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和綠茶的口感到底有什麽區別?

神州茶韻 2024-04-01 09:24:10

黃茶,是六大茶類裏最少被提及到的茶。采制工藝上,與綠茶接近,不過多了一道焖黃工藝,以至于人們認爲黃茶是綠茶;黃茶的品質特征是黃葉黃湯,葉底、幹茶皆顯黃亮,也有人認爲這是綠茶做壞了茶。

雖然黃茶曆史悠久,但綠茶當道,加之被市場賦予的“山寨”綠茶光環,焖黃工藝逐漸萎靡。黃茶産區不多,君山、蒙山、霍山爲盛。

大別山走勢西低東高,千米以上高山盡聚于安徽西部的六安、霍山、金寨、嶽西、潛山、舒城等諸縣市。沿著大別山的溝谷,自豫南至皖西,形成了一條我國長江以北最爲重要的茶葉走廊。霍山的黃茶,夾雜在一衆綠茶中,最爲“難受”。

霍山縣以山爲名,地屬六安市管轄。霍山縣産茶的曆史已有2000多年,但在唐朝以前,霍山所産之茶皆稱之爲“壽山黃芽”、“霍山小團”。霍山黃芽之名,最早見于唐中書舍人李肇所著文獻《國史補》:“風俗貴茶,茶之名品亦衆……壽州有霍山黃芽。”茶學家認爲,霍山黃芽之名,蓋因它幼嫩芽葉色澤嫩黃,故稱之爲黃芽。因爲唐朝都是生産蒸青團茶,像現在的炒青散茶還未出現,更不用說黃茶制法。

黃茶的制茶技藝明朝才開始出現並漸趨成熟。當時霍山就有黃大茶、黃小茶和黃芽等系列黃茶,並有獨特的加工工藝,小茶攤黃,大茶堆焖,這也正是黃茶與綠茶在制法上的根本區別所在。

黃小茶采摘標准是一芽一葉,黃大茶是一芽五六葉,黃小茶采制技藝難度較大,自清初以來,都沒有像黃大茶那樣普及和暢銷不衰,故除供奉朝廷的黃芽外,綠茶大量興起並逐漸取代了黃小茶。民國以後,貢茶隨著末代皇帝垮台而被取消,霍山黃芽也瀕臨絕迹,僅聞其名,未見其茶。此後,霍山所産之茶也多爲炒青綠茶和黃大茶。

新中國建立初期,要用茶葉來換外彙,而蘇聯人喜歡喝紅茶,不喝綠茶。爲落實國家保證外銷的茶葉經營方針,霍山縣當時全部改制紅茶,限制各種內銷茶的生産。這一波“綠改紅”的浪潮一直持續到1969年珍寶島之戰中蘇關系破裂,霍山啓動了“紅改綠”。

目前,霍山縣的茶葉年産量7000噸左右,炒青綠茶、黃大茶、黃芽的比例大致是3:2:1。霍山黃芽剛剛恢複時多銷往天津、北京,現在則以本省淮北、淮南地區爲主,國際上則主要出口德國、荷蘭、美國和俄羅斯;黃大茶多年來的傳統市場是山東等北方區域,當地老百姓很喜歡這種價格不貴、烤得焦香味道重的茶葉。炒青綠茶則銷往全國各地,部分出口歐盟和非洲。

手工的制作在茶農家還是很常見的。上午采回來的鮮葉,薄薄地攤放在團簸內,在通風陰涼處晾了兩三個小時,芽葉表面的水分和青草氣已經散發得差不多了。下午17點左右,開始炒制毛茶。

先往大鐵鍋中舀入少量清水,然後朝竈台裏添炭生火。往鍋裏加水,則是爲了防止在生火的過程中糊鍋。木炭是一項難以忽略的成本,炒上二兩毛茶就要消耗掉一兩斤炭,消耗很快,一斤木炭就需要3元左右。等火生起來了,把鍋裏的水舀掉,用幹淨軟布把鍋底擦幹。

一切准備就緒,便開始炒茶的第一道工序:殺青。與在綠茶産區常見的徒手殺青不一樣,這裏殺青的工具是芒花帚,在鍋內快速呈三點頭同一方向運動,讓鮮葉在頻繁地挑、撥、捺手法變化中充分地散發水分。挑,是輕輕抛起來;撥,是讓鮮葉挪動位置;捺,是微微用力往下按。要訣是讓芒花帚把鮮葉帶動起來,不在鍋的中心停留。因爲鍋心溫度最高,容易焦邊。殺青要高溫、快炒,直至葉質柔軟,出來的葉子才更鮮亮,光澤度更好。

經過生熟鍋殺青做形後的茶葉需及時攤晾,待芽葉冷卻回軟後用竹制烘籠烘焙,初烘主要是起到散失水分,讓黃芽形狀固定。烘頂溫度120℃左右,每烘籠投葉量爲2~4鍋殺青葉,需要高溫、勤翻、快烘,直至茶葉稍有刺手感,約七成幹時下烘。

初烘後的茶葉,要趁熱攤放于團簸內,放置8~10個小時。待回潮變軟,直至葉色微黃,花香顯露,然後剔除雜質。此攤放過程是霍山黃芽獨特品質形成的關鍵,茶葉攤放的厚度,攤放的時間都要恰到好處,否則就不能制出具有獨特香氣、口味的好茶。

攤晾後還要進行複烘,烘頂溫度90℃左右,2~3分鍾翻一次,烘至九成幹,繼續攤放2~3天,直至幹茶色澤嫩綠微黃披毫。

揀去飄葉、黃片、芒花毛等雜質後,進入最後一道工序足火,也是霍山黃芽香氣高低的關鍵步驟。這時烘頂溫度保持在70℃左右,每4分鍾翻一次,並隨著茶葉幹燥程度,逐漸減少翻烘時間,翻烘時要輕、快、勤。烘至茶葉手撚成末,茶香濃郁,便可趁熱裝筒密封。

與綠茶相比,黃茶的制法最關鍵的就是焖黃工序。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通過焖黃的濕熱作用,使得葉片中的葉綠素A(綠色)降低、葉綠素(黃色)增加,茶色由翠綠變爲微黃。氨基酸和多酚類化合物發生氧化,從而增加了可溶性糖,改變了多酚類化合物的苦澀味,進而達到增加茶湯香甜的目的。

制作黃茶的悶堆技術通常有幾種形式:殺青後趁熱悶堆,如台灣黃茶;揉撚後悶堆,如黃湯;初幹後悶堆,如黃大茶;紙包低溫焖黃,如君山銀針;薄攤悶堆,如霍山黃芽。采取不同的悶堆技術,芽葉變黃程度不一樣,形成的黃茶品質也各有不同。

黃茶制作工藝費時費力,不明就理的人又早已先入爲主的把黃茶當綠茶,消費者也不認可黃色的賣相。市場情況是,綠茶又比黃茶好賣,這讓傳統黃茶工藝日漸式微。爲了適應市場,茶廠開始把焖黃的時間縮短一點,達到市場需要的幹茶顔色後,就馬上進行複烘。有時候爲了趕最好賣的春茶季,放置的時間更是相應縮短。而目前市場上的霍山黃芽在品質上也大多更爲接近綠茶。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