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書武俠解讀篇——丘處機不被師父寵愛的深層原因

絕影煙花 2024-03-05 16:59:00

備注:本系列專題根據金庸小說新修版爲依據,其他資料僅作參考。

“假如丘處機沒有路過牛家村”是21世紀一個哲學性問題,武俠小說中的劇情成爲現代一系列蝴蝶效應事件的締造者。

這個系列專題著重說下王重陽丘處機師徒,聊聊丘道長爲何不被師父寵愛的深層原因,解讀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我們現代人能否從中得到某些啓示。

“頭戴鬥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滿了白雪,背上斜插一柄長劍,劍把上黃色絲縧在風中筆直揚起,風雪滿天,大步獨行”。

以上是丘處機《射雕》原著裏第一次出場時的場景,頗有豹子頭雪夜奔梁山時的意境,整個畫面蒼茫、遼闊、豪邁,正是丘道長一生的伏筆寫照。

丘處機道號長春子,王重陽門下高足,亦是全真七子中武學領域的天花板,身爲道士的丘處機有一顆入世的心和無法割舍的江湖夢,論性情,他嫉惡如仇、憂國憂民、殺貪官、誅漢奸,幹得都是仗劍天下的俠客行徑;論氣概,他剛毅不屈,即使身處逆境也能越挫越勇,堪稱原著裏的實戰型高手,如此長春,怎能不愛?

諷刺的是王重陽最不喜歡的徒弟偏偏正是丘處機,這是周伯通對郭靖講起全真教舊事時無意中提到的,按周伯通說法,王重陽嫌丘處機過度沉溺武學,從而荒廢了道家的功夫,習武需勇猛精進,學道卻要淡泊率性,兩者頗不相容。

這個原因表面上看來似乎沒問題,但仔細想想又經不起推敲,周伯通是小孩子心性,看問題淺,王重陽不喜歡丘處機,他只說對了一半。

提問,全真七子當中誰才是王重陽最寵愛的徒弟?

我的答案是王處一,第一次華山論劍是當時江湖上最頂尖的武學峰會,那是千載難逢的豪門盛宴名場面,尋常高手即使在旁邊當觀衆都能受用無窮,這對眼界的提升是跨越式的。

重陽真人去華山時只帶了王處一前去赴會,明面上是讓他幹些斟茶遞水揉腳的打雜工作,實際上卻是師父給寶貝徒弟走後門開小竈,正因爲目睹了華山論劍有所感悟,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王處一都是七子中武功僅次于丘處機的存在,直到十幾年後,掌教馬钰才靠著精湛深厚的內功對其實現了彎道超車。

對馬钰,王重陽更多的是依賴與信任,大徒弟道家法統最純粹,可以繼承衣缽。

對孫不二,王重陽更多的是照料與關懷,小徒弟武功最弱,所以要給她留把神兵利器用來彌補武功上的欠缺。

只有王處一,王重陽對其稱得上是濃濃父愛,可王處一同樣是個沉溺武學頗多的人,他身上有一半丘處機的影子,是重陽真人對徒弟們雙標嗎?

非也,不喜歡徒弟們沉溺武功,確實是有的,但並非全部,王重陽不喜歡丘處機,另有深層的原因,而這些,也是小孩子心性的周伯通品不出來的。

回到丘處機身上的那些標簽,我們一個個分析:

沉溺武學?這個剛才提到過,不多說了。

憂國憂民?這個原因更不會,年輕時的王重陽幹得比丘處機還帶勁,直接招賢納士帶兵抗金,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丘處機的家國情懷,王重陽只會感慨和贊歎,看到這個徒弟,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多麽暢快。

爭強好勝?這個可能有,但權重也不會很大,王重陽自己亦是好勝之人,和准女友冷戰了一輩子,小兩口都想壓制住對方,誰也不肯輕易低頭當舔狗。

他最寵愛的那個徒弟也有好勝一面,王處一的成名代表作:獨足跂立、憑臨萬丈深谷。

靠這場賭賽,玉陽子威服河北、山東群豪,給自己搏了個“鐵腳仙”的江湖美譽。

荒廢道法?也不是,老丘雖然喜歡練武和闖蕩江湖,但是本門的道學理論絕對是過硬的,他引經據典勸誡成吉思汗修身養性減少殺戮,整個萬裏西行期間,因丘處機一言而得以存活的百姓不計其數。

成吉思汗當時與他話不投機,待到日薄西山英雄遲暮之際才發覺丘處機的那套理論都是很有道理的,事實證明老丘的傳道是成功的,他給成吉思汗傳授的那套理論猶如一壺陳年老酒,越品越香醇。

以上的原因都不足以使王重陽最不待見丘處機,福爾摩斯曾對華生說過,“當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況,剩下的不管多難以置信,那都是事實”。

于是這個問題便有了答案,不是上面那些原因,答案就只能是丘處機自身性格上的缺陷,這些黑暗面讓身爲師父的王重陽很不喜歡,甚至是擔憂和後怕。

王重陽的全真教家大業大,七個徒弟人品都是不錯的,大徒弟馬钰謙和敦厚,情商極高,道法精湛,是個近乎完美的二代目話事人。

重陽真人不喜歡徒弟們過于沉溺武學,但他生前也爲門派的未來殚精竭慮,他太清楚歐陽鋒的狠辣,整個全真教除他之外無人能治老毒物,在其位謀其政,身在江湖,自然也要體驗身不由己的無奈,他爲徒弟們留了一套天罡北鬥陣法和一套同歸于盡舍己爲人的劍法,王重陽創的北鬥陣法借鑒了九陰真經上的內容,他認爲全真七子只要對這套陣法勤加練習,假以時日七子靠著陣法的加持,即使面對歐陽鋒也足以自保,同時他也埋了一枚克制西毒的暗棋:身負先天功+一陽指的南帝段智興。

在王重陽人生的最後幾年,他已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必須要早做安排,于是便將所有精神思緒都用在了這些地方:給徒弟們留保命技能、扶植南帝充當西毒的克星。

我知道很多原著書迷都會奇怪,以王重陽如此高深莫測的武功,爲何壽命卻比東邪西毒等人短暫的多,這裏正好也說下我的分析(只按照原著劇情推測,不考慮曆史上王重陽的壽命):王重陽早年曾帶兵抗金,馳騁于疆場之上,過的都是金戈鐵馬的軍旅生活,戰爭給他的身體帶來了不少創傷,這些陳年老病日積月累,形成了無藥可醫的舊疾。

其次是因爲林朝英,林朝英早逝對王重陽的打擊極大,爲此他偷偷摸摸的潛入古墓裏痛哭了一場,哭得歇斯底裏,哭得恍若隔世。原本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因爲彼此的高傲只能擦肩而過,一轉身的瞬息又要經曆天各一方陰陽永訣。

王重陽後來花了好幾年的時間破解玉女心經,並且再次潛入古墓留下那如同挑釁的十六個字,小時候我認爲王重陽小肚雞腸胸襟太窄,現在我讀懂了其中的含義:破解玉女心經是王重陽對昔日紅顔知己的一份致敬,這份致敬中包含了悔恨、愧疚、無奈、哀傷、緬懷以及深愛。

從前,現在,過去了再不來,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

這份致敬一定也是林朝英生前希望看到的。

生理和心理上的兩大創傷導致了王重陽過早的駕鶴西去,對林朝英的遺憾與自責每天都像細沙一樣穿透他的靈魂,無法忘卻的人永遠離去,不是一時的暴風雨,而是一輩子的潮濕,再掙紮也只是不斷刺痛內心,溘然長逝是他最好的解脫方式,另一個世界裏,命中注定的兩個人不會再擦肩而過。

在剩余的歲月,王重陽除了日常的傷感憂郁之外,考慮的都是全真教的未來,丘處機那些性格缺陷,他已經顧不上了,這個好勝的徒弟已經越飛越高,丘處機絕非大奸大惡之徒,恰恰相反,他的正義感是爆棚溢出的,王重陽更早之前可能猶豫過要不要廢掉這個徒弟的武功,最終還是放棄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許這個頭疼的徒弟將來能夠大徹大悟參透修道的真谛。

想完這些,王重陽閉上了眼,他吊起了人生最後一口氣,等待某個人的到來,西毒歐陽鋒。

王重陽部分暫時告一段落,說回丘處機,現在盤點一下長春子的性格缺陷:

1

對自己的直覺過于自負,然而他的直覺通常准確率挺低

原著剛開始的那段劇情,丘處機于風雪之夜仗劍獨行,此場景的渲染力極強,郭嘯天楊鐵心見他氣概非凡令人折服,于是便好心好意請他到家裏喝酒取暖,丘處機以爲這哥倆兒是官府的鷹爪子喬裝的,見面之後對二人冷嘲熱諷不斷,沒一句好聽的,神色間更是充滿敵意,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喝了幾杯,他繼續拱火,將革囊裏那個血肉模糊的人頭倒了出來,如此限制級畫面將包惜弱李萍兩個婦道人家嚇得失魂落魄,場面頓時亂了起來,楊鐵心忍無可忍便與他動上了手,幸好鐵哥會用楊家槍,最後才冰釋了誤會。

老丘這個毛病在後面的劇情裏依然存在,他對自己的第六感有種迷之自信的態度,這有點像現代某些暴民,習慣性聽風便是雨,習慣性聽完後就上頭,又習慣性被反轉劇情打臉。

相比之下,小說裏的丘處機還是比現代的暴民們強多了,他發現自己錯了之後,第一時間就是賠禮道歉,而不是死鴨子嘴硬。

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也是丘處機性格缺陷中一個光輝點。

2

頭腦不精細

繼續剛才的劇情,丘處機與郭楊二人冰釋前嫌不打不相識,三人這頓酒喝得就舒服了,千金易得,知己難覓,相見恨晚,談天說地。

酒過三巡,官府的追兵趕到牛家村,一支十幾人的隊伍,金國六王爺完顔洪烈亦在其中,這群人裏沒有高手,丘道長殺將起來猶如虎入羊群,就是不斷手起刀落而已,眼睛都沒幹就全殲了這只宋金聯合追殺小分隊。

他殺得是痛快了,完了之後也不在附近仔細檢查檢查有沒有漏網之魚,被他那記甩手箭重創的完顔洪烈因此逃過一劫,郭楊兩家後來的悲劇由此拉開序幕。

這件事上,聖母病泛濫的包惜弱要負一半責任,但是另一半,丘處機的鍋跑不了,此事本也因他而起,就完顔洪烈那點三腳貓功夫,但凡丘處機當時仔細點,他就絕無生還可能。

還沒完,完顔洪烈大難不死並對包惜弱一見傾心,爲了得到她遂設計陷害郭楊兩家,郭嘯天當場戰死,楊鐵心身負重傷凶多吉少(未死),郭楊都是家破人亡的結局,丘處機收到消息後悲憤不已,悔恨自己帶累了兩位朋友,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殺了段天德爲故人報仇,並且救出他們的遺孀。

老丘一路橫沖直撞,很快便摸到了段天德的軍營,衆軍士哪能擋得住他,亂戰中段天德也被拿了,老丘喝問他段天德在哪裏(騎驢找驢),段天德慌亂中想起三國演義裏濮陽之戰的典故,學起了曹操騙呂布時的橋段,很謙卑的向丘處機提供“段天德”行迹,輕描淡寫兩句話就把丘道長騙得揚長而去,頃刻間化解了自身危機。

待到丘處機發現被騙時,段天德早已逃之夭夭,他繼續一路追蹤,從臨安追到嘉興,從雲棲寺追到法華寺,兩人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

段天德只是個不入流的小軍官,而且當時還是驚弓之鳥的精神狀態,竟把名滿江湖的長春子一次次像遛狗般耍的團團轉,此乃《射雕》原著裏第一飛龍騎臉事件。

粗犷有余,精細不足,丘處機表現的淋漓盡致。

3

暴躁沖動魯莽

丘道長性情剛烈,一言不合就開厮,能動手就不哔哔,他的情緒破防只需要一瞬間,因爲這性子,稀裏糊塗的架沒少打。

段天德被他追得窮途末路,無奈之下投奔了自己伯父-雲棲寺主持枯木大師,對于爲何被丘處機追殺,段天德編了段很兒戲的劇情糊弄伯父,枯木向來看不起這個侄子的爲人,起初並不相信,但丘道長追到雲棲寺時,直接在外面就大吵大嚷的,像個潑婦一般,枯木大師不讓他闖進大殿,卻哪能攔住他。

丘道長這暴躁蠻橫的性子,枯木大師領教了之後,原本不信段天德的謊話現在也有點信了,他自問這點微末武功保不住侄子,便連夜安排段天德去師弟焦木大師的法華寺避避風頭。

追到法華寺之後,丘處機和焦木大師仍舊是談不攏的節奏,越說越僵,丘道長稍顯武功,焦木大師就看清了形勢,知道自己不敵,便約丘處機擇日在醉仙樓再次談判,于是引出了《射雕》原著裏的江湖經典名局:長春鬥七怪,嘉興煙雨時。

江南七怪是嘉興武林的泰山北鬥,與焦木和尚素來交好,焦木向他們求援,七怪責無旁貸趕來救場,他們七人並非蠻橫不講理之人,去醉仙樓的目的也不是完全奔著幹仗的,爲雙方調停是他們的首要目的。

三方齊聚醉仙樓,各就各位,交涉開始,柯鎮惡和丘處機一樣,也是性情剛烈暴躁之人,但柯大俠一開始還算克制,勸雙方消除紛爭盡釋前嫌,沒談到兩句,老丘脾氣又上來了,把幾百斤的大銅鼎連缸帶酒擲向焦木大師,場面又亂了,一場文鬥過後,丘處機認輸,七怪趕緊給他台階下,讓他別介意這些。

本來這時候大家繼續談談,再一起去法華寺查個明白,段天德那點小把戲便會被當場拆穿,這時一群金兵上來了,丘處機再次情緒破防,以爲七怪勾結金人(又是直覺),言語徹底不客氣了,匆匆離開醉仙樓便直奔法華寺拿人,在法華寺這個新開辟的戰場,三方演變成了武鬥,火藥味之濃烈遠不是先前文鬥拼酒時可比,長春仗劍鬥七怪,打得天昏地暗,最終三敗俱傷,可憐的焦木大師甚至賠上了老命,段天德又一次笑到最後。

和江南七怪的這場惡鬥,這件事倒也不是老丘一個人的錯,可如果把他換成馬钰、王處一,這場架很可能會打不起來。

性如烈火,是丘處機的正反兩面,這團火焰會帶來光明,偶爾也會灼傷他人。

4

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缺乏耐性

長春鬥七怪的江湖名局弄到最後成了一地雞毛的武林笑柄,雙方被段天德這種不入流的角色耍得狼狽不堪,都是又恨又憋屈的心情,柯鎮惡很是不甘,非要和丘處機再較量一場,老丘這會兒突然聰明了,給七怪劃下了道兒,從而引出雙方長達十八年之久的賭約。

因爲這場世紀賭約,七怪從景色旖旎的江南輾轉來到風霜如刀的大漠,煙花易冷,韶華難尋,這場世紀賭約的背後,是船歌少女韓小瑩十八年間頭上的青絲逐漸轉爲白發,是笑彌陀張阿生客死異鄉永遠無法重回故土。

七怪曆經千辛萬苦才找到郭靖,發現他是個笨小孩,練武總是不開竅,平時也少不了打罵他,這個笨徒弟雖然學武進境很慢,卻性格敦厚人品極佳,他們對郭靖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徹底愛上了,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不同于七怪的跋山涉水,丘處機尋找楊康的過程要簡單很多,沒幾年就找到了,此時的楊康變成了完顔康,戶籍所在地由臨安牛家村變成了中都趙王府,老丘生平最恨金人,每次去王府教楊康武功想必是捏著鼻子去的,他不把楊康母子二人從王府接出去其實有特別原因,這件事上他有一個自己的驚天計劃,本文篇幅有限,這個計劃暫時就不多說了,將來寫楊康的系列專題時再談。

對于傳授楊康武功,丘處機這方面做得倒是沒問題,該教的都教,但是思想品德方面,丘處機對楊康始終是放任不管的態度,任由其野蠻生長。

按照老丘後來的回憶綜述,楊康這小子油腔滑調的,又對自己的尊貴身份極爲享受,這讓他看著極爲不喜,所以就懶得管了,這邏輯和耐性讓人感覺很科幻,楊康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及貪圖享樂並不是他的錯,丘處機既不告訴楊康身世(有另外的計劃),又對他的品德不加以勸導,平時總板著一張嚴肅的臭臉,這樣的教育方式實在過于抽象。

楊康在人格層面上的自我毀滅,身爲師父的丘處機責任極大,他對這個徒弟缺乏耐心,可能在老丘眼裏,楊康僅僅只是他打賭的工具人吧。

5

非黑即白,不懂變通,控制欲極強,甚至道德綁架

劇情快進到十八年之後,醉仙樓決戰的前夕,大難不死的楊鐵心找到了自己的妻子,二人逃出趙王府,被完顔洪烈派人追殺,逃亡路上遇到了丘處機和馬钰,得知楊鐵心大難不死,老丘百感交集又悲又喜,楊鐵心夫婦被追殺的事他管定了,但此時趙王府的戰鬥力早已今非昔比,完顔洪烈爲盜取武穆遺書網羅了不少高手,沙通天彭連虎等人單打獨鬥都不如丘處機,可是雙拳難敵四手,加上馬钰一開始就被暗算,丘處機一己之力也難以扭轉戰場形勢,楊鐵心不想連累朋友,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包惜弱亦跟著殉情。

楊鐵心彌留之際留下了遺願,希望丘處機撮合郭靖和穆念慈成親,丘處機滿口子答應。

和趙王府高手團暫時停戰之後,丘處機馬钰王處一、江南七怪、郭靖、穆念慈這群人一起去客店商議善後的事,之前楊康的表現讓丘處機傷透了心,關于和七怪打賭一事他立馬當衆認輸,言辭說的極爲真摯,姿態也擺的很低。

對江南七怪心悅誠服甘拜下風,是丘處機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

他就是這樣,贏要贏得光明磊落,輸要輸得大大方方,雖然好勝,但不論勝敗他都很體面,我建議某國的體育精神應該學學老丘,呵呵。

本該是江南七怪欣慰的時刻,丘處機又開始不著調了,拿楊鐵心死前的“遺诏”出來發號施令,興致勃勃的開始安排郭靖穆念慈的婚事,郭靖不願意,老丘的臉馬上沉下來了,韓小瑩趕緊出來解釋:我們之前知道了楊家的孩子是男孩兒,當年的婚約也就不需要守了,因此靖兒在蒙古已經定了親,被大汗封爲金刀驸馬。

韓小瑩說的有理有據,完全沒毛病對吧?丘處機的情緒又又又破防了,瞪著郭靖冷嘲熱諷的,什麽貪圖富貴、忘恩負義,大帽子一個個扣下來,弄得場面尴尬無比,最後還是蓉兒趕過來救場,此事才告一段落。

郭靖是個厚道人,胸襟豁達,很快就忘了這次小插曲,但蓉兒的胸襟沒她靖哥哥那麽寬廣,此後的十幾年時間她依然記著這件不愉快往事,因此對全真教的人無多少好感,甚至略帶厭惡。

區區一件小事,丘處機辦成這樣,弄得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挺敗興,還間接被小黃蓉記恨上了。

不論古代還是現代,誰死誰有理都是很荒謬的,楊鐵心悲慘的遭遇值得所有人同情,但是他無權針對郭靖的婚事做主,當郭家知道楊家的後代是男孩兒時,兩家的婚約已自動失效,郭靖不管將來跟誰結婚都不再受先人約定的束縛,有資格對他婚事做主的只有他母親李萍和六位師父,他們七個才是郭靖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楊鐵心又哪來的權限安排郭靖這些事?他是將死之人,沒太多時間考慮問題,這事不怪他,但是大活人丘處機,這些道理他至若惘然,爲了自己一諾千金非要讓別人聽從本就不合理的安排,一旦不順他意,臉色便直接耷拉下來比驢臉都長,甚至大帽子胡亂扣各種道德綁架,郭靖和江南六怪沒當場翻臉那是他們人品好不願意計較。

以上便是丘處機性格中的幾大缺陷,丘道長絕非反派惡人,他是俠士,憂國憂民、胸懷天下,那幾個性格缺陷單獨拿出來,也算不上是多大的毛病,但是加上他的好勝以及不羁放縱愛自由這些特點,組合起來就是個隨時會引爆的定時炸彈,王重陽對他並非厭惡,而是深深的擔憂,擔心這顆定時炸彈總有一天引爆了自己甚至引爆了整個全真教。

重陽真人曾經的擔憂,終究變成了現實,很多年後,因爲丘處機,全真教間接遇到了最大危機,而這件事也改變了丘處機的後半生,從此他的性格開始了蛻變。

2 阅读:437
评论列表
  • xxcc 3
    2024-03-06 07:53

    看我眼色行事

  • 2024-03-06 12:37

    看看全國多少個長春觀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