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人活得通透,堅持與東方合作,正在取代德國在歐洲的地位

軍情作家陳曦 2024-04-09 14:57:17

俄烏沖突爆發之後,歐洲和俄羅斯徹底鬧掰,雙方之間的合作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乎完全切斷。

然而,歐洲切斷與俄羅斯的經濟、金融、能源等各方面的合作之後,真正受到傷害的反而不是俄羅斯,而是歐洲國家自己。

歐洲深陷能源危機無法自拔,依賴美國,只能購買高價能源,並且美國在逐漸占領歐洲天然氣市場之後仍不滿意,還在想著拉高能源出口價格。

依賴自己吧,又沒有那麽能力,一直在推動綠色經濟,卻始終沒有什麽起色。

這嚴重損害了歐洲各國的競爭力。

不過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會爲了美國放棄自身利益,土耳其就是看得很透,沒有在俄烏沖突中爲難自己,反而利用這樣一個機會,增強了土耳其的影響力。

(“土耳其溪”能源管道)

土耳其人活得通透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土耳其經濟觀察家穆斯塔法·雷傑普·埃爾欽表示,考慮到土耳其的長期利益,與俄羅斯的能源夥伴關系不能成爲制裁的犧牲品。

埃爾欽強調,盡管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正在提高,但目前的經濟結構仍基于碳資源。這表明,土耳其不應該因爲制裁而放棄其成爲能源中心的願景。

正如埃爾欽所說,現在土耳其的目標是成爲能源中心。

至于如何做到這一點,很簡單,就是堅持與俄羅斯進行能源方面的合作,並不斷擴大合作。

(“土耳其溪”能源管道)

土耳其正在取代德國

土耳其並不是一個能源大國,它能夠獲得大量能源,非常依賴與俄羅斯的合作。

這種依賴對土耳其來說沒有壞處,因爲大量進口俄羅斯能源不僅可以滿足土耳其自身需求,還可以出口賺錢。

土耳其本來就和俄羅斯建立了深厚的能源合作,兩國之間也建立了各種管道,能夠讓俄羅斯的能源通過管道運輸進入土耳其。

這種合作模式與俄羅斯和歐洲的合作一模一樣。

但是俄烏沖突爆發之後,俄歐之間的很多管道都癱瘓了不是零部件維修問題,就是管道遭到直接破壞。

但土耳其作爲北約國家卻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還從俄羅斯獲得了更多的能源,並與俄羅斯合作打造能源樞紐,通過土耳其把俄羅斯的能源再次賣到歐洲。

本來德國在與俄羅斯進行了深入合作之後,成爲了歐洲的能源樞紐,結果一場戰爭還沒打完,就要被土耳其取而代之了。

(俄歐能源管道)

歐洲成了冤大頭

實際上,不只是土耳其在當俄羅斯能源的“二道販子”,印度也一直在這麽搞。

印度本身不怎麽進口俄羅斯石油,但是在俄烏沖突之後,印度成爲俄羅斯石油的頭部買家,買回去之後簡單加工一下,扭臉就高價賣到歐洲。

印度和土耳其做的本質上是同一種生意。

不過土耳其這邊的優勢更大,它與歐洲相鄰,同時也是北約成員,而且通過管道運輸的能源成本會更低,合作也更加穩固。

不管是印度還是土耳其,亦或其他采取類似做法的國家,都獲得了不小的利益,也都值得歐洲好好學學。

如果歐洲能夠完全擺脫俄羅斯的能源,付出一定的代價,勉強能說得過去,但繞了一圈還要花更多的錢購買俄羅斯能源,這種操作就太缺心眼了。

2 阅读:611

軍情作家陳曦

簡介:深圳衛視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