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不行,《月球叛軍》更是笑話?中國觀衆爲何討厭太空歌劇

令狐伯光 2024-05-07 21:22:18

文|令狐伯光

前段時間,伯光君寫了一篇關于《沙丘》和《月球叛軍》比較的文章,但是總的來講是從兩名導演角度出發的。也就是《沙丘》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和《月球叛軍》導演紮克紮克施耐德,我的標題是“爲何同樣是太空歌劇,《沙丘》封神,紮克紮克施耐成了笑柄。

結果不出所料,文章下面很多評論說《沙丘》封神個屁,節奏慢,拿刀捅,無聊到爆什麽的。似乎完全看不到題目的“太空歌劇”四個字,並且正文裏面我也寫了,現在西方太空歌劇《星際迷航》折戟沉沙,《星戰》一部比一部爛,美劇《基地》《光環》也不行。

那說到現在“太空歌劇”,《沙丘》是不是封神了?而且你哪怕放到曆史當中,《沙丘》系列的質量也是排在前列的,最多輸給《星戰》正傳三部曲,質量比《星戰》前傳三部曲都強得多,而且史詩氣質完勝。

很多中國網友忽視的不是《沙丘》,而是所有太空歌劇,什麽《沙丘》神不神太空歌劇就是無聊到爆。那麽問題來了,中國觀衆爲啥get不到太空歌劇。

對科幻影響深遠,但爭議越來越大?到底什麽是“太空歌劇”

這裏就不去梳理曆史了,我相信很多國人眼中太空歌劇就是這樣的。如何寫一部太空歌劇:把海島換成星球,把刺劍和火槍換成光劍光槍,把風帆船換成太空船,上演大航海故事

如何寫一部硬核的太空歌劇:把陸地換成行星,把海島換成矮行星或小行星,把風帆戰艦換成插著散熱板用著裂變推進器的鋁皮易拉罐,上演冷戰或現代的故事。

太空歌劇誕生時間非常早,早在美國科幻黃金時代三巨頭(阿西莫夫,海因萊因,克拉克)之前就有了,也就是20世紀前後就有了,其實三巨頭寫的都不叫太空歌劇。他們寫的是硬核科幻,雖然阿西莫夫《銀河帝國》系列就是羅馬帝國消亡史。

在黃金時代太空歌劇在西方位置都有點尴尬,到後面美國科幻又進入了新浪潮時代。

也就是賽博朋克那類科幻,《沙丘》也誕生在那個時期,雖然當時就非常成功,但影響力還沒那麽大。太空歌劇在美國乃至于西方登堂入室,甚至影響力爆棚還得是1977年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它在美國和西方成功不亞于中國《西遊記》

(因爲工業化,城市化和商業化的原因,在西方和世界的影響力還高得多)

然後以影視爲基礎的太空歌劇反而開始爆發,因爲《沙丘》小說在西方的成功,所以它就成了太空歌劇的永恒神作,跟《魔戒》在西方奇幻裏的地位一樣。電影則有《星戰》,電視劇則是《星際迷航》。

其實太空歌劇在西方幾經變遷,由貶義到褒義在70年代就開始了,新太空歌劇的運動80年代就有了,它的定義都已經發展三四十年了。

像上面說到的77年《星戰》出現登堂入室,《沙丘》系列封神。

其實之後新太空歌劇還有迅速的發展,這種定義的發展本來就是由曆史的客觀因素積累而成的,大衛布林的《提升之戰》系列出來前,有哪個太空歌劇這麽寫?弗諾文奇的《深淵上的火》出來前,又有哪個太空歌劇這麽寫過?

《安德的遊戲》《xeelee》《火星三部曲》出來之前,有哪個太空歌劇這麽想象過?每一部新太空歌劇作品的誕生,都是在對以前的太空歌劇做出創新,真要說起來,任何一部優秀的經典的太空歌劇,都有它們與衆不同、不落俗套的地方。

中國科幻,還真沒有資格嘲諷“太空歌劇”

有的小說甚至就是作者爲了擴大太空歌劇的可能性而寫的,難道就因爲它們看起來不像“以前的太空歌劇”,于是強行把它們剝離出去?剝離出去以後呢,又該給什麽分類?

50年代,阿西莫夫的《基地》和海因萊茵的《星船傘兵》,是在後來才被劃分入太空歌劇,又是不是一種應該被阻止的“泛化”?現在某些人罵起阿西莫夫來,還不是一口一個“太空歌劇”?怎麽這時候又不說“泛化”了?

按太空歌劇40年代的舊定義,基地系列根本算不上太空歌劇。

老老實實說吧,某些人想要阻止這種“泛化”,真的是出于整個科幻史來考慮的?可能不過是不想讓自己喜歡的二三部作品和其他那些他們看不起的作品放在同一個分類。

但這種思維特別明顯是過激的。任何文學、影視、遊戲類型又不是只有好作品沒有差作。基地、星船傘兵如今也是太空歌劇,還有80年代以後出現的那麽多優秀的新太空歌劇,每一部都有各自的優劣,有自己與衆不同的點子和思想,難道它們還得出一部就搞一次獨立分類?

所以那些嘴巴上說著“不要把太空歌劇泛化”,怕不是舍不得自己吹捧的那幾部科幻和其他太空歌劇同類吧。這種心理,與那些覺得自家哥哥姐姐獨自美麗,和外頭那些流量明星不一樣的飯圈粉有什麽本質區別?

那對于這些人來說,真正讓他們滿意的“太空歌劇”的定義得是什麽呢?

不會是“只要不是我喜歡的,吹捧的,奉爲神作的那幾部科幻,全都可以當成垃圾扔進去的”這種定義吧?這樣,“太空歌劇”就不再是一個類型,而成了純粹用來攻擊的標簽。以後只要那些人想要貶低哪部作品,貼上“太空歌劇”的標簽就可以了。而“我家哥哥姐姐”才不是你們喜歡的那些流量明星呢。

中國網友還以爲“太空歌劇”這個龐大門類的定義演變是最近才出現的事情。這個過程持續數十年了,“新太空歌劇”運動就算晚點算,也應是八九十年代就開始的事。而且根據維基的資料,發起和參與這個運動的主要作者都是寫硬科幻爲主的。

要說明的是,這種定義的演變並不是盲目擴大,而是符合科幻史發展規律的自然的現象,是由背後大量的作者、作品、讀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如果太空歌劇這個門類從未誕生過新的作品,從未有過作者爲其注入新的血液,那這個門類就會一成不變,隨著時間腐朽。恰恰是無數優秀的科幻創作者,不斷推陳出新,吐故納新,才能造就“新太空歌劇”運動的浪潮,推動這個門類不斷發展。

相比之下,如果某些21世紀的讀者、觀衆對“太空歌劇”的定義還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那這反而是把這個定義給泛化了———畢竟這麽認爲的人,大多並不是真的細探過背後每一分曆程的原因。

而且,絕大多數是看了《三體》根本沒有看多少太空歌劇,甚至科幻的雲網友。

如果你硬要覺得《三體》吊打阿西莫夫,《沙丘》,還有上面列舉的科幻小說都沒有問題。但有兩個人劉慈欣都不敢說話,一個是克拉克,劉慈欣自己都說在學他,另一個就是《xeelee》系列。

你沒看過,沒聽過沒有關系,我只能嗖你說《三體》裏有很多設定和它相似,而它比《三體》早得多——

和西方科幻相比,中國科幻,還只是個剛會走路的孩童

這事也和中國發展階段有問題,我們已經很難把《沙丘》視爲科幻,除了這書在西方本來就很老,還有個原因是如今國內,無論是電影小說還是遊戲都有一種技術崇拜,大概就是科學比魔法強,電力比蒸汽強,幹淨的機甲比廢土的機甲強。

科幻變成了一種比誰更知道先進技術的競賽,一種功利主義在這裏得到體現。

原因就是近代中國落後挨打,科學是第一生産力是寫進國家教育裏面的了。我們很難理解那種先進科技的封建制度的未來暢想,畢竟我們當初落後挨打就連帶科學和制度導致的雙重挨打,你搞那套覺得荒唐。

同時國內接觸科幻的概念太晚,接觸到的時候又太有批判西方腐朽墮落怪力亂神的角度去解讀,本土的科幻作品又長期被蘇聯那些科普、科幻不分的帶有唯物主義說教性質作品影響太深。

以至于到了國內大衆接觸科幻的時候,已經是傳統科幻作品退潮後的特效科幻大片時代,好萊塢科幻商業影視作品先于科幻文學走入中國大衆的視野。

中國的科幻迷其實不多,所謂的看不起太空歌劇,一般是把自己不喜歡的作品全部塞進了“太空歌劇”這個籮筐裏,其背後的分類方式其實相當粗暴、簡化,這反而是相當沒有“科學性”的操作。

國內輿論圈口裏的“太空歌劇”簡單,其實就是美式星球大戰、日式銀河高達、聯邦帝國政治沖突陰謀下的史詩片。如果一定要給一個共性元素,我會選擇政治體制。“太空歌劇”被普羅大衆吐槽的核心原因也基于此。

賽博朋克的悲劇是資本主義吞噬一切,帝國聯邦貴族什麽的是不是太複古了一點?

這其實中西方審美差異問題,中國幾乎沒有太空歌劇成長的土壤,星戰也幾乎沒有在國內大火過,只是小衆文化。但如果要說劉慈欣和《三體》代表一切,你們醒一醒,中國可只有一個劉慈欣和長篇史詩系列《三體》啊。

1 阅读:38

令狐伯光

簡介:遊戲模型師| 動畫愛好 | 影視産業分析 | 網絡小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