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有多可怕?美國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德國因此走向納粹

民間傳奇人物 2024-04-24 14:19:12

人類曆史上有很多次經濟蕭條,但大蕭條是一個專有名詞,它特指1929年發源于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因爲這次經濟蕭條給世界帶來的後果最爲嚴重,不僅波及了很多國家,讓世界的經濟陷入空前的窘境,還直接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大蕭條

一戰爆發後,美國並沒有著急參戰,而是大肆開辦軍工廠生産武器,然後將武器倒賣給戰爭的雙方,即同盟國和協約國;美國參與一戰後,不僅加大了向協約國其他成員倒賣武器的力度,還因爲美國本土遠離戰場,美國成爲了協約國的大後方,負責生産戰略物資,比如糧草,然後再將物資倒賣給其他協約國

美國在一戰中大發戰爭財,而其他國家因爲戰爭元氣大傷,最終美國成爲了一戰後經濟排名世界第一的國家。同時戰爭時期研發裝備的美國企業,在戰爭後轉型成了民營科技,發明了很多方便人們生活的工具,比如飛機,洗衣機,彩色電視機,這些東西在上世紀20年代走入了很多美國人的日常生活

這段期間美國的一些企業越做越大,最終形成了行業的壟斷,很多小企業因此賺不到錢而倒閉,引發的連鎖反應就是一些美國人因此丟了工作,沒了收入,消費不起。而那些壟斷的企業爲了進一步增長,不斷的擴大生産規模,導致美國很多商品出現了生産過剩的現象,美國的經濟增速也開始放緩

100年前美國人看電視

農場主倒掉生産過剩的牛奶

美國很多商業銀行看到百姓開始不消費了,就出來放貸,告訴百姓們消費不起我可以借錢給你們消費,至于還款分期慢慢還就可以了。于是那些原本失業不敢消費的美國人,便開始大肆借錢消費,原本生産過剩的商品重新被哄搶,企業一看商品的銷量上來了,便繼續擴大生産

資本看到這些企業不斷擴大規模,便認定他們是能賺錢的企業,瘋狂購買這些企業的股票。隨著企業股票的不斷上升,也引起了那些借銀行錢的人的注意,他們也把錢投入了股市,賺錢後去還銀行的賬;銀行這邊繼續把錢借給民衆消費,消費一多企業的股票就繼續漲,民衆看著股票漲就趕緊買入

賺錢後還給銀行,看似銀行的借錢遊戲進入了一個良性的閉環,但危機也在醞釀當中。當時美國企業的股票都在借錢遊戲中漲上了天,是個美國人都會去買點股票,企圖在股市中分一杯羹;這個時候的美國人像極了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人,看著股票不斷上漲露出了瘋狂的微笑,炒股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大蕭條前炒股的美國人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這天突然有人開始抛售股票,然後華爾街的股市猛然暴跌,當時絕大部分美國人還沒意識到危險,反而相互安慰只是技術性的調整,股票很快就會繼續上漲。結果卻是自那天開始,美國的股票在大蕭條結束前都沒有上漲過

反應過來的人們陸續抛售股票,由此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蕭條,這一事件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四”。股票下跌,股民賺不到錢就還不上從銀行借來的錢,銀行收不回錢也就沒錢借給群衆消費,群衆消費不起企業的産品就會生産過剩,資本看到企業的産品賣不出去就不會買他們的股票,股票就持續下跌

這樣一個惡性閉環讓美國經濟瞬間崩潰,失業率高達25%,遍地都是失去工作沒有了收入的人。雖然當時的美國生産過剩,有很多的商品賣不出去,但資本家爲了穩定物價,不讓任何人占便宜,即使將商品毀掉也不會贈給流浪漢,代表事件就是美國商家將生産過剩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

美股下跌

商家將多余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

好在美國靠著一戰發了戰爭財,國家還有那個底子,隨後的羅斯福新政慢慢讓美國經濟得以恢複。這場經濟大蕭條被打擊最大的不是美國,而是德國,因爲德國一戰後被協約國各種壓榨,靠著美債勉強度日,所以美國經濟的發展嚴重影響著德國

大蕭條爆發後,德國當時的魏瑪政府爲了穩定局面,瘋狂的印刷本國貨幣,德國境內的猶太富商則瘋狂擡升物價,不斷壓榨百姓一塊面包可以賣到1000億馬克,一杯牛奶賣到2000億馬克,可想而知德國的老百姓在那時候生活有多麽艱難

到了1932年,6000多萬人的德國,失業人口達到了800多萬,這個時候希特勒站了出來,他聲稱讓所有德國人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就是這麽一個樸實無華的口號,讓希特勒得到了德國人民的支持,成爲了德國總理。希特勒上台後點燃了德國人民對哄擡物價的猶太商人的憤怒,于是德國全面走向納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