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小學英語教材大變樣,竟然變成這樣!還是早做打算爲好!

馬叔喜歡讀英文 2024-04-25 21:45:09

相信很多家長朋友最近都有看到過類似的信息,說是今年我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將經曆一次重大的變革。改革的直接原因是2022年發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對英語課程提出了新要求。

新課標強調了英語學習的實用性、思維品質的培養以及文化元素的融入,所以促使現有的教材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新的教學目標。那具體做了哪些調整?我們家長和孩子的應對策略又應該是怎麽樣的呢?

因爲其中細節很多,很多家長可能看不太明白。

我就直接給大家總結一下,讓大家能夠更直觀的了解到最新的變化內容。

一、教材改革的五大方向

1. 重視詞彙積累

新版教材將詞彙量要求提高,從原來的1500詞增加到2000詞,甚至鼓勵學生掌握3000至4000詞彙,以適應更高級別的學習需求。

2. 輕語法,重應用

高考全國卷取消了單純考語法的選擇題,轉而通過大閱讀、長完型和寫作來考察學生的語法掌握情況,強調了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3. 強化口語訓練

新教材強調語篇和主題式教學,要求每周課外視聽活動不少于30分鍾,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

4. 提升閱讀技巧

新課標明確了各種閱讀技巧和策略,強調主題式閱讀,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量上有顯著提升。

5. 寫作能力多樣化

寫作部分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應用文,而是增加了交際談話、描述經曆及事件特征、表達個人觀點等內容,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二、教材內容的具體變化

1. 新教材將減少對語法規則的死記硬背,更多地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

2. 教材內容將更加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和認識世界,並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 教材將融入更多的中國元素,如“六尺巷”的故事和皮影戲的介紹,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

4. 自然拼讀將在新教材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學習英語。

5. 非虛構內容的增加,如曆史、社會與文化、科學與技術等主題,將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三、家長和學生的應對策略

面對教材的改革,我們家長和學生需要做好哪些准備?我在這裏給大家總結幾條方法,只要照著去做,英語學習絕對沒問題!

1. 選擇原汁原味、真實地道的原版分級讀物,養成課外閱讀習慣、保證足夠的輸入量,盡量保證主題豐富、體裁多樣,堅持虛構與非虛構相結合的原則

2. 一定要多聽多讀,可以去跟讀模仿與複述故事,

3. 自然拼讀千萬要重視起來,多感知、多練習,打好語音基礎。

4. 家長可以在家中爲孩子創造一個英語聽說的環境,如播放英語兒歌、動畫片、原版故事音頻,或者與孩子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

最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自己的看法。

「在看」+「轉發」願你我都能做更優秀的父母,遇見世間的美好。♥

4 阅读:5670
评论列表
  • 2024-04-26 11:51

    直接用英國人的教材就好了,反正最正宗!

    建國 回覆:
    小心,裏面有被同化內容。
  • 2024-04-26 23:08

    直接取消英語!漢語都學不好學什麽英語!

  • 2024-04-26 09:21

    越來越難了

  • 丹子 29
    2024-04-26 13:23

    不會語法,光有技巧有用嗎?

    瓜娃子 回覆:
    爲了讓大家學不懂,然後花錢去補課
    沙如雪 回覆:
    那大部分人以後還經常不用英語呢
  • 2024-04-26 22:12

    說來說去,改來改去,都是浪費時間,全民學英語(外語)毫無意義,這種問題就是白癡問題!縱觀全球有那個國家像中國重視于熱衷外語?

    歐尐歐 回覆:
    你不說全世界大部分人都講英語。所以沒有辦法
  • 怎麽改無所謂,只要不夾帶私貨就行!

  • 2024-04-26 23:20

    以爲什麽至高無尚的了。

  • 2024-04-26 08:50

    辮子是什麽鬼

  • 2024-04-27 00:18

    英語,有100萬單詞,所以,全都,認不全字。

  • 2024-04-27 06:09

    感覺記得英語詞彙比漢字還多,首先把漢語學好。

  • 2024-04-27 07:44

    雞肋

  • 2024-04-27 09:27

    小學初中學會日常情景用語就行了

  • 2024-04-27 08:39

    老外來考試也得不了幾分

  • 2024-04-27 08:12

    爲了大家都學不好,都去補課

  • 2024-04-27 02:14

    英語是拿來用的需要用到就學,全民學就變味了別最後四不像

  • 2024-04-27 00:29

    基于華夏文明深厚底蘊所孕育出的紀元曆法、度量衡制度、文字藝術、語言哲學、美學理念以及獨特的思維模式,我們完全可以構建一套獨立且完備的科技標准體系,並以博大精深的漢字系統爲核心,進行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全然無需依賴西方文明體系及其語言載體——英語。

  • 2024-04-27 08:00

    爲什麽要用清朝的造型?

馬叔喜歡讀英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