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談新能源汽車(一)新能源汽車將超越房地産成經濟第一大支柱?別太樂觀了

譚浩俊 2024-05-02 19:54:47

一個讓很多人熱血沸騰、欣喜若狂的數據誕生了。

按照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2024年4月份前半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超過了50%,燃油車的份額已經不到一半了。

緊跟這則數據的是,2023年中國的汽車總産值已經達到了11萬億人民幣,占全國GDP的比重接近10%,首次超過房地産,成爲了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于是,新的推論出現,那就是新能源將成爲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

從邏輯推理的角度來說,確實如此。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並最終全面替代燃油汽車;全部汽車的産值高于房地産,而房地産是第一經濟支柱,新能源汽車自然而然就成爲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了。那麽,事實是否如此呢?新能源汽車真的會成爲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嗎?如果新能源汽車成爲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會不會出現的新的矛盾和問題呢?又會出現怎樣的矛盾和問題呢?

實際上,當房地産成爲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時,很多人也是欣喜若狂,特別是理論界的某些專家、學者,給予了房地産無盡的贊美和歌頌,認爲中國經濟終于找到了“真主”,甚至認爲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房地産都可以成爲中國經濟的最重要拉動力,成爲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即便面對房價過快上漲,廣大居民怨聲載道,專家、學者們仍然大唱贊歌,地方政府更是抓住了房地産市場快速發展的稻草,瘋狂從土地上獲取收益,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結果,也就十多年時間,矛盾開始越積越多,風險也越積越大,直至目前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較大沖擊和影響。困擾房地産開發企業的債務風險,更是成爲金融的最大風險點。

那麽,房地産爲什麽會出現今天這樣的現象呢?原因也很簡單,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以及銀行,看到的都是房地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正面作用,而沒有分析房地産市場過度發展可能帶來的危害。房價過高使居民的家庭負債大幅上升,並影響到了其他方面的消費,更影響了廣大居民的消費信心和消費預期,導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下降;房企負債過多,讓房地産市場風險頻發,爛尾、跑路等現象頻出;政府發展實體經濟的內在動力大大下降,短期行爲、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問題日益嚴重,實體經濟受到嚴重沖擊,等等。最終的結果就是,無論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還是抵禦美國等西方國家打壓,能力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付出的代價也更大。

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或許不會出現房地産行業那樣的嚴重矛盾和問題,但是,風險依然不小。特別是重複投資、重複建設的問題,有可能成爲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容易發生風險的方面。因爲,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初期的較高利潤,會讓投資者不顧風險地沖進賽道,繼續出現過度投資、過度生産現象,特別是低水平、低效率、低能力的投資,會讓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良莠難分、濫竽充數現象,給真正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構成極大威脅,並出現産能過剩現象。一旦真的出現産能過剩,行業競爭就會不斷加劇,就會大打價格戰,那麽,就會使所有汽車企業的利益都難以保證,浪費現象也會不斷加劇。

更重要的,一旦進入到大打價格戰的地步,行業發展也就會出現混亂,就像今天的房地産一樣,風險爆發,能夠維持下去的企業很少。這不是不會出現,而是一定會出現,且風險可能不比現在的房地産行業小。

實際上,單從經濟角度來看,雖然新能源汽車的帶動力也很強,經濟增加值、就業、收入、稅收等貢獻都不小,但是,與房地産對經濟的拉動來說,可能還是要差一點。因爲,圍繞房地産的産業門類很多,一旦房地産業穩定發展,很多行業都能穩定發展。而住房對于廣大居民來說,自然比汽車更重要。住房是集保障與改善功能于一體的産品,汽車則主要是改善,功能的作用不一樣。新能源汽車要想成爲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不能單純從産品、營業收入等方面來看,還要看對經濟的拉動力、居民生活的影響力。更何況,新能源汽車自身發展還面臨許多矛盾和問題呢,如安全、充電、換電池成本、舊電池回收等。對新能源汽車的作用,不能盲目高估,而要理性看待。不需要先去討論哪個産業是第一經濟支柱的問題,而應當更多考慮如何才能健康平穩發展的問題。

0 阅读:12

譚浩俊

簡介:著名財經評論員,媒體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