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混上梁山的陰險小人,宋江屍骨未寒,他便投靠奸臣,當了走狗

耳東品文史 2024-03-05 00:02:35

相對于《水浒傳》本身,似乎那句“少不讀水浒”更廣爲流傳,而當年舊版電視劇的問世之後,那首《好漢歌》的爆火則讓這本名著徹底成了家喻戶曉的存在,不過梁山好漢真是如《好漢歌》中唱的一樣,他們是“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好人嗎?

倒也未必。

其實梁山之上也混入了不少奸邪之人,其中就有一位反複橫跳的反複之人,宋江死後,那人便成了奸臣的走狗。

一、梁山上的小人

忠義堂前啓道場,敬伸丹悃醮虛皇。精誠感得天書降,鳳篆龍章仔細詳。月明風冷醮壇深,鸾鶴空中送好音。地煞天罡排姓字,激昂忠義一生心。

(宋江劇照)

這即是原著第七十一回大聚義時提到的贊詩,仿佛梁山好漢個個都是忠義之士,他們在忠義堂裏喝下了結義酒,就成了生死之交。

其實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梁山之上可不乏奸邪之輩。

就拿當年的梁山三元老來說,那“摸著天”杜遷、“雲裏金剛”宋萬可不是什麽天兵天將,他們不過兩個傻大個而已,那“旱地忽律”朱貴也談不上是什麽猛如鳄魚的強者,其實從他們甘願爲“白衣秀士”王倫打下手,也就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了,畢竟那家夥可是個嫉賢妒能之輩,他豈能容得下比他強的人在山上?

而杜遷、宋萬、朱貴若只是弱,那也沒什麽,關鍵是這三人對王倫還不忠。

(杜遷、宋萬劇照)

當林沖火並王倫時,書中就有這麽一段描述:“杜遷、宋萬、朱貴本待要向前來勸,被這幾個緊緊幫著,那裏敢動?王倫那時也要尋路走,卻被晁蓋、劉唐兩個攔住。王倫見頭勢不好,口裏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裏?’雖有幾個身邊知心腹的人,本待要來救,見了林沖這般凶猛頭勢,誰敢向前!林沖拿住王倫,罵了一頓,去心窩裏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

王倫是將杜遷、宋萬、朱貴視爲心腹,可當大哥有難時,他這三位心腹也只敢在一旁觀望,不敢與林沖等人拼命,事後他們更是直接認了林沖和晁蓋爲大哥,就當什麽事都沒發生一樣,繼續在梁山當頭領?這樣的人如何算得上是好漢?

不過施耐庵並沒有給他們反複橫跳的機會,因爲這三人都在征方臘的過程中死去,結局一個比一個慘,而另一位好漢則不同。

二、看似硬氣的軟骨頭

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盡管書中有“逼上梁山”的說法,但將梁山衆好漢逼上梁山的也未必是那不公的世道和遍地的惡人,還有可能是後來與他們稱兄道弟的這幫綠林漢子。

(秦明劇照)

比如“霹雳火”秦明就都是被這幫“兄弟”給害的,那秦明原本是青州指揮司統制,卻因宋江的陷害而落得家人盡數被殺的結局,被強敵包圍的他也只能忍氣吞聲,選擇投敵,不過秦明的妥協也不無道理,一來是他寡不敵衆,若要動粗,難免被殺,二來花榮將自己的妹妹獻給了他,也算是給足了他體面,他會從此定下心來幫宋江賣命也說得通

而另一位好漢則似乎只是表面屈從宋江,暗地裏還是對宋江心懷不服,筆者所指那人便是梁山排名第五的“大刀”關勝。

關勝是梁山五虎之首,甚至排名比早于他上山的“豹子頭”林沖都高了一位,至于理由,從書中的角度來看,多半是因爲他曾經的官職高于林沖,從書外的角度,則是因爲他是關二爺的後人,而那林沖的外貌又如張三爺一般是豹頭環眼,所以關勝才坐上了第五把交椅,壓了林沖一頭。

(林沖、關勝劇照)

不過無論如何,關勝似乎並沒有他祖先關羽那般忠義。

比如他率軍攻打梁山時,也一度十分囂張,面對梁山將領,他只道:“兵到此,尚然抗拒!巧言令色,怎敢瞞吾!若不下馬受降,著你粉骨碎身!”一副誓要拿下這幫反賊的姿態,可當他被宋江擒下,轉投梁山陣營,面對當時還是朝廷一方將領的水火二將時,又是另一副嘴臉了。

書中只道:“單廷珪、魏定國大笑,指著關勝罵道:‘無才小輩,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禮說?’關勝答道:‘你二將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權,非親不用,非仇不彈。兄長宋公明仁德施恩,替天行道,特令關某等到來,招請二位將軍。倘蒙不棄,便請過來,同歸山寨。’”

從這裏不難看出,關勝早就看穿了宋徽宗昏庸無能,否則也不至于說出“主上昏昧”這番要殺頭的話,此時的他確實是沒想過自己日後還能回歸朝廷的。

可當宋江選擇接受招安,群雄又在征方臘後得勝歸朝時,關勝又變了一副嘴臉。

三、笑到最後的贏家

對于皇帝和一衆奸臣們來說,梁山勢力是如眼中釘肉中刺一般的存在,他們若能爲朝廷所用,那自然是好事一件,可當潛在的威脅都被他們掃平之後,他們本身的存在就成了一種威脅,皇帝要行鳥盡弓藏之事也實屬正常。

後果不其然,盧俊義和宋江先後被殺,而此時讓人納悶的情況出現了,照理說關勝作爲梁山五把手,也是盧俊義之下的梁山武力第一人,難道皇帝就不忌憚他?他可是做出過投敵之舉的,豈能重用?

(關勝劇照)

這即是不合理的地方,你且看關勝後來的結局是什麽?原著道:“關勝在北京大名府總管兵馬,甚得軍心,衆皆欽伏。”

他居然還能當上大名府兵馬總管,蔡京、高俅等人如何容得下他?只有一種解釋,他早已與這些人勾結在一起,畢竟當初歸順梁山實屬無奈,此時回歸朝廷才是他心之所願,他的選擇可以被理解,卻難以讓人接受,他反複橫跳的做法著實是不配被稱爲二爺的後人。

0 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