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神的榮耀│1159

青禾談曆史 2024-04-13 03:05:21
然而,就在李靖剛剛辭職沒幾天,634年十一月,吐谷渾大舉進犯涼州。 之前吐谷渾就多次侵擾大唐邊境州郡,只不過一般規模不大,大唐君臣也沒太在意,多是申斥幾句了事。 不過,隨著吐谷渾不斷侵擾,634年六月,被激怒的唐太宗,也曾經派左骁衛大將軍段志玄率軍攻擊吐谷渾。但是,吐谷渾所處之地,草原、沙漠、山林混雜,地域遼闊,道路難行,吐谷渾這個民族又沒有修築城池的習慣,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因而,唐朝大軍一到,吐谷渾可汗伏允見唐軍勢大,幹脆的率領整個部族百姓,遠遁離開。唐軍隨後一番追趕,沒什麽成果,勉強算是得勝而回。可是,沒等唐軍返回到關中地區,伏允已經帶著吐谷渾百姓又返回原居住地,該放牧放牧,該繼續侵擾大唐繼續侵擾。 對此,唐太宗也有些頭疼。 這次吐谷渾再度侵犯涼州,徹底激怒李世民,准備派大軍痛擊吐谷渾,將之徹底打服。 可是這仗並不好打,稍不留神就又會打成段志玄那樣。派誰爲主帥呢?思來想去,李世民還是感覺,別的將領雖然也不錯,但終究李靖更勝一籌。可如果讓李靖挂帥,李世民又擔心其年老力衰,腿腳有病,不能勝任。 別看李靖平日一副唯唯諾諾謹言慎行的做派,關鍵時刻,毫不猶豫,主動請命。李世民非常高興,任命李靖爲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三軍主將,節度各軍,又任命兵部尚書侯君集爲積石道行軍總管、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爲鄯善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大亮爲且末道行軍總管、岷州都督李道彥爲赤水道行軍總管、利州刺史高甑生爲鹽澤道行軍總管,同時命令突厥、契苾等部族出兵協助唐軍,共同攻打吐谷渾。 635年四月,唐軍和吐谷渾兵馬交鋒。李道宗先是在庫山地區,小勝一場。吐谷渾可汗伏允見這次唐軍來勢更加凶悍,故技重施,放起一把大火燒毀大片草原,讓唐軍得不到戰馬的草料,然後帶著部族的將士百姓,熟門熟路的逃入沙漠。 眼見前面是茫茫大漠,自己一方人困馬乏,戰馬草料又不足,很多將士有了畏難情緒,建議主帥退軍。大將侯君集堅決反對退兵,認爲那樣是功虧一篑,建議乘勝追擊。李靖和侯君集想法相同,當即兵分兩路,自己率薛萬均、李大亮等人走北道,讓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率大軍走南道,約期彙合。 不久,李靖所部先鋒薛孤兒在曼頭山,大敗吐谷渾人馬並繳獲大量牲畜,正好補充唐軍已經不太充足的軍糧。隨即,李靖所部在牛心堆再次擊敗吐谷渾大軍。 吐谷渾人馬在前面逃跑,唐軍在後面追擊。在赤水源頭處,唐軍再次追上吐谷渾大軍。 遊牧民族基本上全民皆兵,彪悍敢戰,見唐軍苦追不舍,也拼命死戰。唐將薛萬均、薛萬徹兄弟二人率輕騎沖殺在前,不料被吐谷渾兵馬包圍,二人皆受傷落馬,只能徒步厮殺,二人身邊的騎兵也死傷慘重。危急時刻,契苾何力率數百兵馬殺到,一番力戰,救出薛氏兄弟,擊敗敵軍。 隨後,吐谷渾兵馬繼續敗逃,唐軍繼續追趕。李大亮所部在蜀渾山擊敗吐谷渾所部,生擒二十多名首領,執失思力又在居茹川擊敗吐谷渾所部,薛氏兄弟也在赤海擊敗吐谷渾天柱王所部。 就這樣一個逃一個追,李靖率唐軍過積石山河源,一直到達且末,橫貫吐谷渾領土,直抵其西部邊境之地。 這時,唐軍得知消息,伏允率殘部正在突倫川,准備逃往于阗避難。李靖派執失思力率領一千多兵馬,殺奔突倫川,派薛萬均隨後接應。一番艱苦跋涉,唐軍追上並擊敗伏允本部,殺掉伏允身邊最精銳的數千兵馬,繳獲二十多萬頭牛羊牲畜。伏允孤身逃走。 李靖一路連戰告捷的時候,侯君集、李道宗一路也克服重重艱險,行軍二千多裏,在烏海擊敗吐谷渾兵馬,隨後穿越星宿川,在柏海,與李靖所部大軍會師。 至此,唐軍基本上算消滅了吐谷渾的主力人馬,粗略的占據了吐谷渾大部疆域。當然,同北方的大草原一樣,這裏,同樣不太適合農耕民族居住,因而,大唐朝廷很難有效治理這裏,最好能扶立一個親唐的吐谷渾首領,代替大唐官吏,治理吐谷渾。 就在這時,伏允的嫡長子慕容順,不滿父親立別的兒子爲太子的行爲,趁機發動兵變,殺掉天柱王,自稱首領,舉國向大唐請降。 吐谷渾的建立者名爲慕容吐谷渾,是慕容鮮卑的一個分支,因而吐谷渾首領都姓慕容。 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尋找治理吐谷渾的合適人選,見慕容順主動送上門來,順勢接納,加封其爲西平郡王、趉(jué)故呂烏甘豆可汗。同時,李世民考慮到慕容順威望不足,擔心他不能降服吐谷渾民衆,還特意讓李大亮率領數千精銳唐軍,爲其後援。 而那位吐谷渾原可汗伏允,在逃亡路上,身邊親信逐漸散盡,最後被僅剩的部下殺死。 至此,唐軍完成戰略目標,消滅了吐谷渾精銳,迫使其徹底臣服。 不過,事後論功行賞時,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先是薛萬鈞爲了爭功,诋毀契苾何力,氣得契苾何力拔刀而起,差點和薛萬均拼命。李世民查明原委後,爲了避免胡漢將領分化,並沒有處罰薛萬均,不過卻重賞了契苾何力,任命契苾何力爲玄武門宿衛將領,又將宗室女子臨洮縣主嫁給契苾何力爲妻。 更嚴重的是,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因爲延誤軍期,遭到主帥李靖的斥責和彈劾,懷恨在心,誣告李靖謀反。雖然李世民迅速派人查清原委,高甑生也因爲誣陷罪被流放邊遠地區,但本來就對李靖已經有了忌憚之心的李世民,對于李靖更加忌憚。畢竟李靖又滅一國,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啊。 爲了減弱君王的猜忌,之後的李靖,閉門謝客,除了妻子兒女之外,包括親戚,都不隨意見面,和朝中所有大臣及自己麾下舊將,更是基本上不再有任何私下的來往和聯系。 李靖的做法也讓李世民放下了心,君臣二人之間的裂痕並沒有繼續加深,一直相處的不錯。雖然之後的李靖,再沒有了領軍征戰沙場的機會,但至少得了善終,死後也備極哀榮。649年,李靖病勢垂危,此時的李世民也已經到了暮年,拖著沉重的病體前去探望李靖,拉著李靖的手,涕淚俱下。這年五月,李靖病逝,享年七十九歲。 李靖一生,著有《六軍鏡》、《衛公兵法》等多部兵書,可惜,多已失傳。流傳下來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一書,記錄了唐太宗和李靖關于軍事問題的問答,分析透徹,論述精妙,對後世影響頗大,宋代被列爲“武經七書”之一。不過,史學界一直認爲此書爲後人假托李靖之名所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