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音樂療法有用嗎?該怎麽做?

我是小醫生 2024-03-27 12:51:15
糖尿病患者的音樂療法有用嗎?該怎麽做?

音樂療法是指運用音樂藝術來調節患者的心神,調動機體的潛力來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音樂療法是通過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來治療疾病的。

一方面,音樂的頻率、節奏和有規律的聲波振動影響人的腦電波、心率、呼吸節奏等生理上的反應,促使人體分泌一種有利于身體健康的活性物質,可以調節體內血管的舒縮和神經傳導;另一方面,音樂能改善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的感情,振奮人們的精神,消除緊張、焦慮、憂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狀態。

糖尿病的音樂治療必須根據不同的年齡、病情、情緒有所選擇。

當病人本人感到疲勞時,聽一些節奏鮮明、情緒奔放的幻想曲,能幫助大腦得到休息,還能使大腦迅速恢複清新的感覺。

對糖尿病厭食者,就餐時可以播放一些形式簡潔、細膩動聽的進興曲,這樣既能使病人心平氣和的進食,又能增進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消化。

當糖尿病患者精神不振或悶悶不樂時,不妨試聽一些速度較快、富有生氣的诙諧曲或節奏活潑、旋律流暢的圓舞曲,它能幫助患者從壓抑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當糖尿病患者未老先衰,感歎歲月不饒人時,若能多聽一些格調高雅、充滿浪漫色彩的樂曲,或旋律優美的船歌,可以使人感到心神爽朗,促進血脈暢通,洋溢青春活力。

音樂在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意義,結合心理教育,使醫患之間增強了交流,最終改變了人的認知,提高治療依從性。音樂處方的選擇對臨床治療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中國傳統音樂分爲宮、商、角、徵、羽五種民族調式音樂,有所謂“宮動脾、商動肺、角動肝、徵動心、羽動腎”之說。其特性與五髒相對應,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的情緒和五髒五行的關系。

音樂輔助糖尿病的治療會産生心理與生理的雙重作用,配合綜合治療,將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個體的年齡、文化背景、音樂修養、興趣不一,音樂治療的效果有所差異。音樂,它將以新的面貌帶給人類身心的修養和治療,起到特有的音樂人際社會作用,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探索應用。

(創作不易,如果喜歡,請關注,謝謝支持;如果不喜歡,請評論,慢慢改進。盡量每日更新,在此給各位叩首拜謝!您的態度就是我的動力!)

0 阅读:2

我是小醫生

簡介:各種醫療健康知識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