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紅一座城,主要分幾步?

傳媒內參 2024-04-03 12:39:21

“小城市不見得只有小流量,一個文化符號得到前所未有的認同和關注,也能迎來潑天流量。”日前,廣電頭條特別采訪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新媒體團隊,以近期網紅旅遊城市出圈爲例,解構爆款背後的燃點與“化學反應”。

來源:CMNC—廣電頭條

一碗麻辣燙帶火一座城,甘肅天水,成了2024年春天最“熱辣滾燙”的小城。在網絡流量的助推下,這座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的“隴上江南”,成爲熱搜榜上最火的“打卡地”。央視新聞創作團隊在接受采訪時談到,網紅流量城市的誕生看似偶然,背後確有值得解構的“方程式”,等號的另一端,一定是線上用戶與線下消費者共同釋放的情緒共鳴,是線上觀感與線下體驗達成的有機統一。

“一些網友在我們的微信公衆號下方留言‘這條新聞滑到中間的時候,我已經不爭氣地流下了口水’,其實這就是一種情緒的聯結。因爲只有美食能夠透過屏幕擊穿所有人的味蕾,令人垂涎欲滴之余激起點贊與轉發的熱情。”

“小城市不見得只有小流量,一個文化符號得到前所未有的認同和關注,也能迎來潑天流量。”日前,廣電頭條特別采訪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新媒體團隊,以近期網紅旅遊城市出圈爲例,解構爆款背後的燃點與“化學反應”。

1

找到燃點背後動因

探尋美食背後的“城市氣質”

《甘肅麻辣燙火了!隨機香暈一個沒吃過的人》的編輯告訴廣電頭條,選題的挖掘來自抖音上自媒體博主的探店視頻,“當時可給我自己饞哭了”。本著“能饞哭自己,就能饞哭網友”的想法,編輯迅速報題,主創團隊立即開始與天水市融媒體中心及當地的小店老板取得聯系。“其實,用戶分享欲是相通的。我們是新媒體編輯,同時自己也是新媒體用戶,隔著屏幕能喚醒的感官享受是一樣的。”

拍攝美食,只是展現城市煙火氣的一個小切口,央視新聞希望通過這樣的視覺情緒,用垂涎欲滴的食物作爲話題的承載者,從熱點中尋找出新的變量。“作爲主流媒體,更需要做的是從美食的角度出發,探尋火爆背後更爲深層次的動因,把新媒體話題‘流量’轉化爲讓用戶駐足的‘留量’。”

“從淄博到哈爾濱再到天水,我們關注到,全國能‘抓’人的城市,無一不是既具有自身特色,又能做到包容、‘接地氣’。”央視新聞創作團隊與各地方文旅部門交流時發現,在迎來“潑天流量”之後,相關部門並不唯“流量至上”,而是用心琢磨如何爲遊客做好基礎服務工作,提供舒適的出行體驗,避免服務“拉胯”砸了招牌。“這樣清醒的認知,是在新興輿論場需要的基本定力。”

2

從宏觀找細節切面

以“好感度”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包括天水麻辣燙還有淄博燒烤,都是很好的新媒體報道案例,我們是熱點事件的率先發現者,也是較早參與者。我們推的不僅是自己的爆款,更是作爲主流媒體的社會價值和責任。”央視新聞主創團隊負責人說,“我們一直在通過媒體的力量爲經濟複蘇添磚加瓦,尋求從國家重大戰略中找到與受衆相關的細節切面。”

總台新媒體介入甘肅天水的報道,連續通過圖文特稿報道、深挖、剖析火爆的天水麻辣燙背後的意義,輸出正面價值觀,引起廣泛的關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甘肅麻辣燙火了!隨機香暈一個沒吃過的人》《潑天的富貴,到天水了!》《煮不完根本煮不完!天水麻辣燙店家回應爲何忙出“表情包”?》相關系列報道在央視新聞微信公衆號平台累計閱讀量近400萬,2.6萬余名網友點贊。報道勾起了在外的天水人濃濃的鄉愁,網友紛紛留下感人留言。天水市部分中小學還將此作品作爲課外讀物,學生與家長共同研讀,生動鮮活的內容讓網友直呼“一秒愛上天水”。

“我們深耕內容、做強原創,對用戶深度閱讀有准確的把脈;同時,邀請《新聞聯播》主播康輝,通過《主播說聯播》再點題,他說的一句‘前輩網紅城市積累下來的寵粉經驗,天水學得用心、做得到位,誠意十足’,發揮了央視新聞的輿論引領作用。各行業的盡心盡責,各方面的拾柴添薪,才使得這把火越燒越旺。”

此次《主播說聯播》派出攝制團隊到甘肅天水采訪調研,制作原創短視頻《天水的熱辣密碼》,撰寫原創特稿《網紅城市有出圈公式嗎?從一碗麻辣燙說起》,探尋網紅城市出圈公式,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微信公衆號和新聞聯播微信公衆號發布,24小時總播放浏覽量破百萬。

3

從驚呼到圍觀再到參與

推紅一座城,靠的是每一位網友

最近一年,央視新聞深度挖掘中國從省市到縣區的生態旅行、文化體驗、城市探索等話題,推出“風物系列特稿”,“打卡”系列將遊客期待與對精神價值的追求並行,優質的風物內容也帶動了線下旅遊客群,體現著主流媒體在助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意識轉變。央視新聞一步步乘勝追擊,把爆款做爆、把燃點做燃。央視新聞主創團隊負責人說:“先有成百上千人驚呼,才能讓成千上萬人圍觀。也就是說,只有吸引用戶,才能進而去影響用戶。”

廣電頭條了解到,目前,總台新聞新媒體平台包括一個自有平台客戶端和22個社交媒體矩陣,總用戶規模近10億。央視新聞在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等6家平台均爲第一大媒體賬號,是哔哩哔哩首個千萬級媒體號。去年,央視新聞官方微博拿下近5000條熱搜,日常鍛造的“熱搜”體質,也是引領用戶的必要能力。

做好IP化、形成自有圈層、增強用戶黏性,是央視新聞一直在做的三件大事。“媒體競爭白熱化的當下,我們都算是非常‘卷’的一代。如果說爭流量算‘卷一代’,‘爭留量’就是‘卷二代’。”“新聞是一門‘手藝活兒’,新聞産品的生産需要精雕細琢。就像甘肅天水等衆多‘出圈’的網紅城市一樣,在與新興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央視新聞作爲‘老字號’,也要在爆款背後有新意,新意背後有真情。”

4

創新驅動+創意發展

在用戶心中種下“期待分享”的種子

“一招鮮,吃遍天”的年代早已經過去。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在裂變式發展的時代中,創新驅動、創意發展是媒體生存和繁榮的內在邏輯和必然路徑。

就如同此次助推甘肅天水的熱度“出圈”一樣,總台新媒體始終在爭當用戶的傾聽者、事件的參與者、熱點的引導者,通過思想與情感的“共振”,打造讓用戶記得住、說得出、傳得開的産品,在用戶心中種下“期待分享”的種子。

一系列網紅城市“出圈”帶給我們的啓發是:新聞報道既要有主流媒體高瞻遠矚的大氣磅礴,也要有符合新媒體“氣質”的“柔性表達”元素。新媒體報道要從單向報道向多元報道彙聚,要將國家戰略轉換成深入人心的、實實在在的案例,有效發揮引領作用。秉持初心、恪盡真心、追求本心。真真切切地與用戶感同身受、在一起,一步一個腳印地用行動換取用戶的信任。

0 阅读:0

傳媒內參

簡介:速遞行業信息,對接行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