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直播引關注:要完美的濾鏡還是不完美的真實?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5-14 20:05:09

日前,綜藝節目《歌手2024》采用全開麥、不修音、一遍過的直播模式進行競技演出,消除了傳統音樂節目中普遍存在的“聲音濾鏡”“半假唱”等現象,把歌手最真實的嗓音和基本功展現出來。選手直言壓力不小,甚至“知道直播後幾天沒睡好”。去掉“修飾”、簡化“包裝”,在濾鏡橫飛的當下,這樣真刀真槍的比拼,怎不令人耳目一新?

在文藝創作中,對待美化包裝,要一分爲二地看。適當遮瑕疵、提亮色,能夠提升觀衆審美體驗,無可厚非。但凡事講究個度,過度美化甚至千篇一律的濾鏡,令作品雖精美卻索然無味,也有損藝術多樣性。至于那些靠洗稿、高仿、“換臉嫁接”批量生産的低質量創作,只會令人生厭。凡此種種,反而使觀衆更加渴望“真”,即便這個“真”並不完美。不少網友留言,甯可在演唱會聽到有破音的真唱,也不想聽到貌似完美的假唱。

飽含真情實感、真材實料、真知灼見的作品,方能獲得長久流量,實現“長紅”。冬奧會開幕式上令人動容的馬蘭花兒童合唱團,從練氣息、學普通話開始一點點磨、一次次練,用實打實的付出換來動人的旋律。電視劇《山海情》堅持真事改編、實地取景、方言演出,用小故事講述大時代,已經成爲熒幕經典。藝術形式千變萬化、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然而文藝創作的真谛,就是要用一顆心感動另一顆心,這一點始終不變。可見,唯有“真誠”,才是永恒不變的“必殺技”。

《歌手2024》舞台上,還發生了引發熱議的一幕,中國歌手整體發揮不如兩位外國歌手。沉浸式觀賽不免要帶入情感,打擂台的方式也更有對抗性和觀賞性,但也大可不必放大所謂“對立”。音樂交流也是文化互鑒,在互相學習、彼此競爭中實現共同進步是目的,這也是個求真的過程。不妨用開放包容的心態,好好欣賞表演,對接下來的精彩拭目以待。

來源 人民日報評論

編輯 胡德成

流程編輯 嚴聖淼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