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彭德懷手寫絕密電報首次公開,最後一行19字令人淚目

紅色先驅 2024-04-29 18:21:00

2020年11月9日,央視在播出的紀錄片中首次披露了彭德懷給毛主席的手寫絕密電報。

而就是這封百字之余的電報,彭德懷寫了整整一個小時。

等到電報傳回北京,周恩來率先收到,當他看到最後一行字時,愣了一下,呼地一下就站了起來,又重新看了一遍電報,他終于確定這電報是彭德懷的手筆。

周恩來于是做出了將這封電報暫時壓下的決定,一直到第二年元旦,才把電報送給毛主席看。

那麽,這封電報究竟寫了什麽?毛主席看後又是什麽反應呢?

這封電報寫于1950年11月25日朝鮮,全文百字有余,由身爲朝鮮志願軍總司令員的彭德懷親筆撰寫。

就這樣一份短短的電報,彭德懷幾次落筆,整個志願軍總部辦公室寂靜無聲,所有人都垂著腦袋,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仿佛全場除了鋼筆和紙張摩擦的沙沙聲,再無其他。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不知不覺間,一個小時過去,這封“漫長”的電報終于寫完了,並很快傳回了北京:

“我們今日七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十一時,敵機四架經過時,他們四人已出來,敵機過後,他們四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二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

電報最後一行“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19個字,最簡單直白,卻也是最殘忍的宣判,不禁令人淚目。

原來電報寫成的當日,正是毛岸英犧牲的當天,電報用直白的語言,講述了毛岸英的犧牲經過。

到這裏,彭老總的絕密電報爲什麽寫得如此困難,周恩來看到電報後的反應和做法,都合理起來。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國內很多人都支持不出軍,而彭德懷“百分之百”地支持了毛主席的出兵意向,並最終親自挂帥,赴朝作戰。

就在這之前,毛主席特意設下四菜一湯地道湘菜家宴,爲同爲湖南人的彭德懷壯行。

席間,毛主席拜托了彭德懷一件“私事”,那便是將毛岸英一同帶去朝鮮戰場。

當時彭德懷聞言,一再表示不同意。

一方面,彭德懷知曉主席用意,知道主席是想給全黨帶個頭,親自將兒子送到朝鮮前線;另一方面,彭德懷也知岸英從小受了不少苦,年幼喪母,和岸青兄弟兩個相依爲命,還流浪過一段時間,後又被送去蘇聯留學,長期不在主席身邊。所以,彭德懷還是希望毛主席自私一些,將岸英留在身邊。

但是毛主席一再堅持:

“老彭啊,我看你就收下他吧,我替岸英求個情。”

“岸英會講俄語和英語,你到朝鮮免不了要和蘇聯人、美國人打交道,有他在你身邊,同各方面聯絡也方便些。”

到最後,彭德懷只好依從,卻成了一樁憾事。

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作爲第一個報名的志願軍戰士,入朝參戰,在志願軍總部擔任翻譯、機要秘書和參謀工作。

當時志願軍司令部開會,總見到一個高個子的年輕人列席會議,並不時參與發言,但沒人知道他是誰。

任榮

志願軍組織部長任榮會議後來回憶,上級曾安排一位年輕的俄文翻譯搭乘自己的車,當時一上車,他就覺得這位俄文翻譯很眼熟,但又想不起來曾經在哪裏見過。兩個人就這樣一路上聊了很多,俄文翻譯自己介紹說,他剛新婚不久,他的父親支持他來朝鮮。

任榮當時聞言,還禁不住感歎了兩句,你的父親思想真進步開明。

至于他的父親是誰,任榮不曾問,也不曾想到要問。

直到後來,他才明白過來,那位年輕的俄文翻譯就是毛岸英,他的妻子是劉思齊,而他的那位思想進步的父親就是毛主席。

1950年11月24日下午,4架美軍飛機在大榆洞上空盤旋偵查。

因爲志願軍司令部正位于大榆洞,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期間,這裏頻繁密集的無線電通信,已然引起了敵機的注意。

11月25日,志願軍第二次戰役發起的當天上午,3架美軍B-29型轟炸機直接從司令部上空掠過,沒有投彈。

作了防空准備的志願軍司令部工作人員松了一口氣,警報解除,毛岸英和參謀高瑞欣走出了防空洞,一起回到了司令部作戰室的木板房。

結果就在這時,狡猾的敵機突然又掉過頭來,折回大榆洞上空,投下大批凝固汽油彈。

時任彭德懷軍事秘書楊鳳安回憶當時的景象:百八十個凝固汽油彈,鋪天蓋地從上空掉下來,只有50平米的作戰室木屋瞬間成一片火海。

伴隨火海的,還有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一切就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毛岸英和高瑞欣根本來不及撤離。

爆炸後的上千度高溫大火吞沒了作戰室,更吞沒了毛岸英和高瑞欣……

一個排的戰士沖向一片火海,投入滅火救人,但一切都是杯水車薪,人們最終從過火後的一只德國手表和腰間的一支斯大林送給毛岸英的手槍,分辨出兩位烈士的遺體。

大家圍著遺體痛哭,而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彭德懷面色蒼白,心情悲痛,充滿內疚。

因爲轟炸的事,遠在北京的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都有過擔心,鑒于彭德懷是猛將,打起仗來不要命,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曾幾次去電督促他:

“你們的指揮所應建築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們司令部的安全。”“你們指揮所應速建堅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萬勿疏忽。”“請你們充分注意機關的安全,千萬不可大意。”

想到此,彭德懷不禁更加自責,連日以來,他忙著部署打好第二次戰役,沒想到出現了這樣的閃失。

被火海吞沒的兩人,一個是跟隨了他多年的作戰參謀,入朝作戰前剛告別了新婚不久有孕在身的妻子,一個是毛主席親自交到自己手上的心愛的兒子,叫彭德懷怎能不悲痛懊悔。

當天,彭德懷要就此次轟炸事件向中央軍委作專門彙報,短短百字有余的電報,他寫了一個小時。

遠在北京的周恩來收到電報後,對于這個消息,消化了好久。

他推開桌上的文件,露出玻璃板,俯下身凝視良久。玻璃板下面壓著一張照片,那是周恩來同毛岸英的合影,他呆坐了一會兒,才緩緩在電報上批注,主席這兩天身體不好,故未給他看。

電報被暫時擱置下來,一直到1951年元旦過後,周恩來才把電報送到毛主席手上。

毛主席的衛士李家骥後來回憶起主席收到電報後的反應說:

主席聽後很突然,一手就煙拿起,又丟下,回過頭,他又點煙。然後本來火柴盒就在他面前,他也不知道,還一直在口袋裏摸索尋找。他的眼裏有淚,但是不明顯,讓人看不出來他在哭,但是我們心裏明鏡得很,他的淚水比我們還要多,還要疼,那是他最親愛的兒子。

一時間,房間裏只有主席抽煙的咝咝聲,一直等到煙灰很長了,主席才動手抖落,而後又是整室的沉默,半晌,主席吸完第二根煙,嗓音已經沙啞,發出一聲歎息:“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

後來,主席還是不停地吸煙,最後交代了一句:“這個事先不要告訴思齊(毛岸英愛人)了,晚點,盡量晚點……”

後來彭德懷回國彙報工作,說起了朝鮮戰場的局勢和困難,最後又說到了岸英的死。

彭德懷滿懷歉疚道:“主席,岸英和高參謀不幸犧牲,我應承擔責任,我和志司的同志們至今還很悲痛。”

毛主席聞言,卻反過來寬慰彭德懷道:“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麽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爲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最後,經毛主席同意,毛岸英和千萬志願軍烈士一樣,遺體沒有送回國內,而是安葬在了大榆洞北面的山坡上,自此長眠于朝鮮。

對于這一決定,毛主席忍痛道:“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1958年2月,周恩來總理、陳毅元帥、粟裕大將等乘專機前往朝鮮訪問,親自來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爲志願軍烈士獻上了花圈,在茫茫大雪中,他們伫立良久,神情難掩悲傷。

2006年,76歲的劉思齊第五次赴朝,第一次去到了大榆洞,找到了毛岸英犧牲的大體位置。

中朝雙方爲毛岸英烈士舉行的一個祭奠儀式上,她說:

“岸英,我來了,今天總算圓了我55年來最大的心願,來大榆洞之前,我到朝鮮4次,但直到來到這裏以後我才發現,大榆洞才是我真正應該來的地方,我早該來了,但這可能是我的最後一次了,我老了,不能再看你了……”

如此,劉思齊總算實現了毛主席“有機會,去看看岸英犧牲的地方”的生前囑托。

如今,一甲子已經過去,毛岸英和許多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志願軍烈士們依舊長眠在他鄉土地,斯人已逝,但英靈永存,對于他們的犧牲,處在和平環境下的我們不敢忘,更不能忘。

素材來源:

[1]姜廷玉.毛岸英烈士犧牲的曆史過程[J].炎黃春秋,2020,(07):79-82.

[2]南東風.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毛岸英烈士安葬朝鮮的前前後後[J].軍事政治學研究,2014,(03):136-140+2.

[3]夏遠生.毛岸英:抗美援朝的“第一個志願兵”[J].黨史文彙,2010,(10):4-10.

[4]首次公開!彭德懷絕密電報講述毛岸英犧牲細節《環球時報》

[5]楊錫聯.“去看看岸英犧牲的地方”[J].新湘評論,2013,(20):38-39.

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點下“關注”,感謝大家支持!
62 阅读:15352
评论列表
  • 2024-06-02 15:20

    英雄!

  • qzuser 14
    2024-06-09 14:22

    毛家一門忠烈,爲中國犧牲了太多太多

  • 松鼠 10
    2024-06-09 10:11

    致敬先烈,接力勇氣前行!

  • 2024-06-11 18:51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