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超5億!網絡文學爲文化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28 21:35:53

這個時代,中國網絡文學開啓“揚帆季”。

鍵盤飛速敲擊,作家們以一個又一個故事,或記錄現實社會進步,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或暢想未來科技飛躍……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爲讀者打開全新世界的大門。

中國作家協會4月28日在上海發布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已超5億人,年新增作品約200萬部,現實、科幻、曆史等題材成果豐碩。網絡文學正以其非凡的創造活力,成爲新時代文學發展的新力量。

提起當代文學,很多人會想到《山鄉巨變》。20世紀50年代,周立波以家鄉湖南省益陽市清溪村爲原型,創作了這篇反映中國農村深刻變革的長篇現實主義力作。

今天的網絡文學,正在曆史與變革中書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作家們向現實大地投注目光,發揮想象力優勢,熱忱探索現實寫作新路徑。

2023年度新增現實題材作品約20萬部,如《茫茫黑夜漫遊》以夜間網約車司機的視角“景觀式”速寫都市人間百態。《國民法醫》聚焦法醫行業,以“現實+行業文”特征,工筆描摹職業全貌。

網絡文學科技科幻題材創作不斷取得新突破。不少作家將人工智能等元素融入創作,表達對時代的熱誠關切和對未來的深入思索。

藍皮書指出,2023年全年新增科幻題材作品約25萬部,同比增長15%,其中《隱秘死角》借鑒《流浪地球》《三體》成功經驗,以“近未來”的科幻想象唱響人類的勇氣贊歌,獲第34屆“銀河獎”最佳網絡文學獎。

事實上,經過20多年發展,網絡文學已形成相對成熟的文化業態,對下遊文化産業內容起到支撐和引領作用,《琅琊榜》《大江大河》等熱播影視劇即是由網絡文學作品改編而來。

網絡文學産業規模有多大?

此次統計的全國50家重點網絡文學平台數據顯示,2023年營收規模約爲340億元。網絡作家隊伍進一步擴大,全年新增注冊作者近250萬人,同比增長10%,新增簽約作者26萬人,同比增長17%。

網絡文學對文化産業有著怎樣的支撐作用?

它已成爲IP轉化的重要內容源頭,截至2023年底,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授權總數超3000部。不僅僅局限于影視改編,網絡文學的開發形式正日益多元。有聲書、動漫、遊戲、文創等,爲網絡文學內容轉化提供多種可能。

數字化閱讀時代,網絡文學有何新特點?

AIGC輔助創作已成爲行業熱點,例如新近誕生的一系列網文大模型和應用産品,能提供世界觀設定、角色設定、情景描寫等創作輔助,幫助作家豐富細節、提升效率。

同時,AIGC使網絡文學的翻譯效率與准確度提升,網文出海的翻譯問題得到緩解,還降低了成本,使得國內外“同步更新”與“全球追更”迎來可能,擴大了中國網文出海半徑。

借助新技術應用,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整合力明顯加強。2023年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超40億元,海外活躍用戶總數近2億人,其中“Z世代”占80%,覆蓋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部分海外讀者已經不滿足于看翻譯本,他們主動創作,從一種文字跨越到另一種文字,海外原創生態正逐步形成,中國網文運營模式、敘事手法被廣泛借鑒。截至2023年末,各海外平台培養海外本土作者近百萬,創作海外原創作品150余萬部。

與時代共創、爲時代留聲。期待作家們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以潤物細無聲的姿態吸引更多年輕讀者,成爲推動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力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