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養晦的李淵:佯裝沉湎酒色

逆旅行人Qi 2024-05-12 01:00:46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駕崩後,太子楊廣繼位成爲皇帝,是爲隋炀帝。最初,楊廣本來並不是太子,他通過僞裝節儉和仁愛,贏得了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後的好感。與此同時,他與寵臣楊素等人合謀,中傷當時的太子楊勇,導致楊勇被廢爲庶人。公元600年,隋文帝廢除了楊勇的太子地位,改立楊廣爲太子。

雖說當年楊堅是誅殺北周皇室成員,篡奪帝位成功的,但是楊堅當了皇帝後,實施了多項改革和政策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楊堅結束了長期的南北朝分裂局面,實現了中國的再次統一;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建立三省六部制、改革州郡縣制爲州縣二級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實施均田制,減輕賦稅徭役,興修水利,推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等。此外,楊堅生活自律,提倡節儉。而我們楊廣當了皇帝後,卻像“窮人乍富”一樣,大興土木、開鑿運河、營造宮殿、巡幸江南等。關于楊廣先生的這些“光榮事迹”,我們在後邊會詳細介紹,暫且不表。

楊廣

楊廣在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當上皇帝後,八月就有人起兵造反,是誰呢?這個人就是漢王楊諒。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楊諒,楊諒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五子,也是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所生。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後,封楊諒爲漢王。開皇十二年(592年),楊諒被任命爲雍州牧,加授上柱國、右衛大將軍。開皇十三年(593年),轉任左衛大將軍。在對高句麗的戰爭和突厥侵犯隋朝邊境時,楊諒都爲行軍元帥,雖然楊諒的才能一般,但是楊堅還是非常寵愛楊諒。

那楊諒爲什麽會造反呢?在隋文帝病重的時候,楊廣假傳隋文帝的诏書,缢殺了故太子大哥楊勇,他知道這個事情,而自己手握重兵在外會更令楊廣猜忌,這使得楊諒異常地驚恐,生怕重蹈大哥楊勇的覆轍,所以楊諒決定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起而攻之。

楊諒

楊諒起兵造反的聲勢還是很大的,在聽從部下的建議後,派大將軍余公理,從太谷(今山西省太谷縣)出發,前往河陽(今河南省孟縣);大將軍綦良,從滏口(今河北省武安市)出發,前往黎陽(今河南省浚縣);大將軍劉建,從井陉(今河北省井陉縣)出發,奪取燕趙地區(河北省);柱國喬鍾葵兵出雁門(今山西省代縣);柱國裴文安和纥單貴、王聃等率軍直指京師。一時間竟有十九個州響應。如果按照這個聲勢繼續發展下去,說不定楊諒的造反真的能夠成功。但是到了距蒲津關一百多裏處,楊諒忽然改變主意,命纥單貴破壞黃河大橋,堅守蒲州(山西省永濟縣),並且大封官吏,按兵不動。

蒲津關

事實證明,楊諒的軍事指揮水平確實很低。這就給了隋炀帝喘息的機會,結果隋炀帝派大將楊素領兵前去鎮壓。楊素的軍事指揮水平和楊諒比起來,那簡直不知道強多少,可想而知,楊諒最終兵敗被囚,驚恐而死。

那麽楊諒造反的事情與李淵有何關聯呢?事實上李淵在楊諒造反聲勢浩大的時候,也曾經動過心思,他是應該響應楊諒呢,還是效忠于隋炀帝呢?後來李淵聽到楊諒兵敗的消息,暗自慶幸沒有輕舉妄動,避免了一場殺身之禍。

經過楊諒造反的事件後,李淵明白了一點:應該遠離權力中心,避開隋炀帝的耳目。果然不久,機會就來了。隋炀帝任命李淵擔任樓煩(今山西靜樂)太守,李淵欣然前往,他覺得像一只脫籠的小鳥,終于可以自由地飛翔了,但是長安城裏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卻又使他時時處于緊張狀態。

長安城李發生了什麽事情使李淵如此的不安和緊張呢?

第一個事情是楊素被逼死。

楊素是隋朝的開國功臣,曾經幫助楊廣篡奪帝位。楊廣表面上雖然敬重楊素,但心中卻深深地猜忌他。大業二年(606年)楊素病重,楊廣雖然表面派名醫、賜上等藥給楊素治病,而暗中卻唯恐楊素不死。楊素知道自己位高權重,受楊廣的猜忌,所以不肯吃藥,最後病重而死。

第二件事情是高颎被殺。

高颎是隋朝的老臣,竭盡忠誠,當朝二十余年,滿朝文武,沒有不佩服的。大業三年(607年)楊廣征調全國百姓近百萬人修築長城,高颎上書勸谏,受到楊廣的斥責。高颎非常傷心,與禮部尚書宇文弼等人私下議論楊廣,被奸臣告發。楊廣以誹謗朝政的罪名,將高颎、宇文弼等人全部處死。

朝廷重臣一個個地倒下,使李淵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于是李淵明白:要想將來成功,現在必須韬光養晦。爲了不受楊廣的猜忌,李淵想出了一條韬光養晦的妙計,那就是沉湎酒色。

在隋炀帝楊廣誅殺朝廷大臣的同時,民間市巷中忽然又興起了一些“楊氏將滅、李氏將興”,“李氏當爲天子”的童謠和谶語。相士史士良曾對李淵說過:公骨法非常,必爲人主。所以這更加地讓李淵感到惶恐不安。

大業九年(613年)六月,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今河南省浚縣)起兵造反。楊玄感爲什麽造反呢?因爲他的老爸是楊素,而楊素是被楊廣逼死的。除了替老爸報仇,楊玄感造反還有“爲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元之命”的意思(這句話出自《後漢書·光武帝紀》,是光武帝劉秀在稱帝後,對臣下所表達的治國理念),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解放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隋朝人民。這個時候,隋炀帝剛好在進行第二次征討高麗,此時國內空虛,于是在黎陽舉兵反叛。他以反對暴政、解救百姓爲名,得到了一些百姓和官宦子弟的支持。然而,由于缺乏足夠的軍事經驗和戰略眼光,加之隋炀帝迅速回師反攻,楊玄感的軍隊最終在隋軍的打擊下迅速潰敗。僅兩個月,楊玄感戰敗自殺。

楊玄感叛亂

由于李淵的沉湎酒色,所以得到了楊廣的新信任,楊廣命李淵代替楊玄感親戚元弘嗣爲弘化郡(今甘肅慶陽)留守,統領十三個郡的軍隊。李淵利用這個機會廣泛地招攬人才,對屬下也比較寬厚,得到了大家的擁戴。

在經曆了楊諒、楊玄感的事件後,楊廣對掌握兵權的王公貴族們非常猜忌,在聽到李淵在弘化郡頗受屬下的擁護時,于是他決定派專使招李淵回長安。

當專使在李淵的官衙裏把楊廣的诏書遞到他的面前時,李淵顫抖了。回到府中,李淵的腦子急速運轉。他一直在想到底是去還是不去?以楊廣的所作所爲,去的話肯定是有去無回;不去的話那就是抗旨不遵,其罪當誅。經過周密的思考,李淵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向專使行賄,說自己一直重病在身。最終專使回去後,在楊廣的面前添油加醋地奏明李淵的病情,楊廣當時正在肆意淫樂,所以也就沒當回事,李淵因此僥幸逃過了一劫。

李淵

李淵當然知道這只是一個權宜之計,但是如何采取一個長久的安身之計呢?李淵決定用“沉湎酒色”的方法,希望瞞過隋炀帝的耳目。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李淵酗酒縱色,間以賭博。史書記載他與晉陽宮副監裴寂酗酒賭博,“情忘厭倦”。

1 阅读:26
评论列表
  • 2024-05-12 20:40

    李淵再會也沒想到李二後面會那麽殘忍,就三個成年兒子李二還宰了其他兩個,李淵要是有上帝視角李二估計死的很慘

    逆旅行人 回覆:
    身在帝王家,爭奪權利,就是這麽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