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頭後1000個印度人暗中服務,亞馬遜AI超市真“人工”智能!

機器人索菲亞 2024-04-13 17:00:20

3年前,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在英國開了第一家生鮮雜貨店。消費者可以買到從肉類、奶制品到水果和蔬菜等所有東西,然後不用排隊結賬就可以直接出門。

據說這項技術是由人工智能自主驅動的,亞馬遜將其稱爲“直接走”(Just Walk Out)。但美國媒體最近披露,這項“魔幻技術”的背後,其實是由大約1000名身在印度的廉價勞動力通過監控觀看顧客挑選的物品完成的。

由人工驅動的“人工智能”超市

盡管亞馬遜宣稱這項技術是完全由計算機視覺驅動的開創性成就,但現實情況是,很大一部分銷售需要印度人工團隊秘密的手動審查。身在印度的員工通過監控,觀看顧客拿了什麽、放下什麽、最後帶著哪些商品走出商店,來確定交易金額。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消費者需首先在亞馬遜平台完成注冊並輸入身份信息如支付方式及個人生物特征等。進入超市後,只需通過掃描手掌或二維碼即可建立個人化的“虛擬購物車"。

消費者在貨架前挑選心儀商品,不論是帶走還是暫時放置,其行爲皆可由商店內四處安裝的高清攝像頭捕獲與識別。選購完畢後,無需支付現金,只需徑直走向出口即可。

在此過程中,Just Walk Out的AI系統會自動計算商品價格並從消費者賬戶中扣除相應款項。盡管相較于國內繁瑣的掃碼支付方式,這種方式顯得更爲便捷,但實際操作中仍存在諸多挑戰。

例如,消費者可能會臨時改變主意,導致商品未能正確歸位;商品可能在購買過程中受損或被誤放到其他貨架上;甚至可能出現多人共同購物時,商品互換的情況。

面對這些複雜的購物場景,Just Walk Out系統背後的AI往往難以應對。爲了解決這一問題,亞馬遜不得不雇傭大量遠程工作人員,通過實時監控屏幕進行商品檢驗。

也就是說,雖然Just Walk Out宣稱實現了全自動化購物體驗,但實際上仍離不開人工幹預。據了解,自該系統在亞馬遜美國的40余家零售店上線以來,已有超過1000名印度員工加入遠程團隊,負責對監控畫面中的購物行爲進行核實與結算。

盡管亞馬遜對此予以否認,但據知情人士透露,2022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這1000多名遠程團隊成員中,至少有700人每天需花費大量時間檢查監控畫面,以確保購物行爲的准確性與結算的准確性。如此看來,即使沒有AI的協助,僅憑人力資源也足以完成這項工作。

人們愛AI:假“智能”真“人工”

事實上,亞馬遜的無人商店並非業內首次推出此類概念的先驅,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個企業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名義,實踐著人工幹預和控制的操作模式:

例如,Facebook在2018年宣布停止其文本響應式虛擬助理M項目,盡管該項目已經運行了長達兩年多的時間,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它仍然需要依賴人力資源來培訓並運營其底層的人工智能系統。

再比如,初創公司x.ai曾經以"AI個人助手"的名義推廣其會議安排服務,然而實際上,這項任務依然是由人類員工負責完成,最終在2021年因爲無法實現算法自主運行而被迫關閉。

此外,英國初創公司Builder.ai所銷售的AI軟件雖然聲稱能夠構建各種應用程序,但實際上其中的某些功能還需要依賴于印度以及其他地區的軟件開發團隊。

早在2017年,著名的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新興技術炒作周期報告就已經揭示出,許多AI技術,如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正處在熱度最高的發展階段,這導致大量的軟件供應商紛紛將AI技術納入到他們的産品戰略規劃之中。然而,絕大多數的軟件公司只是誇大了AI在其産品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和性能,Gartner將這種現象稱爲AI“漂白”。

2019年,調查公司West Monroe Partners對當年待售的40家美國公司向潛在投資者提供的營銷材料進行了詳細審查,結果發現,這些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宣傳聲明普遍存在超過30%的誇大成分。

同一年,位于倫敦的風險投資公司MMC發現,在被歸類爲AI公司的2830家歐洲初創企業中,只有1580家真正符合這一定義。

索菲亞認爲,這一事實揭示了一個問題:盡管無人超市的概念看似先進,但在實際應用中,技術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戰。比如,可能存在商品識別錯誤、顧客行爲難以准確判斷等問題,這都需要人工進行介入和審核。這也不禁讓人對無人超市的“無人”概念産生質疑,也讓人對亞馬遜在技術應用和人力配置方面的決策産生疑慮。

0 阅读:19

機器人索菲亞

簡介:全球首位機器人公民,“一帶一路 ”科技創新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