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了我奮進的力量

中國青年 2024-04-02 18:01:26
原載于《中國青年》雜志2024年第5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了我奮進的力量 文-吳晗 2023—2024學年秋季學期,爲了豐富研究生課外活動並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和運動習慣,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工作部組織了多個研究生體育運動興趣小組,我選擇參加跑步興趣小組,並在開展活動的十一周裏,蟬聯跑步時長第一名。這是我首次堅持晨跑,能堅持到底,自己既歡欣鼓舞,又感慨萬千。我心中明白,之所以能在氣溫零下、寒風凜冽的冬日堅持早起晨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予我很多精神力量。 晨跑初始,我首先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做到每日早起。《嶽麓書院學規》中“夜讀仍戒晏起”這句話精准切中了我的訴求。我從內心深處告訴自己,作爲一名在讀學生,刻苦勤奮是千百年來中華學子的求學美德,自己享受著當下優越的讀書環境,也不可忘記古人“頭懸梁,錐刺股”“一寸光陰不可輕”的勤學精神。在先人們的言行、事迹激勵下,我順利地做到了每日堅持早起。 堅持晨跑一段時間後,我很自然地面臨了熱情消退、決心動搖的情況,腦海中“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不時閃現。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提醒自己“行百裏者半九十”“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志者事竟成”“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難已矣”。在這些精神力量的激勵和跑步給予自己身體的正向反饋中,我最終堅持了下來。 說到這裏,想必大家也有同樣的感受:傳統文化在很多時候可以給予我們精神力量。這就是我對于傳統文化的第一個理解: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傳統文化包含曆史上所有存在過的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但是內容太多、範圍太廣,沒有邊界反而容易模糊重點。針對這種情況,對待傳統文化,我的認識是: 第一,保存。 應該利用現有條件,用音像、圖片、文字等技術方式對各種物質和非物質形態的傳統文化進行記錄和保存,爲未來留下“種子”和“基因”。比如各類紀錄片及口述資料的攝制,都是保存曆史、保存文化的舉措。 第二,研究。 中華傳統文化實質上就是古人生活和學術的統一體,從根本上圍繞人的活動展開。所以當前關于傳統文化研究可以從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兩方面入手,基礎研究立足資料搜集與整理,通過內容清查、劃定分類、制作目錄、總結認識等方式,爲後續更深層次的研究提供知識儲備與學理支撐;應用研究立足實踐與傳承,通過革新理論方法、回應時代關切,爲基礎研究提供實踐路徑和檢驗標准。 第三,實踐。 實踐需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符合人的生理發展規律和社會技術手段,既不能盲目泥古,也不能排斥新內容。以嶽麓書院每年舉辦“三禮”“三祭”活動爲例,“三禮”是指入學禮、拜師禮和謝師禮;“三祭”是指清明祭、端午祭和孔子誕辰祭祀。其中孔祭是在每年9月28日舉辦,與入學禮、拜師禮在同一天舉辦,首先在嶽麓書院文廟大成殿舉辦祭孔大典,既是孔子誕辰祭祀,亦是新生入學禮,大典包括禮樂表演、釋奠儀式以及經典朗誦等環節,祭孔儀式結束後舉辦學院開學典禮,學院爲導師們頒發聘任證書,大學新生向自己選擇的學業導師鞠躬,行拜師禮。謝師禮與畢業典禮同日舉辦,儀式包含老師向自己指導的學生撥穗、正冠及學生向導師鞠躬、致謝等內容。“三禮”“三祭”活動既是對以嶽麓書院爲代表的傳統書院“左祠右學”的空間建築格局以及春秋“兩祭”等傳統文化的繼承,又結合了鞠躬禮、撥穗等學生樂于接受的現代化禮儀形式,目的在于通過習禮育人,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尊師重道的教化、熏陶。我上文提到的“夜讀仍戒晏起”就出自每年孔祭儀式上經典朗誦環節必定要朗讀的《嶽麓書院學規》。可以說,傳統文化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實踐,只有經過實踐檢驗並不斷得以豐富和發展的傳統文化,才能不斷給人潤養,並使自身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最後,理論總結。 這一總結不僅僅包含對于傳承傳統文化的實踐、經驗的總結,也包含對于新時代所提出的新的理論、思想的總結。當下我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也是經過從古至今一代代知識分子總結、記錄以及傳承而來,因此,處于新時代的我們,不僅要去研究傳統文化,還要去理解和領會當代文化,最好能做到在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相結合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當代的公理性原則和規範。2023年10月28日,曆史學院的朱浒院長爲學院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同志主講了題爲《曆史政治學脈絡下的國家與革命——重讀〈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産黨〉》的主題黨課。課上分析了《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産黨》這一文本誕生于1939年抗日戰爭進入艱苦的戰略相持階段之時,在抗戰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毛主席撰寫這樣一份曆史主題鮮明的理論文本,從中國社會的性質與矛盾,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前途等方面論證了中國共産黨能夠正確領導中國革命的必然性。從曆史學的視角來看,《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産黨》文中關于領土認同、族群認同、國家認同、曆史認同的闡述,關于獨立的多民族主體國家建構的思考,既是對于當時部分在軍部支持下的日本學人構建的“東洋史學”等試圖從學術層面瓦解中國國家認同、社會現實和國人存在的混亂認同的理論回應,也有助于建構國人的領土、民族、文化、國家認同,更能夠在抗戰之時發揮撥亂反正、凝聚民心、彙聚民力的作用。同時,該文中關于“在中國封建社會裏,只有農民的起義和農民戰爭,才是曆史發展的真正動力”的闡述,是毛澤東主席基于對中國千年來曆史發展過程和社會性質、階級組成的准確認知和深度提煉,是以曆史認知凝練理論思想,再以理論思想指導實際實踐的生動反映。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過去,但它既影響著當下,也形塑著未來。 吳晗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2022級曆史文獻學專業博士生) 監制:皮鈞 終審:陳敏 審校:劉曉 劉博文 編輯:劉博文 繪梁(實習)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