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順指著林徽因破口大罵:此般才女,也逃不了婆媳矛盾姑嫂沖突

圍爐煮世界 2024-04-20 08:10:35

1936年一個深夜,梁思成大姐梁思順沖進弟弟弟媳家中,拽起女兒就走。

林徽因站在門口,梁思順指著她鼻子臭罵:“就是你教壞了我的女兒!”

轉過頭,梁思順又對女兒周念慈大吼:“你喜歡找她,幹脆讓她給你出學費得了!”

林徽因氣得眼睛都紅了,卻也只能看著梁思順拉走周念慈,頭也不回地走出總布胡同。

梁思順

在她還未跨入梁家門時,她就已經很不被這個家中的女人待見,從婆婆到大姑。沒想到,婚後的生活,竟也還是一地雞毛。

梁思成的母親李蕙仙,出身官宦之家,嫁與梁啓超後,一心操持家務伺候丈夫,幫襯接濟梁家一大幫親戚,很是賢惠。

不過,在李蕙仙心中,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從一開始,便對林徽因的出身和性格頗有微詞。

當初,梁啓超與林長民關系親厚,有意結爲兒女親家。尤其是梁啓超,對林徽因非常滿意,還未過門,就俨然已把林徽因當成自己的女兒。

李蕙仙卻認爲,林徽因的母親是作爲續弦進入林家的,相當于庶出。李蕙仙自己本是嫡出,在梁家又是正妻,嫡庶尊卑的想法,使得她心裏很是別扭。

再加上林徽因擅于辭令,性格開朗,侃侃而談的樣子很容易一下就壓過了梁思成的風頭,李蕙仙打從心底裏覺得,這樣的女孩不安分,更不可能會像自己對待丈夫那樣對對待兒子。

尤其是當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情感糾葛傳入李蕙仙耳中,徐志摩竟還爲她成了“中國離婚第一人”時,李蕙仙對這未來兒媳的反感,已到了水深火熱的境地。

從來不反對丈夫的李蕙仙破天荒地對梁啓超說:“我不會接受這樣的兒媳,我也活不久了,臨死前只想給兒子物色個讓人放心的姑娘。”(當時李蕙仙患癌)

不久,梁思成又出了車禍,腿部傷得很重。林徽因日日陪伴在側,端茶倒水,有說有笑,沒有丁點大家閨秀的矜持羞澀,把李蕙仙看得心中噴火。

而這時,林徽因的一個舉動,直接引得李蕙仙再也壓抑不住,破口罵了出來。

當時,天氣悶熱,梁思成翻身不便,林徽因拿了毛巾替他擦拭身上,又主動幫他翻身。梁思成倒是挺感動,可這幕被李蕙仙撞見,就全然變了味。

她一把奪過林徽因手中的毛巾,怒喝:“太不檢點了!”

林徽因自小性格要強,又跟著父親在國外生活過,對于李蕙仙這樣的反應,自然覺得很是委屈。

最後,這場鬧劇還是由梁啓超左寬右慰,才暫時平息了雙方的情緒。

不過,李蕙仙對林徽因不認可的態度,早已影響到了女兒梁思順。

梁思順是梁啓超和李蕙仙的大女兒,自小跟著父母在日本生活,比梁思成年長八歲。

雖然梁思順的童年是在日本度過,但梁啓超特別重視對孩子的國學教育,因此,梁思順的國學功底相當深厚。

在梁思成出生前,梁思順一直是家中獨女,就連梁啓超都對她說過:“你是受父母特別的愛。”

弟弟妹妹出生後,梁思順一直幫著母親照顧他們,說話做事很有主見,自然,她的話,也很有分量。

也許是因出身的關系,梁思順和母親李蕙仙一樣,有種特別的自尊,凡事較真,這也爲她日後和林徽因的相處埋下了伏筆。

1914年,21歲的梁思順嫁給父親的學生周希哲。雖已出嫁,但梁思順仍舊全程參與娘家大小事情。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婚事,她也在當中插一杠子,和母親投出了同樣的票。

梁思順直言,不能接受有如此新派作風的弟媳,認爲不倫不類,傷風敗俗。

之後,林徽因與梁思成在美國留學,很多事更給梁思順的反對火上加了把油。

林徽因注重衣著修飾,再加上熱情開朗的性格,雖已名花有主,卻依然惹來許多追求者。

彼時,因爲周希哲任外交大使的緣故,梁思順也常年陪同丈夫在國外生活。梁思順因爲林徽因的行爲,和林徽因正面起了沖突。

梁啓超一方面得緩和李蕙仙對林徽因的成見,另一方面還得寫信勸慰女兒。

李蕙仙患癌去世後,梁思順多次在給父親和弟弟的信中提到,母親至死也沒接受林徽因,自己也不接受,並苦勸梁思成離開林徽因。

梁思成心中五味雜陳,但他認定了林徽因。不過,林徽因和梁思成也會時常爲此怄氣,發生爭吵。

最終,在父親的勸慰下,梁思順還是接受了林徽因,並爲她與梁思成在加拿大總領事館中舉辦了婚禮。

不過,梁思順的接納,只是暫時的。

梁啓超去世後,梁思順舉家返回祖國,此時,梁思成與林徽因也回到國內。距離一近,矛盾再度激化。

梁思順向來以大姐自居,喜歡指手畫腳,林徽因也是要強的性格,兩人常吵得面紅耳赤。

尤其是當林徽因召集文化沙龍後,家中常有各類文藝人士聚集,這更讓梁思順滿心反感。

偏偏梁思順的女兒周念慈很喜歡林徽因,當時周念慈正在燕京大學讀書,總愛往舅舅舅媽家跑,梁思順很是不爽。

不久,周念慈愛上美國青年卞成修,這便有了文章開頭一幕:梁思順深夜沖進弟弟家中,一把拽走女兒,沖林徽因破口大罵。

林徽因氣憤交加,只得給美國好友費慰梅寫信訴苦:

“她全然出于嫉妒,盡說些不三不四的話,還說不喜歡她的女兒染上那種激進的戀愛婚姻觀。”這個有著“激進戀愛婚姻觀的朋友”,指的就是金嶽霖。

原來,梁思順也聽說了金嶽霖與林徽因的绯聞,還知道金嶽霖不意嫁娶,種種傳聞,讓她對林徽因的不滿積累到了頂點。

除了有個針鋒相對的大姑,梁家其他人,也給林徽因添了不少麻煩。

梁思成五妹梁思懿考入燕京大學,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她走在遊行隊伍前列,作爲學生領袖,被軍警用刀鞘毒打。

梁思懿與林徽因向來很談得來,林徽因爲保她安全,給她喬妝打扮後,想盡辦法將梁思懿偷偷送去福建。

沒過多久,梁思成另一個妹妹梁思莊因丈夫去世,又帶著女兒和保姆住到哥嫂家。林徽因又是一番打點。

最多的時候,家裏住了17個親戚,再加上林徽因的母親、弟弟、兩個孩子,一大家子人,把林徽因忙壞了。雖然家中有廚子女傭和車夫,但林徽因本就是個愛操心的熱情人,事無俱細,都安排妥帖。

親戚到來時,她幫著各屋整理行李,讓女傭騰房,讓廚子備飯。好不容易把人都給安頓下來,在床上躺不到四小時,又爬起床趕緊讓廚子准備早餐。

17個親戚人人都有各自起床的點,林徽因得掐著時間安排。

她心中的苦悶,也只有鋪開白紙,書寫在給費慰梅的信中,自我調侃:“下次你來北京,請預定梁氏招待所,老板娘林徽因。”寫罷,附上一幅小畫,畫中17張床鋪,一一排列整齊。

更讓人糟心的是,林徽因還有個不省心的媽,簡直是她的噩夢。

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從來不受林長民待見。心眼狹隘,歇斯底裏,用林徽因對費慰梅說的原話形容就是,“極其無能,愛管閑事,沒有耐性。”

林徽因自小就和母親合不來,卻與林長民妾室程桂林關系要好,和妾室所生的孩子自然也親近。

林長民去世後,林徽因剛回到國內,爲盡女兒的責任,第一件事就是將母親接到身邊與自己同住。何雪媛既想拿家長的派頭,又沒能力做成任何事,母女倆性格上的巨大差異,導致他們之間爭執不斷。

尤其是弟弟林恒的到來,讓林徽因整日猶如身處地獄。

林恒是林長民妾室所生,與林徽因自小親密。1935年,林恒爲報考清華機械系,從福建來到北京,住在林徽因家中。

何雪媛看到女兒竟把小妾生的兒子帶到家裏居住,過去自己被林長民忽視的日子,全在心中泛起。她成天怪林徽因親疏不分,成天找林恒的茬,家裏雞飛狗跳。

林徽因氣極了,在給費慰梅的信中寫道:“我真希望自己死掉,或者根本沒有降生在這樣一個家庭。”

母親,是她一生的枷鎖。

幸而,種種枷鎖,沒有鎖住她的才華,沒有鎖住她的信念。

她生活的總布胡同,充滿了煙火氣,這也爲她提供了多種觀察生活的角度。她觀察那些送米送煤的,觀察那些上門收賬的,觀察那些吵嚷打架的,生活中的瑣碎和哀怨,奔波和算盤,全被她寫入散文《窗子以外》。

寫累了,氣悶了,將筆一擱。轉頭,又熱心著張羅生活。

鄰居家的屋頂破了沒錢修補,她張羅著爲鄰居排憂解難;戰火紛飛時隅居李莊,哪怕自己病得下不了床,依然還是爲當地婦女操心那些家長裏短。

她從來不對別人的痛苦視若無睹,更從來不對家國興亡冷漠相待。這些痛苦和操勞,卻也讓她白白流失了大量寶貴的時間,更添疲累。

林徽因就是林徽因!她的生活,並不見得有多麽風輕雲淡,她的身體和靈魂被現實碾壓得很碎,但她卻總能讓自己既融入這瑣碎煉獄,又始終與世界隔著一層窗,努力透過窗,看盡衆生相,關注公共事業,專注建築與藝術。

一地雞毛的生活中,總會有可以撿拾的向往與追求。

.END.

2 阅读:632

圍爐煮世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