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範圍降雨有調整!5大預警齊發,很複雜,1號台風艾雲尼醞釀減弱

環球科學貓 2024-05-10 11:42:25

大範圍降雨有調整!有3輪,時間該變了,不得不得說,這降雨的轉變再次增強。

同時,今年西北太平洋的1號台風艾雲尼生成問題,也迎來了轉變,醞釀減弱,92W台風胚胎的轉變,下面就先說降雨,再來說台風的問題。

沒錯,我國的降雨轉變性還是較強,不僅南方有降雨,北方也是如此,並且我國5大預警齊發,很複雜。

分別包含了山洪災害氣象預警,暴雨預警,大風預警,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強對流天氣預警。

但北方的降雨主要是以東北,華北爲主,只是對流天氣較強,可能觸發短時強降雨。

從分布情況來看,我國發布的強對流天氣預警,內蒙古、吉林、遼甯、山西等12省市區部分地區將有8級以上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

其中,河北中西部、重慶東南部、貴州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局地將有10級以上雷暴大風,最大風力可達11級以上,這風力有點強,需要警惕,這相當于是一個逼近“小台風”的威力了。

而短時強降雨的發展更加凶猛,預計在湖南、江西、內蒙古、貴州、雲南等18省市區,部分地區有小時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時強降水天氣。

其中,貴州中東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局地小時雨量大于50毫米,最大可達70毫米以上。所以,這個分布是更加廣泛,更加需要注意。

所以,這強對流天氣有點凶猛,大家需要警惕。

當然,對于這一波降雨來說,並不是說只是發生在5.10時段,在5.11時段也會同樣出現,而且降雨的跨度還是較爲明顯。

本輪啓動的最強降雨時段,就是出現在5.10日夜間至11日。

從綜合性的強降雨來看,都是在貴州,湖南,湖北,黑龍江,吉林等區域較強,也是上面說的強對流天氣的主要觸發區域。

在階段性的強降雨前,也說明過,其中貴州中東部、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先後有大到暴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

反正就是降雨較多,而這一波之後,在5月14-15日,江南南部、華南大部及貴州等地有中到大雨天氣,局地暴雨。

在5月18日前後,南方地區還將有新一輪強降水過程,雖然這個時間上明顯改變了。

但是對于3波降雨的發展,這幾乎沒有任何的調整。只能說,5月中旬的降雨在明顯提升了,不過,對于我國少雨的雲南來說,降雨也在提升。

除了已經降雨的區域之外,在雲南中東部的降雨較前期也是增多了,預計在5月12-14日及16日前後,雲南中東部將陸續出現降雨,以小到中雨爲主,局地有大雨,這是好事情。

同時,降雨可能還會在後續增加,在5月中下旬時段,看到了孟加拉灣的熱帶氣旋在發展,這趨勢也是在影響我國南方的降雨,水汽輸送比較好一樣。

所以,後續可以觀察一下,此前也給大家說過,那就是孟加拉灣氣旋是影響我國的降雨因素之一,從GFS給出的數據來看,的確有發展趨勢,但相對來說,時間還有點遙遠,先看看就行。

而對于西北太平洋的92W台風胚胎來說,的確是否形成今年的1號台風艾雲尼,還有很大的變化,從GFS的調整情況來看, 已經基本將其消除了。

但是EC又出現了反面情況,不論這個92W是不是維持到最後,但是從新的情況來看,都認爲這個92W所在的區域,其熱帶擾動是非常活躍的,並且在不斷發展新的熱帶擾動狀態。

所以,EC還給出了一片混戰之後,會出現一個熱帶擾動的活動,預計在5月中下旬時段有可能增強。

但是這裏從對副熱帶高壓的判斷情況來看,這個熱帶擾動一直被“包圍”之中,的確也是難以穩定起來,有可能在發展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減弱,只能說大家先觀察吧。

GFS的變化最大,基本就沒了,而且長期數據之中的南海熱帶擾動也沒有迹象了。

而EC再次調整出一個熱帶擾動,相比初期又出現了增強,日本氣象廳倒是穩如泰山,沒有對這個區域任何的說明。

所以,今年1號台風艾雲尼生成問題,爭議性很大,大家只能繼續觀察,畢竟海洋區域的活動一直都在轉變。

而且這個區域靠近南太平洋區域,也是觸發其改變的重要因子,說不定是從南太平洋 分散出來的熱帶擾動?

    

當然,這是從地理上來看待的,如果看這一片區域的發展,那是反方向的模式了,這裏也就不多說明了。

這個分界線區域主要是熱帶擾動發展的轉變區,大家繼續等待發展穩定了再看,5月中旬大家還是注意內陸的降雨,對流天氣爲主,比較多,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0 阅读:11

環球科學貓

簡介: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原創內容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