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親子溝通的新路徑:覺知、接納、嘗試、反饋

蘭媽談育兒 2024-05-14 20:58:00

文/蘭媽談育兒

特別喜歡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發生改變的最好路徑,就是先掌握良性循環的溝通模式,你跟別人溝通順了,自己也自然而然就順了

仔細醞釀,發現育兒也是這個道理

有一個媽媽,偶然間發現:管教孩子最好的方法不是教育他,而是通過“偷聽”,讓孩子自己領悟

掌握這個觀念後,她和自己兒子的關系直接發生了180度大改變

就拿放學回家寫作業來說,以前放學回家的基本現狀就是:

•書包往沙發上一扔

•人再往沙發上一躺,然後翹著二郎腿看電視

•你說讓他寫作業的聲音永遠聽不到,你問他看的什麽動畫片,那聲音就回答得老響亮了

爲了好好學習,認真寫作業這件事情,媽媽曾經煞費苦心,和兒子文武鬥智,結果都不是很理想

某一次,和爸爸聊天說起孩子身上的問題時,媽媽突然覺得兒子也沒有那麽差勁

特別是最近的學習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

于是,她就告訴爸爸說:

兒子最近進步還是蠻多的,每天回來都能積極寫作業,平時跟我講話的方式也禮貌了不少,不會大吼大叫,遇到拿捏不住的事情也會主動向我求助,不管學習成績怎樣,至少有了好態度就能決定好的一切

那天晚上,兒子寫作業的姿勢要比平時端正,就連作業的准確率也打破了以往的高度

特別是臨睡之前,兒子還摟著媽媽打保票說:“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也是了解內幕後媽媽才知道,原來一句鼓勵、和認可的話,對孩子的影響如此之重

最重要的是孩子從第三方“偷聽”到的這些話,往往是發自內心的感動與改變

而透過這件事,我也清楚地意識到:教育好孩子的關鍵就在于良性循環的溝通模式

包括覺知、接納、嘗試、反饋等四個方面:

01

覺知方面

父母怎麽說、孩子就怎麽學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本身就沒有那麽複雜,家長怎麽說、孩子就會在身後跟著怎麽學

親戚家的朋友,是一個特別能幹的媽媽,家裏是做果蔬生意的

前段時間,春筍萌出,廣受大家喜歡的時候她看准商機,跑到山裏掰了大量的竹筍

後來,經人介紹,她認識一家大飯店老板

那家飯店是以田園風格爲主,也在大量采購新鮮竹筍作爲配菜

媽媽得知這一消息後毛遂自薦,把自己從山裏帶回來的一百多斤竹筍,全部轉讓給了飯店

當時,飯店給出的收購價是論斤計算後

頭天晚上,爸爸得知這個消息,就趕緊提醒媽媽:“焯完水之後趕緊泡著水,明天也是連著水桶帶去飯店,等到快到地方時再撈起來裝貨,這樣論斤的時候可以多掙些錢”

媽媽聽到後,果斷拒絕說:“不行,做生意要講究誠信,我們的孩子還在身後看著呢,可不能做這樣缺德的事”

後來,飯店老板見這對夫婦做生意如此講義氣,就交了朋友

看到他們身後站著的可愛兒子時,還熱情地遞上紅包作爲見面禮

男孩呢,看到後不爲所動,謝過對方的好意後鎮定自若地回答說:“謝謝您的好意,不過我媽媽說了,無功不受祿,您喜歡我家的菜,可以多來光顧光顧”

于是,兩家的合作之路就此拉開了,爸爸媽媽也不用每天起早貪黑做生意,只需要定時定點爲飯店采購送貨就能賺到之前賺不到的錢

這就是父母的覺知能力,也是能改善親子良性循環的第一步

當我們能夠清晰地意識到:“孩子身上的所有行爲都是受到父母影響”時,對孩子就會少了很多語言苛刻、和行爲打擊

改變孩子也是從改變自己開始,你能做出好的行爲表率,那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跟著學習

02

接納方面

相信孩子:“缺點只是暫時的”

聰明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懂得接納孩子的缺點,相信缺點是暫時的,也相信孩子遲早會優秀

鄰居劉姨的孫女微微,從小到大都是別人眼中公認的學霸,也是經常被拿出來作比較的“別人家孩子”

有好幾次,大家聊起這姑娘的優秀時,劉姨都驕傲地說:“是的,不光有個聰明的孫女,還有個脾氣特別好的兒媳婦“

原來,微微的媽媽,是一個“懂得教育”的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孩子也從未跟家裏有過叛逆、或什麽爭執場面

聽劉姨還回憶說:

有一次,微微在學校不小心把同學撞倒,成績也從之前的九十多分,一下跌到七十多分

爲了及時止缺,老師專門家訪,還細數了孩子在學校的一系列缺點

比如,上課打瞌睡、跟同學傳紙條,下課不遵守紀律、跟同學跑出校門買吃的,還有考試的時候摸魚作弊…

這一系列的種種,換作很多家長內心都可能被氣得排山倒海,又或者跟著老師一起數落孩子的更多缺點

沒想到,微微媽媽卻不卑不亢地回應老師說:

感謝老師今天的家訪,感謝老師平時在學校對我姑娘如此關注,也讓我們看到了平時看不到的一些問題,不過我始終相信缺點不是恥,而是孩子一時迷失了方向的短暫停留,只要她能意識到問題就能重新變回之前的優秀

正是這樣一番話,成功讓老師把思緒放在進步的地方,也讓躲在房間裏“偷聽”的微微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尊重,還有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讓媽媽失望”的恒心

所以,和孩子形成良性循環溝通的第二步,就是接納孩子的缺點,讓孩子知道缺點只是暫時的停留,相信他們有多優秀、那孩子就能變得有多麽優秀

這不是“好脾氣”,而是“懂得教育”的說話層次

如果我們動不動就抱怨指責,對孩子沒有一句正能量的話,那再有信心的孩子也會慢慢失去光澤,直到成爲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自暴自棄

03

嘗試方面

鼓勵孩子:“放心做喜歡的事”

有個育兒智者曾告訴我:

“身邊的很多人都說我女兒特別懂事、又優秀,簡直就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這輩子來報恩的,可事實上我也沒有做什麽,這是怎麽回事呢”

可結合過往的育兒經曆,我發現真正高境界育兒就是:“不教而立”

這位智者也是一位媽媽,相比于其她一說孩子就焦慮、一提起學習就炸的暴躁,這位媽媽顯得更加平靜一些

剛開始學走路時摔了一跤,她沒有立即把孩子拉起來,也沒有當著孩子的面踩地罵路,而是半蹲在地上鼓勵說:

“沒事,別怕”

“來,我們慢慢站起來”

“一、二、三,好棒呀,寶貝可真厲害”

長大後也是一樣,只要是孩子出錯、沒做好,或者遇上膽怯害怕的事情,媽媽都一如既往地支持說:“別怕,放心去做你喜歡的事,爸爸媽媽會在身後一直支持你”

于是,很多年過去了,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性格也溫婉可人,她們母女很少有拌嘴、也幾乎沒有發生過急眼的事情…

聽著媽媽回憶這些經曆,我也漸漸意識到此處並非是“什麽都沒有做”

默默支持、信任、和鼓勵,才是無聲勝有聲

對于孩子們來說,能讓他們乖乖聽進去話的,從來都不是父母對准他們的講道理、出主意,而是在輕松氛圍中自然而然地讓人接受這件事

所以,教育的本質就是尊重、嘗試,一切不到最後都不叫結局

只有允許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想要退縮的時候成爲堅強後盾,成爲他們義無反顧向前沖的精神向導、還有內心力量,孩子才能發揮無限潛力、成爲更優秀的自己

04

反饋方面

勤問孩子:“你發現了什麽”

如果說父母的說話層次,決定著孩子的發展高度,那決定親子溝通形成良性循環的最重要一步,就是懂不懂得反饋

正如,一個父母能不能給孩子帶來聊天欲望、和溝通價值一樣,親子互動的節點就在于“有沒有興趣”

這件事很有趣,這個話題最後會怎麽樣…這些都是在制造溝通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僅限于聊學習、聊成績、和聊正經事,那只是短短一程,到站下車後就各自回到各自的位置,無話說後也將會歸于平淡

蘭媽認識一位朋友,她是一個特別樂觀開朗的性格,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外邊,永遠都能輕松制造很多話題

她就是那種不會“冷場”的氣氛烘托,可以很輕松地讓人産生精神依賴

有一次,因爲工作上遇到了困難,我抑郁地回到家躺了整整兩天

正當我不知道明天該怎麽做,現在又該幹什麽時,朋友一番話把我拉回現實

她先是安慰我說:“事情已經發生了,再煩躁也無濟于事”

隨後又告訴我:“你之所以陷入焦慮無法自拔,那是因爲你缺乏反饋意識,多想想爲什麽會這樣、發現了什麽,你該怎麽辦,那思緒就沒時間陷入悲傷了”

果然,經過一番提點後我覺得豁然開朗

特別是有了一個接著一個問題的思考和判斷後,生活變得越來越充實,就連很多曾經過不去的小坎都能輕松邁過

後來,我把這一理念用在育兒方面,發現效果也是出奇地好

首先,不管遇到什麽我都習慣問一嘴“你發現了什麽”

其次,在反饋帶動下我和女兒的話題多了起來,對她的了解也比之前更深

這是什麽?這就是反饋裏不斷創造新鮮話題的吸引力,感情是越聊越親密、話題也是越新鮮越有吸引力

倘若我們和孩子日常,就只是學習、和生活,那隨著孩子的年齡逐漸長大,可聊的話題會越來越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越來越冷淡

所以,能形成良性循環的親子溝通,除了反省、尊重、和信任之外,懂得反饋的不斷創造新話題也是重要一步

這就像是在偵探破案一樣,“你發現什麽”的反饋也時刻在活躍思想,讓你走在了解、探索和發現的有趣溝通路上

那麽,關于改善親子溝通的良性循環這件事上,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2 阅读:29

蘭媽談育兒

簡介:專注于育兒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