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南诏,唐玄宗當年以爲下的一步好棋,卻沒想到最終將死了大唐

青史如煙隨風散 2024-05-09 06:02:26

大中十三年年底,也就是唐懿宗宣布改元鹹通的前幾天,南诏王酋龍宣布登基稱帝,改國號大禮,年號建極。

隨後,南诏公開與唐朝分庭抗禮,並派兵攻陷了大唐邊境重鎮——播州。

這頓犀利的操作,著實把唐朝大哥的臉,打得那是啪啪直響。

雙方好容易蕩了三十多年的友誼小船,再次翻船了。

說實話,這次沖突,表面上看起來,有些巧合,而且南诏方面,也是雞蛋裏挑骨頭在先,有些過分了。

但實際上,兩者之間的決裂,其實早已注定,不可避免。

從百余年前,大唐與吐蕃之間鏖戰不歇,唐玄宗瞄了眼旁邊叢林裏,那群蹲著吃瓜看熱鬧的娃子們之時。

恩怨糾纏就此注定。

當時的唐玄宗以爲,自己看到了一招好棋,誰能想到,恰恰就是這一步,最終將死了這個燦爛的王朝。

咱們聊南诏,必然離不開吐蕃,也可以這樣說,沒有吐蕃當初的暴躁,就不可能有南诏後來的誕生和崛起。

吐蕃,這個謎一般在高原上迅速崛起的地方政權,給同一時代,雄踞四方的大唐王朝,帶了深深的困惑。

爲了延綿絲綢之路,大唐在西域這塊地面上,投人力、投物資、大搞基建,但大唐卻總感覺旁邊涼飕飕的。因爲,南面的這個小兄弟——吐蕃總是給人,一種特別不穩妥的感覺。

正處于上升期的吐蕃,精力無限,在最初放肆地虐了一陣吐谷渾之後,它覺得,自己也應該像隔壁家的那位哥哥一樣,有點兒追求才對。

但環顧四面,自己的西面、南面都是崇山峻嶺,走出去的話,相當累。

而東面靠著的是大唐的劍南道,不打招呼就闖進去,那可是要跟東面大哥,直接翻臉的。

吐蕃瞅了半天,最終確定了,也就是西域這塊兒地兒了。

當時的大唐就很壓抑,自己在西域辛辛苦苦想幹點兒業績出來,可旁邊蹲著的這個小哥兒,總是尋思著冷不丁,順點兒東西、占點兒便宜,漸漸還大有喧賓奪主之勢,你說讓誰能不上火?

就這樣,兩家因爲河源、西域之地,開始了曠日持久的來回摩擦。

提起大唐,咱們後人對這個光輝燦爛的王朝,總有一種神勇無敵、所向披靡的感覺,但甭管天可汗及其後代們如何神勇,有著揍突厥、平高昌、滅吐谷渾、征高麗的光輝業績。

可在與吐蕃騎兵的對決當中,唐軍的表現,卻總是給人以差強人意、發揮不佳的印象。

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唐玄宗時期。

作爲一手將大唐拔高到巅峰階段的傑出帝王,唐玄宗的眼光自然很是“獨到”,1vs1咱們搞不定吐蕃的話,爲啥不能是2vs1呢?

二打一,總能贏吧?

那麽誰是那個二呢?

唐玄宗將目光投向了大唐西南邊疆,那片充滿煙瘴的雨林當中。

那裏,有一群常年喜歡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小哥兒們——洱海六诏。

所謂的洱海六诏,就是在隋末唐初時期,在現在洱海地區附近,形成的六個比較大的部落——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

“诏”在蠻語當中,也就是王的意思,六個王湊一塊兒,每位的想法自然都是各不一樣。

從地圖上來看,洱海附近的這個地方,相對于大唐來說,是遙遠的西南邊陲,但對于吐蕃來說,那可就是肘腋之地,地理位置重要非常。

因此吐蕃從來沒有放松過對六诏的滲透、控制,大唐和吐蕃就在這個煙瘴之地,進行著來回的勢力滲透拉鋸戰。

無奈近水樓台先得月。

到了唐玄宗時期,六诏當中,除了最南面的蒙舍诏,因爲地處偏遠沒有被吐蕃徹底搞定之外,其他五诏基本都倒向了吐蕃的懷中。

唐玄宗即位之後,一看西南這種情勢,當即加大了對蒙舍诏的支持。

在當時,大唐西南地區,出現一個統一的、相對強大的、親唐的地方政權,是十分符合大唐利益的。

在開元盛世的國力、軍事實力支撐之下,北面的吐蕃被唐軍壓得不能出兵南下,蒙舍诏隨後在唐廷的支持之下,拉開了統一六诏之戰的序幕。

在經曆了一系列戰鬥之後,蒙舍诏擊敗西洱河蠻,並先後滅亡了其他部落,最終統一了洱海地區。

隨著南诏的崛起,大唐西南面的區域形勢,由唐、吐蕃雙雄爭鋒,最終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

大唐經常領著南诏小弟,一起去吐蕃家門口踹門砸場子的日子,讓西面的吐蕃倍感煎熬,雙線作戰明顯壓力山大。

那段時期的吐蕃,心裏苦,說不出。

而面對大唐和南诏雙方,蜜裏調油、高調秀恩愛的膩歪勁兒,吐蕃的做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我等。

秀恩愛,死得快,再好的朋友,還會沒有翻船的時候?

隨後,這個時機,還真被吐蕃給等到了。

原本大唐只是想扶持南诏當個壯實、聽話的馬仔,沒事兒跟自己去教訓一下吐蕃,然而,他卻沒有料到,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這個小弟。

還真是挺有志氣的,不久人家自己便有了別的想法了。

隨著南诏的不斷發展,南诏這邊開始有些膨脹了,同時也有些糾結了。

自己連吐蕃都揍過了,還有啥追求?只是整天跟著大哥打打殺殺的,風光是風光,就是太累了,而且這活兒太費人不說,關鍵我忙活半天,到底是圖個啥?

打贏了,是大哥英明神武,打輸了,自己跟著吃癟挨揍。

南诏方面,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了之後,決定今後還是一心一意搞發展吧。

爲了搞好自身發展,南诏隨後便將重心轉到了勢力擴張上面,但他這一轉型,頓時跟大唐的戰略方針,撞上了。

這一撞,撞得那是火星四射。

“歸義既並五诏,服群蠻,破吐蕃之衆兵,日以驕大,每入觐,朝廷亦加禮異。”

原本是馬仔小弟,如今卻要跟你平起平坐、稱兄道弟,這種感覺,讓唐朝大哥感到了一絲危機,好在他也留有後手。

南诏,你這個反骨仔。

你以爲大哥我手裏,只有你這一張牌?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