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說硬話、做軟事,這是父母與孩子間最大的內耗(推薦)

嗨豬的家庭 2024-05-14 20:13:43

前不久,橙子剛段考完,非要淩晨3點起來看球賽。

我說不能這麽熬夜,3點起5點睡,早晨你根本起不來,就算勉強起來了,也沒精神上課。

橙子非要看,說剛考完試,要放松一下:“我肯定起得來,你不用管了。”

看他這麽堅持,我也就不說啥了,只是說:“那你明天早晨萬一起不來,我可不叫你啊。”

“沒問題!”

看我答應了,橙子喜滋滋地一口氣定了十幾個鬧鈴。

第二天早晨,從六點多開始,就聽見他的房間鬧鈴大作,斷斷續續一直響到快七點,人家還是沒動靜。

橙子爸爸說:“你別叫他,讓他好好睡吧。”

我:“這還用你說。不過,你還是和老師請個假吧,他今天肯定遲到了。”

橙子爸爸給老師發了條短信,主打一個實話實說:淩晨起來看球賽,今天早上起不來了。

我倆收拾好就出門了,很貼心地沒去打擾睡得死沉的橙子。

橙子這一睡就睡到了快12點,實打實的自然醒,急急忙忙吃了點東西,趕著去上下午的課。

晚上橙子回到家,我笑嘻嘻地問:“今天過得咋樣啊?老師找你談話了嗎?”

“談了,要我以後晚上把手機交給你。”

哈哈哈,真是額外的收獲。

看橙子的神情,有點出糗的尴尬,又有點覺得這事好玩,估計還有些恨恨的,但又沒啥理由發作出來,最後半真半假地來了一句:“有你們這樣的父母,你說我能不優秀嗎?”

這麽誇我,必須要順杆爬啊。

我故作真誠地說:“可不是嘛,你看我們多貼心啊,爲了讓你睡夠,我早上走的時候都輕輕的,怕打擾到你。

你爸都不用你叮囑,主動幫你給老師請假,我們這麽爲你著想,我兒子能不優秀嗎?”

說完我就忍不住笑。橙子也嘿嘿了兩聲,又哼哼兩聲,估計心情有點複雜。

不過,玩笑歸玩笑,我還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這下你可了解自己了,你睡不夠的情況下,定十幾個鬧鈴都叫不醒你。下回可別太相信鬧鈴了,自己心裏有點數。”

橙子嘀咕了一句:“我尋思著鬧鈴叫不醒我,你肯定會叫醒我。”

哈哈,經過這次他就知道了,媽媽是說話算數的——說不叫,就不叫。

家有青春期孩子,這兩年我是實實在在領教了,什麽是自主意識的蓬勃發展。

尤其是橙子讀高中以來,更有自己的主見了,多說一點就嫌煩,“哎呀,你別管了。”

有兩次我真的賭氣不管他,結果發現除了把關系弄僵,于事無補。

幾次小摩擦之後,我逐漸總結出來:

應對青春期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說軟話,做硬事。

當然了,最糟糕的方法是與之相反:說硬話,做軟事。

什麽是說軟話,做硬事?

就是硬下心來,不逾越界限,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並承擔選擇的後果。

這麽做的時候,態度上要軟,不說教,不指責,不吼罵,平時該怎樣就怎樣,甚至比平時更溫和、更放松。

實在忍不住,可以點一句,也是點到爲止,不啰嗦不唠叨。

因爲選擇的自然後果已經讓孩子得到經驗教訓了,這麽大的孩子又不傻,懂得權衡利弊,趨利避害,毋需家長多言。

什麽是說硬話,做軟事?

就是在態度上很強硬,甚至帶有攻擊性:各種指責、抱怨、嘲諷、訓斥、放狠話。

你再這樣,我就不管了。

你看看你,這麽大了,連這點事都搞不定,你還能幹嗎?

學習是你的事,你愛怎樣怎樣,我不管了。

但話說得挺硬、挺決絕,事做得卻很軟,還是忍不住會管、會包辦。

比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學,隔三差五就找各種理由不去上學。家長就很著急,撂了狠話:“你不是不想上學嗎?行啊,那就去打工吧。”

孩子本來還在掙紮中,聽到父母說可以不上學,就順勢答應了,真的不去上學了。

家長就慌了——本來是想激一激孩子,讓他知道不上學的後果,沒想到孩子真不去了,這可怎麽辦?高中還沒讀完,不可能不上學啊。

家長又開始緩和態度,各種想辦法,勸孩子去上學。

所以,如果父母硬不下心來,也無法承擔說硬話的後果,就不要說那麽硬的話。

十幾歲的孩子容易執拗、沖動行事,不能充分考慮後果,真的把硬話當真了,很可能他真能豁得出去。

到那個時候,父母再想挽回補救,就難上加難了。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既獨立又依賴。

一方面,獨立意識增強,什麽事都想自己做主,抗拒父母的管教。

另一方面,有時候還會像小時候一樣依賴父母,習慣于父母的照顧。

這個特點表現在權利和義務方面,特別明顯。

在自己享有的權利上,倡導獨立:

要吃垃圾食品。我要玩手機。我要玩到半夜才回家。

我就要!我偏要!你別管我!

但在自己的義務方面,或者要承擔後果了,卻又習慣性地依賴父母。

你叫我起床吧。你幫我打掃房間吧。你幫我和老師去說吧。

獨立和依賴的渴望經常混在一起,很多父母就被孩子搞懵了,搞不清楚什麽時候該硬,什麽時候該軟。

經常該軟的時候硬,該硬的時候軟。

該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時,各種幹涉、拒絕、管教:你要這麽做,不許那麽做!

該讓孩子承擔後果了,又不忍心,忍不住包辦、代替,幫孩子收拾爛攤子:算了算了,有什麽辦法呢!

做著軟事,嘴還繼續硬:各種唠叨、說教,指望著孩子能聽進去,就此改正。

但實際上,白費口舌,下次照舊。

經常這麽說硬話做軟事,親子關系很難不緊張。

孩子很委屈:覺得家長橫加幹涉,蠻不講理,動不動就指責、威脅自己。家裏的氛圍讓人窒息,一旦有機會就想逃離。

家長也很委屈:我就是嘴上說說,哪能真不管了?真不管他,他肯定弄得一團糟,最後還不是我收拾爛攤子?

我這麽操心勞力,他不知道感恩也就算了,天天跟我倔著勁兒,多說兩句就一臉不耐煩,真不知道該怎麽和他相處了。

一片好心爲啥弄成這樣?

就是因爲家長把軟硬搞反了。

爲什麽父母會搞不清什麽時候該軟,什麽時候該硬?

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界限不清。

父母沒有從心底裏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無法和孩子分離,習慣把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當成孩子的事。

最常見的是,父母自己有很多焦慮和擔心,會下意識地把壓力傳導給孩子,各種督促管教,希望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這樣自己就不那麽焦慮了。

焦慮太多,擔心太多,界限不清,就會導致很多沖突和糾纏。

這樣養出來的孩子,很可能——

1. 孩子壓根不把你的威脅當真。

孩子會看你做什麽,而不是說什麽。

雖然你話說得狠,但事做得軟,時間長了,孩子就知道父母只是說說而已,並不會真那麽做。

結果就是,孩子不會把父母的話當真,說多了還會嫌煩。

“你是爲我做?那是你願意的。”

2. 孩子把話聽進去了,變得又倔又脆又委屈。

因爲父母的狠話意味著切斷連接,意味著威脅和嫌棄,這會讓孩子很受傷,感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

孩子會用倔強、叛逆來防禦。

3. 孩子變得既叛逆又依賴。

父母對分離和依賴是糾結的,導致孩子也變得混亂。

他既想掙脫父母,自己做主,又沒有能力爲自己負責,只能靠叛逆表達自己,非常擰巴,對父母、對自己都有很多的憤怒和無奈。

說硬話,是情緒的發泄,會在情感上把孩子推開,導致對立。

做軟事,是侵入了孩子的邊界,包辦代替,幫孩子承擔後果。

該拉近的你推開,該推開的你拉近,必然導致一地雞毛,沖突不斷。

說軟話,是在情感上保持和孩子的連接,只對事不對人。

做硬事,是明晰界限——雖然我愛你,但我不是你。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爲自己的事負責。

我會給到你建議,提醒你可能會有的後果,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你。這是我能做的事。至于你聽不聽,是你的選擇。後果如何,也得自己承擔。

而且,不管你怎樣,我的心都和你在一起。

因爲無論什麽也改變不了一件事:你是我的孩子。

寫到這裏,我想起心理學家科胡特說的一句話:不帶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

還有那句耳熟能詳的“溫和而堅定”。

它們和“說軟話,做硬事”,其實說的都是一回事——

溫柔地守護情感,堅定地守護邊界。

既連接又獨立,既溫暖又清爽,這樣的親子關系,才是孩子最渴望的。

共勉。

0 阅读:55

嗨豬的家庭

簡介:本號主要以分享親子教育、育兒、家庭關系等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