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這裏,很獨特!

上海崇明 2024-05-07 10:27:30

上海鄉村風貌空間結構

“六域”中的“河口沙島”地貌,

主要分布于橫亘長江河口的崇明區域,

從1400多年前的兩個小沙洲,

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島民沿灘打漁,引渠灌田,依水而居,

也逐步形成了河口沙島的生態格局

和魚脊平直的鄉村肌理。

近日,上海電視台《新聞透視》欄目推出特別報道: “域”見滬派江南系列節目。第三期介紹了崇明地區的“河口沙島”現魚脊。跟著記者的鏡頭,一起走近崇明堡鎮五滧單元,看看孕育在江海相遇處的“滬派江南”會有怎樣的驚喜?

橫亘長江河口的崇明堡鎮五滧單元由沙洲積聚而成,魚骨狀水系,西引東排,蓄淡排鹹,民居依河齊整排列,形成了如魚脊般規則的鄉村肌理。“從整體到局部,它都是一個往下複制的關系,沿著每一條幹渠,形成了一些‘豐’字形或‘幹’字形的魚脊狀肌理。”調查組成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副總規劃師袁海琴介紹。

唐代時,崇明是兩個小沙洲,經過千余年的變遷,才有了如今的崇明島。島上有一棵現存最古老的古樹,高約30多米,生長至今已有四百多歲,被譽爲“崇明一號古樹”,它見證了這裏的歲月更叠,也鏈接著先輩們的生活。“明萬曆元年時,在這個地方形成了一個島和一個沙洲,後來引來了無數移民。”當地村民楊春雷告訴記者,“主要是江南的移民過來開荒,然後就種下了這棵樹。”

調查組成員、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建築學研究生薛平告訴記者:“這棵古樹可以說是四滧港貨運運輸的一個航標,當時的船員就是以它爲指向。”

沿江靠海的地理位置使得當地漁業尤其繁榮,至今,五滧村還能見到古早時漁民們用的蛎殼窗。“明清時期,很多漁民會把牡蛎、貝殼拿上來,殼就用來做這種窗戶,屬于就地取材。後來,有了玻璃等透明材質之後,這種材料就用得少了。”調查組成員、華建集團上海院建築一院建築設計師王春興介紹。

隨著海潮漲落,連成片的沙島上逐步形成了一條條河港,人們沿河而居。到了明清時期,這些依托港口而生的城鎮逐漸繁榮起來。如今,那些古宅牆壁上的畫,還能展現當時的繁華場景,而許多店鋪也是沿河而建,可以方便往來船只買賣東西。

滧村鎮是明末清初的一個重要市鎮,在專家看來,也是江南文化在崇明落地發展的起源地之一。調查組成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規劃二所規劃師鄭铄告訴記者,這裏很多建築都是沿河而建的,從這樣一種聚落場景、空間形態中,能抓取到不少跟江南文化銜接的部分。

有意思的是,還有些宅院的江南風格並不純粹。有一處建于民國時期的老宅,有著江南的磚雕門樓、粉牆黛瓦,但從空中俯瞰,卻又能發現一些北方移民帶來的合院元素。

調查組成員、華建集團上海院建築一院建築設計師許良璨介紹:“主房的位置跟廂房的位置,屋頂是斷開的。但是江南房子的話,它會連成一條,變成一個‘凹’字型。這是蘇州那邊來的香山派的江南文化,跟蘇北那邊北方文化的融合。”

而由于是漲沙成陸,五滧單元的地勢較低,考慮到防潮、防風等需求,這裏的老房子還會在四周開挖護宅溝,從而形成崇明近代典型的“宅溝院宅”。崇明區堡鎮城建中心主任高琰介紹:“這樣做,一是爲了排水,房子造在中間,水就可以往外流。第二,四面圍了溝以後,用吊橋吊起來,如果有外敵入侵的話,就能自我保護。”

正是因爲有自然的演變,再加上人類生活及水利工程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崇明堡鎮成爲了滬派江南中獨特的存在。“這樣很規整、很平直、很大氣、很恢宏的形態,有開拓進取的意象,也希望能夠形成這一輪鄉村發展的主題。”調查組成員袁海琴說。

規劃部門介紹,下一步會以堡鎮的五滧單元爲例,充分挖掘長江河口、古鎮文化等曆史底蘊,同時,依托當地的自然保護區與濕地資源,營造廣袤自然的海島意境,打造世界級生態島上的滬派江南樣板。市規劃資源局鄉村處副處長田峰建議:“維護這種疏朗開闊的海島風貌,更重要的是産業導入,包括傳統建築的保護活化利用,古鎮老街的再修複、再激活,然後引入新的業態。”

堡鎮五滧單元位于崇明東部,涵蓋8個行政村,總面積超過20平方公裏,規劃將充分挖掘這裏的曆史底蘊,營造廣袤自然的海島意境,同時,保護當地田-宅-河-宅-田的特色空間格局。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