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安陵容的敏感脆弱,是來源陶昕然窒息式家庭的愛,媽媽的嚴苛成就了現在的她。

鮮花電影 2024-04-18 10:29:38

《甄嬛傳》中的安陵容無疑是,陶昕然演藝生涯中的一個亮點,至今都被人拿來對比。

近日,陶昕然帶著媽媽,參加了一檔真人秀節目《是女兒是媽媽》。

節目中陶昕然回憶,童年時媽媽的嚴厲,既感謝又埋怨。

正是因爲從小到大的嚴于律己,所以才成就了現在的陶昕然。

才能把安陵容,這個複雜而立體,掙紮和痛苦角色演好,至今無法超越。

有很多人問她:你覺得能超越安陵容嗎?她反問:市場能超越《甄嬛傳》嗎?

我超越不了安陵容,但我一直在超越陶昕然。

從她的回答中不難看出,陶昕然的個性是聰明果斷的。

更有網友表示,如果安陵容有陶昕然的個性,也不至于落的如此下場。

其實性格是成長環境決定的,安陵容母親一味付出不得寵忍讓,那種環境下長大的安陵容不可能有這種性格。

陶昕然在節目中說,因爲媽媽是教師,所以從小對她特別嚴厲。

上學哪怕考到98分回到家,也沒有表揚,而是質問那2分是怎麽丟的。

接下來一頓暴揍,從小的嚴苛,打壓式教育,讓陶昕然的性格敏感又堅強。

如今40歲的陶昕然,聊起童年的經曆,還是會淚流滿面,形容自己,更是在魔鬼式的訓練下長大的。

網友說無論年紀多大,忘不了的人都會潸然淚下。

還有網友說:壓抑的童年一輩子都釋懷不了。

由于媽媽的嚴厲,同學都不敢找她玩,平常基本都是學習狀態,沒有自由時間。

然而媽媽的態度則是,作爲老師的孩子,你就應該再班上名列前茅,必須要成績優異,只有這樣,作爲教師的媽媽才會感到榮耀,臉上才有光。

有過相同經曆的網友:

其實媽媽的這段話,讓很多人都想起自己的媽媽。

雖然,都是在媽媽的愛意下長大,爲了使將來的自己更優秀。

但這樣的童年不快樂,承載了太多父母的夙願,負重前行。

爲此,陶昕然媽媽遭到網友批評:

她媽媽不會還認爲,陶昕然現在的成就,是來源于小時候對她的嚴苛吧!

我討厭這種打壓式教育,可是20歲的我還在經曆。

這個媽媽依然不認爲自己有錯。

天呐!她都這麽大年紀了,說起小時候發生的事還是忍不住會哭…父母能不能反省一下啊!

幽默的網友表示:世代創傷在我這裏終止!

很多網友同情她童年的遭遇,怪不得安陵容敏感脆弱演繹的如此細膩。

陶昕然還是太孝順了,要是我早就發瘋了。

陶昕然帶著女兒去超市選禮物,一旁的媽媽一直催促孫女快點選。

陶昕然則耐心的等女兒,鼓勵女兒不要著急,讓媽媽不要幹預女兒選禮物。

然而在事後的采訪,陶昕然媽媽也沒認識到自己的不對。

她認爲孩子成長環境如果太順,什麽事情都滿足她,就會沒有抗挫折能力。

所以有必要打擊,不能驕傲,哪怕是簡單粗暴的方式,都是爲孩子好。

媽媽想要繼續延用她的方式管教外孫女,陶昕然卻不會讓女兒重蹈覆轍。

有時候,媽媽也是在用自己覺得對的好的方式在愛孩子,只是方式不是我們所喜歡,能接受的。

對此網友說:又要打壓,又要抗壓,不矛盾嗎?

面對網友對媽媽的批評,陶昕然發長文表示:請口下留情,媽媽不易。

節目中展示的不是全貌,我們也需要包容一下他們,畢竟他們也是第一次做媽媽。

她希望通過節目,展現的是母女之間真實的相處模式,而不是刻意制造的沖突和矛盾。

希望通過節目,傳遞的是正面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而不是僅僅爲了節目效果,而去制造戲劇沖突。

其實,母女之間的深遠淵源,真的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

通過陶昕然跟她媽媽的相處模式,能夠啓發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珍視自己與家人之間的關系,去勇敢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同時,也提醒了大家,對于媽媽們,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因爲她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素材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0 阅读:9

鮮花電影

簡介:🎬有趣的電影 | 有料的八卦 | 有味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