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媽時代到來!房價一路飛漲,普通人在澳洲已難以邁入房市

土澳的生活 2024-04-25 23:07:06

過去兩年內,普通購房者的購買力減少了近三分之一,但澳大利亞各地的房地産價格卻在繼續上漲,這違背了經濟邏輯。這一悖論凸顯了房産價值與與收入挂鈎的借貸能力之間日益加劇的鴻溝。

據澳媒4月25日數據顯示,墨爾本的房價出現了小幅下跌,而悉尼和其他主要城市的房價則呈上升趨勢,達爾文除外。根據Domain的統計數據,現在每個州的房價都高于一年前的水平。

高漲的房價已經使普通收入者不得不被迫退居幕後,他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包括爲首付款攢錢的難題,加劇了高昂租金的負擔。

因此,許多人發現自己只能接受更小或更遠的房屋,因爲曾經能夠負擔得起的平均房屋現在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經濟能力。

CoreLogic的研究強調了中位數住房價值與收入挂鈎的貸款能力之間的巨大差距,現在已經超過77.2萬澳元(約365萬元),而擁有20%的首付款的中位數收入家庭只能負擔不到50.3萬澳元(約236萬元)的住房。

這種由于利率上漲而導致的負擔能力的顯著下降,凸顯了房價與與收入挂鈎的借貸能力之間的脫節。

CoreLogic的研究主管Eliza Owen強調了房價與收入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強調了通過更高的首付款或資産銷售等額外資金在彌合這一差距中的關鍵作用。她指出,不平等的資源獲取方式加劇了住房負擔能力的危機。

“如果你是通過賣掉一處房産來購買另一處的話,那麽你跟上市場的機會就大得多,或者如果你有‘爸媽銀行’,即父母能夠幫助你提供更多的資金用于購房,情況也會不一樣。”

Domain的研究和經濟學首席Nicola Powell博士將當前價格上漲現象與2000年代類似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她強調了人口增長與住房供應不足相交彙,推動了價格的不斷上升。

最近購房者的湧入,配有資金、現金儲備或家庭援助進一步扭曲了市場動態。這種現象,加上高昂的租金和建造新房屋的費用,將需求轉向了現有住房市場。

Jarden的首席經濟學家Carlos Cacho強調了借貸能力與房價之間傳統相關性的崩潰,將其歸因于更高收入和更富裕購房者的湧入。隨著跨代財富轉移的激增,購房者的人口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低首付款購房者數量顯著下降。

“普通家庭不再能夠負擔得起普通的房子,所以你看到的是,現在能買房的人的收入和財富水平都偏高。”

他稱,現在CBA的房貸借款人中,幾乎有三分之一的總收入超過20萬澳元,支付高額首付的買家增加,低首付者在減少。Cacho說道,“這很大程度上是代際財富轉移。”

正當房地産市場在房價飙升與負擔力下降之間掙紮時,其未來軌迹仍然不確定。無論是由替代融資來源維系,還是面臨借貸能力受限的現實,市場都處于一個十字路口,擺在韌性與脆弱之間。

0 阅读:40

土澳的生活

簡介:講一講在海外的人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