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

朱勤知識 2024-04-22 14:49:18
草原都有哪些類型? 中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草原面積將近4億公頃,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是現有耕地面積的3倍。 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層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響小,使植物無法廣泛生長。草原源于全球氣候幹冷期(出現在新生代),與它們常混進的莽原、沙漠、灌叢地相似。其實,禾草科本身(早熟禾科和禾本科)在新生代早期才進化完成。草原最早出現的日期因地而異。在多個地區,可在新生代化石中發現一系列植被類型,當時的氣候逐步變遷。如在過去5000萬年裏,澳大利亞中部熱帶雨林接續被莽原、草原,最後是沙漠所取代。在一些地方草原擴展到接近現代規模的情況僅出現于200萬年前極度幹冷時期,在北方溫帶區稱爲“冰期”。 草原與相關植被類型之間通常會出現一種動態平衡。有時候幹旱、火災或密集放牧的時段有利于草原形成,其他時候濕季和沒有重大幹擾時有利于木本植被生長。這些因素在頻率和嚴重性方面的改變可造成植被類型整個的轉變。 其他草原類型出現于太冷而喬木無法生長的地方,也就是高山或高處林木線以上。南半球濕冷部分的典型草原是叢生草原,以叢生或群集的禾草爲主,這些禾草發展出盤根錯節的根莖草墊,讓植被有高低不平的外表。叢生草原出現于不同的緯度。 在熱帶,叢生草原見于某些高山的林木線上方,如在新幾內亞和東非洲。 在南極海的較高緯度區,叢生草原形成亞南極群島的植被。叢生草原也是新西蘭寒冷地區和南美洲最南端的典型植被。 然而並非所有的天然草原都起于與氣候相關的環境。木本植物可能因其他原因而無法在某些地區生長,禾草便大肆蔓延。原因之一是季節性泛濫或浸水,使季節明顯的亞熱帶部分地區和其他地方較小地區産生並維持大型草原。

0 阅读:0

朱勤知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