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開國上將要複出工作,沒有軍區願意接納,周總理找韓先楚幫忙

追夢的年 2024-03-24 23:22:01

1955年,新中國首次實行了軍銜制,並且對軍區進行了改革,爲避免地方權力過于集中,原先的六大軍區改成了十二大軍區。

當初的大軍區司令員基本都是元帥,這次變動後就以上將爲主了。

像繼承東北軍區主體的沈陽軍區司令員是鄧華、繼承華東軍區主體的南京軍區司令員是許世友、繼承中南軍區主體的廣州軍區司令員是黃永勝等等。

還有一位上將韓先楚很特殊,55年他沒在大軍區工作,但後來福州軍區增設爲大軍區不久,他調了過去擔任司令員,一當就是16年。

這個時長,在運動頻繁的階段非常少見。並且韓先楚有一點難能可貴,他敢冒著風險去幫助一些老戰友,有三位上將都是在他的配合下恢複工作!

其中跟韓先楚糾葛最深的是陳再道,這位說起來陳再道還曾是韓先楚的老領導,兩人都在紅四方面軍中戰鬥過,不過陳當上軍長時,韓還只是營長,資曆差了很遠。

1955年,陳再道出任武漢軍區司令員,他擔任大軍區正職也有12年時間,奈何在1967年出現“百萬雄師”事件,陳再道就遭到撤職,不久被下放至江西的一個農場勞動。

當時江西軍區隸屬福州軍區,韓先楚“利用職權”,指示農場盡量照顧陳再道的生活。考慮到陳上將已年近6旬,不要安排太重的勞動活了。

韓先楚來打招呼,農村領導當然不敢不聽,陳再道的日子也就好過了很多。

九一三那架飛機的失事,在全軍上下都引起巨大轟動,很多將領“落馬”、職位出現空缺,中央隨即“解放”了一批老幹部。

當時陳再道就屬于被“解放”之列,只是對他工作的安排卻成大問題。大軍區一級的正職都有人了,只好先讓他當當副手。

最開始周總理跟總政的田維新商量後,想讓陳再道回武漢軍區當副司令員。但武漢軍區那邊回複已經沒有空缺職位,不想接收陳再道。

沒位置只是推托之詞,武漢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都是陳再道的老部下,他們擔心陳再道回來工作會不好開展,到時怎麽下命令都不合適。

武漢軍區原先那麽多陳再道的老部下都如此,別的軍區就更難接受他了。周總理思考過後,決定去找韓先楚。

韓先楚沒有任何猶豫,爽快地答應了下來。不過陳再道有一點很特殊,“百萬雄師”涉及到了毛主席,重新出來工作需主席點頭同意。

借著一次進京彙報工作的機會,韓先楚適時說陳再道還想爲黨再做些貢獻。主席想了想回道:好嘛,那就做你的副司令員。

1972年,中央正式任命陳再道爲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後來陳再道還擔任過中央軍委顧問、鐵道兵司令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這些職務,源頭就是韓先楚伸出的援手啊。

還有一位王建安上將也屬于韓先楚的老上級,同樣是在紅四方面軍中,王已當上軍政委,韓才是營長。

不過王建安仕途要比陳再道更爲坎坷,他因爲54年不肯批饒,被華東軍區下了結論:“驕傲自滿、功臣自居、拒絕自我批評與對抗軍區黨委領導的嚴重錯誤”。

這個定性對王建安影響很大,導致他56年才補授爲上將,後來也沒像別的上將那樣在總部承擔重要崗位或在大軍區擔任正職,即便換了沈陽、濟南兩個軍區都是副司令員。

在濟南軍區副司令員一職上,他還因所謂的“搞修正主義”被打倒了。

本身存在著很多“問題”,工作就不好安排,田維新找了幾個大軍區,對方都不願意接受,韓先楚最開始也沒有答應。田維新只好將情況上報給周總理,幾天後,韓先楚進京。

田維新一見到韓先楚就打招呼:老韓,這次是總理找你談了,你總不能不給面子了吧?

韓先楚直搖頭:見了總理,我也還是有困難啊。王建安是我的老上級,我那裏老同志多了,也不好工作啊。

雖然他這麽說,但周總理親自相勸後,韓先楚還是答應了下來。就這樣,福州軍區多了個副司令員、再添一位上將。

最後一位李志民上將情況就特殊一些,他是紅一方面軍的幹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長期在晉察冀/華北戰鬥,與韓先楚基本沒有交集。

李志民曾經擔任過中國人民志願軍政委,從朝鮮回國後就主要負責軍事院校建設,只是在大運動時期也受過沖擊,被下放勞動數年。

他要去福州軍區,韓先楚一開始也不支持,他找到周總理說:李志民以前是搞政治工作的,回來後又管軍校,他沒管過軍區啊!而且他7年沒回部隊了,我覺得此事不妥。

總理看出韓先楚並非排斥李志民,純粹是基于工作方面的擔心,就拍著胸脯說:“李志民絕對能幹得好,我打這個包票。”

福州軍區原先的政委周赤萍因爲涉及到九一三被撤職,職務剛好空缺了出來,李志民就過去接替。

李上將的工作能力非常強,到任後迅速理清並解決原先遺留的問題,韓先楚對此也是心服口服,找到他道歉:我之前對你當福建軍區政委有些意見,現在看來是我錯了。

這些小事情,李志民也沒有在意,笑著對韓先楚表示:我都理解,如果換做是我也會不放心。說完兩雙手就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其實周總理每次遇到事情都會想到韓先楚,這已說明了一點——韓先楚的人品值得信任,在別人避之不及的情況下,他最終願意接納有“問題”的人,此膽魄和心胸確實難得。

不僅在福州軍區,1973年八大軍區對調後,成爲蘭州軍區司令員的韓先楚同樣頂住壓力做了一件事——不讓軍區內部批鄧公。

1976年鄧公再度受沖擊,很多地方都掀起對他的批判。由于他擔任過軍委副主席,不少軍區也參與表態,蘭州軍區卻顯得“格格不入”。

在一次黨委會上,有人說軍區內的批鄧工作過于緩慢,跟不上全國形勢,應加大力度。

韓先楚直接反駁:批什麽?哪個是反革命?他被開除黨籍了嗎?如果沒有,那怎麽可能是反革命?我沒見過保留黨籍的反革命。

隨後韓先楚還提出一項指示,軍區內已貼上去的大字報,要限期清理掉。這道命令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也令衆人佩服不已。

戰場上能打、私德上無虧,韓先楚將軍確實值得敬佩!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