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一絲期待去看《銀河寫手》,看完覺得挺尬的

遇見小媛 2024-04-03 01:01:52

這部電影,是抱著很平常的心態去看的。

因爲我覺得也算是演碼字人的,就去影院看了。

想起之前胡歌演得《不虛此行》,也算是演碼字的,那個是寫悼詞,這個是從頭到尾寫劇本。

那部是文藝片,從這部給我的觀感體驗來看,《銀河寫手》應該算是喜劇片。

開場就是幾個小人物,爲了把張了一寫的劇本給拍出來,聚在一起討論。

看起來,沒什麽質感。

有一種“土土”的感覺,說接地氣吧,又太刻意了;說文藝吧,又著實不咋沾邊。

反正,我去的影院本身也不算太冷清,但看這部電影的人確實不多,連我就三個觀衆。

挺尬的。

(圖源網絡,侵刪)

1.角色有點兒尬

就是安排的幾個角色,從主角到配角,是這樣幾位:

張了一,孫談,周可可,害蟲,大劉,小蕊,還有蔡老板等。

前面兩個算是主角,後面的角色算是襯托主角的。

但我總感覺襯托的效果不大。

比如,安排周可可當張了一的女朋友,還有害蟲和小蕊本來是一對情侶,結果被兄弟大劉撬牆角,最後大劉個小蕊成了一對。

感覺角色與角色之間,有種割裂感。

還有,中間給只有一個或少量鏡頭的角色,配旁白,突兀還很影響觀感。

就是明明是很磨人的片段,突然來個搞笑的片段,有點兒牽強了。

2.情節有點兒尬

再說情節,有很貼近的點,但也有很雷人的點。

貼近的點就是:

張了一和孫談作爲編劇,在和甲方對接時,需要各種改稿,這是一種常態。

但你要說,最後被甲方要求改得面目全非,把主角都改成小動物了,還是有點兒讓人費解的。

要是真需要大改,可能甲方就直接表明“要重寫”了,而不是修改。

也許,寫出一個好的劇本需要以年爲單位去創作,但是,完成後需要修改,改到最後都沒有自己的想法了,應該很少吧。

其中有一句電影台詞,是這樣說的:

“一個劇本,誰都可以提意見去改,就編劇沒啥發言權。”(大概意思)

這倒很真實。

雖然我還不會寫劇本,但是,聽別人說的,好像確實是這樣子。

反正就覺得,這影片情節,著實有點兒飄,沒那麽有普遍性,如果說這些情節近乎真實,那更像是個例改編。

3.首尾有點兒尬

一開始就是寫了《七秒人》的劇本,最後沒拍出來,就把這個劇本埋了,然後來到2100年,被後人發現了。

這裏感覺有點兒敷衍。

就是總體看下來,也沒有看到一個真正的後續。

這個劇本到底在現實生活中怎麽樣了?沒拍出來就沒拍出來,直接當廢稿就行了,最後安排的結局竟然是成爲展覽品了。

可能這麽安排,也是劇本的一種理想狀態。

這部影片,沒演出有商業價值的劇本是什麽,即甲方想要怎樣的劇本;也沒有給受挫後的編劇二人組一個反轉。

就挺尬的。

以上。

0 阅读:4

遇見小媛

簡介:不一樣的城市,我將用文字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