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幹子弟中,誰的下場不太好?

這個曆史有點料 2024-04-11 10:10:07

1931年9月,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段,反誣中國軍隊破壞,並向沈陽北大營進攻。東北軍參謀長榮臻立即致電張學良,請示處置措施。張學良下令不抵抗,東北軍撤至關內、沈陽、長春先後淪陷。日軍占領東北,又把目光投向遠東最大的城市上海。關東軍參謀長岡村甯次電告川島芳子,伺機制造事端,挑起戰爭。

川島芳子原名顯玗,是肅親王善耆的女兒。她出身滿蒙親貴,自幼熟讀《論語》、《孟子》,生活十分惬意。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末代皇帝溥儀下诏退位,顯玗的生活被打破。她的父親參加宗社黨,密謀複辟清朝。顯玗作爲棋子,被送到日本學習軍事,寄宿在川島浪速家中。誰知川島浪速是一個好色的男人,奸汙了顯玗。顯玗性情大變,拍了一張少女訣別照,剪了一個男式分頭,與女性身份徹底決裂。她酷愛騎馬、射擊,乖張的性格得到日軍賞識。1931年,顯玗改名川島芳子,正式加入特高科。

特高科是日軍情報機關,主要從事對華諜報工作。川島芳子乘火車抵達上海,與一名叫田中隆吉的特務取得聯系。田中隆吉交給她2萬日元,並唆使2名日本僧人闖入公共租界,伺機制造事端。日本僧人依計行事,闖入位于公共租界的三友實業,觀看義勇軍訓練,並投擲石塊挑釁,雙方隨即爆發沖突。混戰中,川島芳子雇傭的打手闖入人群,打死一人,打傷數人,並縱火燒毀三友實業。事後,日軍以此爲借口,大舉進犯上海。

上海守軍在蔡廷锴的指揮下奮起反擊,雙方在吳淞口、八仙橋激戰。日軍裝備精良,擁有坦克、步兵戰車等重武器。但是,國民革命軍並未退卻,多次擊退日軍。日軍見形勢于己不利,派川島芳子打探蔣介石的態度。川島芳子趕赴南京,與吳鐵城建立聯系。吳鐵城是高幹子弟,爲人貪財好色,川島芳子投其所好,贈送銀元、別墅。吳鐵城果然中計,向她吐露心聲。蔣介石的重心在江西圍剿紅軍,對日本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川島芳子如獲至寶,隨即向岡村甯次傳遞情報。

岡村甯次得知蔣介石態度暧昧,加大進攻力度,蔡廷锴逐漸不支,向蔣介石求援。蔣介石置之不理,委派何應欽處理善後事宜。何應欽畏敵如虎,與日方簽訂《淞滬停戰協定》,將蔡廷锴調離上海。日方取得勝利,川島芳子功不可沒,岡村甯次將其提升爲關東軍高級參謀,並把她調到東北,專門對付抗日聯軍。1932年底,川島芳子抵達新京,觐見僞滿洲國皇帝溥儀。談話間,川島芳子想出一條毒計,將大米列爲管制物資,全部送給日軍,企圖切斷抗日聯軍的後勤補給。

溥儀對川島芳子的提議感到十分震驚,自古以來沒有一個皇帝禁止百姓吃大米,擔心此舉影響自己的聲譽。川島芳子看出他的顧慮,謊稱這是關東軍司令本莊繁的意見。溥儀雖然無奈,最終批准了川島芳子的計劃。抗日聯軍失去後勤補給,只得靠高粱、玉米度日。東北的天氣異常寒冷,冬天物資補給困難,叛逃者逐日增加。川島芳子將叛徒編入皇協軍,圍剿抗日聯軍,楊靖宇、趙尚志等將領均死在叛徒手中。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川島芳子爲虎作伥,最終迎來淒慘下場。1945年,日軍戰敗投降,川島芳子押往北平受審。經過兩年審理,川島芳子被判處死刑,結束了罪惡的一生。川島芳子是高幹子弟,有遠大的前程。但是,她認賊作父,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由此可見,高幹子弟中,誰的下場不太好?毫無疑問是川島芳子。

0 阅读: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