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在巴丹群島,集結大量軍人和裝備,爲台海沖突做作戰准備?

胡麒牧博士 2024-04-26 17:41:21

近日,菲律賓大量軍事人員和武器裝備,集結趕赴巴丹群島,大家都以爲這是美菲軍演的其中一部分,但菲方這陣仗不小,不得不讓人想起了與巴丹群島相距不遠的台灣。顯然,菲律賓如今正在提前行動,爲台海沖突做部署。

菲律賓軍事人員在巴丹群島

近日,菲律賓方面有了“大動作”。據菲律賓媒體報道,從4月27日開始,菲律賓軍方官員將陸陸續續抵達菲律賓最北端的巴丹群島。除大量軍事人員外,還有更多的軍事裝備也將被送到這座島上。很明顯,菲律賓是在升級巴丹群島的軍事防禦體系。

可能大家比較困惑,中菲最近在南海問題上發生的口角不少,但是巴丹群島並不在爭議範圍,菲律賓此時搞出這麽大的陣仗,到底是何原因。不少人會聯想到,近日美國和菲律賓聯合進行的“肩並肩”軍演,因爲,巴丹群島就是此次軍演的演習地點之一。

但是,菲律賓的這一系列動作,還真不是爲了軍演,而是在謀劃更大的事情。早在去年,菲媒體就已經傳出了,菲律賓要在巴丹群島建設港口的消息。尤其引發中方關注的是,巴丹群島的建港事宜是美軍注資。

而且,此前法新社曾報道稱,美國陸軍將在4月下旬抵達巴丹群島省,進一步討論在當地建造新設施的事宜,眼瞅著這也到時候了。

趁著各方的注意力都在軍演上,美國和菲律賓已經開始了下一步計劃,大有企圖“瞞天過海”的意味。

據菲媒報道,未來幾個月,除了港口,菲律賓政府還將在這個島上建設第三個直升機起降區。但這還不是最終目標。菲方建設新的基礎設施,只是爲了支持更加重型的建築設備登陸,以便在這個島上部署更大規模的軍事存在。

中國山東艦經常穿越巴士海峽,前往西太平洋海域

按理說,菲律賓在自己的領土上搞建設無可厚非。但是,美軍也參與了進來,這件事情的性質就發生了變化,雙方幹預台海事務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這讓中國不得不提高警惕,時刻關注。

衆所周知,巴丹群島位于菲律賓最北部,距離巴士海峽只有98公裏。而巴士海峽是分割菲律賓和台灣地區的重要海峽。如果美國和菲律賓在這裏建個軍事基地,那就等于是把大炮架到了中國的大門口。

如果未來台海沖突爆發,巴士海峽就是一條重要的“補給線”。如果讓美菲守住了這條海峽,那等于是捏住了中國的喉嚨。所以,巴丹群島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一直以來,菲律賓在台海局勢中,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存在,它不像美國那樣經常明目張膽地幹預台海事務,但是菲律賓當前馬科斯政府奉行的“親美”政策,又決定了菲方染指台海事務的傾向。

盡管現在中菲在台海問題上還算相安無事,但是菲律賓隨時都有可能介入到台灣問題中來,而且菲律賓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其在台海局勢中的分量。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

美國一直拉攏菲律賓,絕不僅僅是想讓菲律賓在南海鬧事,它更大的目標是台海事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看重巴丹群島的戰略位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雙方商議建港事宜已經多年。如今,菲律賓方面終于有所動作,對于中方的強烈不滿,菲律賓方面也一直是含糊其辭。

此前,巴丹群島省的省長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美國軍方起初說會提供幫助,但是後來並沒有持續推進,因此,美軍不會參與巴丹群島的港口建設。但是還沒過去幾天,這位省長又宣布了美國陸軍准備到達的時間,並且確認了此項目由美軍注資,菲律賓軍方與美國軍方共同制定。菲律賓方面的言論一天一個樣,這也讓人們對于港口的性質産生了猜疑。

菲律賓方面還曾表示,計劃在巴丹群島建設的港口是個民用港口,不會用于軍事用途。菲方給出的理由是,鑒于台灣地區在地理上靠近菲律賓,而且菲律賓在台灣地區有15萬左右的務工僑民,一旦台海沖突爆發,菲律賓需要緊急撤退僑民。

菲方說得冠冕堂皇,我們也承認,可能這也是菲律賓的意圖之一。但是美菲近日的種種行爲都表明,針對台海事務的軍事部署才是美菲的真正目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

有分析人士表示,美軍在此地建設軍事基地,當然是爲了應對台海局勢。按照島內的普遍預測,解放軍如果展開“收台行動”,需要搶占台灣島東部海域,才能搶占先機。

而從大陸投送海軍力量到台灣東部海域,巴士海峽是最安全、最方便的一條通道。如果美軍在巴丹群島駐紮,這個計劃的實施將會受到阻礙。

另外,美軍如果駐紮在巴丹群島的基地,一旦台海沖突爆發,美軍可以呼應在沖繩的美軍,進行配合,對解放軍進行圍堵。所以,美方的心思,中方已經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對于菲律賓在巴丹群島的軍事動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明確表示:菲律賓在台灣問題上應該有清醒認識、慎重行事,不要玩火,避免被人利用、禍及自身。“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美國現在的行爲已經可以被視爲對中國內政的幹涉,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利益。美國對台灣事務的幹預行爲,不僅加劇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也對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構成了威脅,我們請美方自重。

1 阅读:272

胡麒牧博士

簡介:解讀大國財經,解碼數字經濟,解析國際經貿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