不可能。

可當安傑的侄子出事,再次找到他的時候,他沒有借著這件事情逼迫安傑,辦完事情之後,拒絕了安家請他吃飯的邀請,覺得自己是趁人之危。

就連一向勸安傑離開江德福的安欣,也站在了江德福這邊,幫著他說好話,讓安傑再次回到了江德福的懷抱。

婚後的江德福,雖然仕途受到了安傑的影響,但他從來沒有在安傑面前說過,也沒有因爲安傑是資本家家庭,就遠離娘家。

在老歐被流放到小黑山島的時候,安傑都害怕受到影響,沒有去看望過。可是他發現了之後,反而指責安傑不懂事,強行讓她去看看安欣一家人。

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養成影響深重,江德福和江德華的純真和人品,可以看出江德福的父母把他們教養的很好。

可爲什麽唯獨老大卻守不住底線呢?跟江德福的媳婦張桂蘭在一起了呢?

作爲江家的第一個孩子,又因爲身體有殘疾,他受到的寵愛,自然要比江德福和江德華要多得多。

對待這樣的孩子,父母在很多事情上就不會那麽苛刻,只要沒有做出什麽特別過分的事情,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可光有父母的關愛是不夠的,從小生活在農村,殘疾的他必定受到同齡人的嘲笑,在成年以後,也會被村裏人指指點點,這都會對他的身心造成傷害。

在東窗事發以後,他內心的良知被喚醒,無顔面對江德福,遠離家鄉到礦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甚至連屍骨都找不到。

老大並不是沒有底線,他也許不過是一時沖動。

江德福一走就是五六年,沒有音信,張桂蘭是壓抑的。原本就比江德華成熟的她,在男女之事上也懂得多。

兩個成年的單身男女,住在一個院子裏,互相幫忙,總會在一個瞬間,無法克制內心的沖動,最終發生了不可挽回的事情。

江德福的哥哥並非沒有是非觀,不然他也不會到礦下贖罪。只是長期壓抑的情緒和沖動,在一朝迸發之後,便犯了大錯。

人應該有底線,也應該守住底線。

只有不斷的明晰底線,才能在沖動的最後一刻,警醒自己。

可江德福的哥哥並非如此,他有底線,可卻一直在被挑戰,最終無法克制,犯下大錯。

所以人生在世,要時常明是非,辯對錯,不要在塵世的浮沉中,汙染了自己那顆純真的心。

0 阅读:759

人間小Q

簡介:愛讀書,愛寫作,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