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賠高達幾十億法拉第未來起訴高合丁磊侵權

商訊社 2024-03-12 11:58:06

究竟什麽樣的行爲會被認爲是不正當競爭,在什麽情況下不正當競爭行爲會被追究刑事責任?賈躍亭現在身在美國,丁磊能否跨國對賈躍亭提起名譽權訴訟?

因資金鏈緊張高合汽車于2024年2月18日宣布停工六個月。公司創始人丁磊對員工表示,公司重生的機會可能只有三個月,他將全力以赴挽救公司。而舉步維艱的丁磊與高合汽車,還未等來救贖,先等來了賈躍亭的起訴。

3月5日,賈躍亭創辦的法拉第未來(FF)發布公告稱,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訴狀,起訴FF前任高管、高和汽車創始人丁磊及其創辦的華人運通侵犯商業秘密和不正當競爭。FF請求法院判令賠償相應損失,並進一步要求華人運通立即停止侵犯與 FF 91 相關的商業機密的行爲,包括但不限于停止(i)使用涉案商業機密,(ii)使用涉案商業機密設計、開發、生産和銷售涉嫌侵權的産品,(iii)銷售涉嫌侵權的産品或使用涉案商業機密爲涉嫌侵權的産品提供售後服務,並立即停止所指控的不正當競爭行爲。有知情人士對外透露,本次FF汽車向高合汽車索賠高達幾十億元。

在FF發布公告後不久,創始人賈躍亭也通過其個人微博賬號發布文章。在文章中,賈躍亭對高合汽車創始人丁磊的指控十分嚴厲。他表示,“丁磊在任職近兩年時間裏,拿著高達三千來萬元的收入,學習著FF全新的AI、互聯網造車理念和知識,卻借職務之便,一直蓄謀和實施盜竊FF的知識産權、技術數據和商業機密,離職後夥同高合汽車持續實施上述行徑,得以在遠低于行業規律所需的研發交付周期內,以極短時間推出了抄襲産品。丁磊和高合的這種涉嫌違法甚至犯罪的行爲不僅給FF帶來了巨額的經濟損失,更是行業的恥辱,嚴重破壞了行業的創新源動力,扭曲了行業的價值觀。長期以來,丁磊和高合通過虛假披露和虛假溝通誤導了媒體、用戶和投資人,同時不斷抹黑FF,對FF的聲譽造成了重大傷害。”

隨後,高合汽車在微博發布聲明稱,該公司及丁磊不存在任何抄襲和侵犯FF 公司商業秘密、知識産權的行爲,也不存在不正當競爭;其量産的高合X/Z/Y系列車型均爲自主及與供應商聯合開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丁磊也表示,其本人及華人運通、高合汽車將向法院提起賈躍亭侵犯名譽權的相關訴訟,澄清事實,以正視聽。

企查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華人運通控股有限公司共申請了64項發明專利,其中37項爲外觀設計專利。而FF汽車在中國的主體法法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擁有854項專利信息,其中外觀設計132條,實用新型68條。

公開資料顯示,丁磊于2015年加入樂視汽車,並擔任樂視超級汽車的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以及中國及亞太區CEO。2016年,樂視遇到資金問題,樂視體系逐步崩塌。2017年,賈躍亭帶著近200億只身前往美國,只剩“下周回國”的段子。同年,丁磊離開樂視並創辦了華人運通等一系列關聯公司,而高合正是華人運通旗下汽車品牌。

2020年9月,高合汽車發布首款車型HiPhi X,2021年上半年開始交付。此後高合汽車陸續發布HiPhi X四座版、HiPhi Z和HiPhi Y等車型。據乘聯會數據,高合汽車2021年上險量4237台,2022年上險量4349台,2023年交付8681台。

而法拉第未來(FF)早于2014年成立,但其第一輛量産車FF 91曆時9年才下線。根據官方數據,截至目前,FF總共完成了11台FF 91的交付。

今年2月23日,高合汽車工程項目總監楊悅卿曾對“丁磊拿到FF91圖紙”的說法進行回應,“我們怎麽可能拿到人家的圖紙?”並指出HiPhi X早在數年前便已實現量産,而FF方面並未在此期間提出任何訴訟。3月6日下午,楊悅卿再度于高合汽車官方直播間回應“被 FF 起訴”一事,他表示,對于賈躍亭及 FF 微博中發表的一些言論,高合的態度非常明確:不怕也不擔心,我們會在法院見。同時還稱,中國制造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語,自從 FF 自稱向法院遞交訴訟之後,高合汽車並未收到任何正式的法院通知或信函,“不知道是確有其事,還是互聯網營銷手段?”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FF已計劃第二階段在美國同步起訴,除了要求高額賠償外,FF還將對丁磊提出刑事訴訟。

當然,這一場口水仗背後也藏著不少法律問題,究竟什麽樣的行爲會被認爲是不正當競爭,在什麽情況下不正當競爭行爲會被追究刑事責任?賈躍亭現在身在美國,丁磊能否跨國對賈躍亭提起名譽權訴訟?

四川奧和律師事務所律師郭麟指出:所謂不正當競爭,通常是指經營者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爲。本案所稱的侵權如果屬實,則有可能認定爲不正當競爭。

對于侵害商業秘密的民事案件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之規定,如果主張被訴人侵害其商業秘密,原則上權利人應當首先提供初步證據證明對其所主張的商業秘密采取了對應的保護措施,以及被訴人存在侵權行爲。被訴侵權人如果要證明自己沒有侵犯商業秘密,則應當舉證證明原告對其主張的信息不享有權利,或相關信息不是商業秘密,權利人主張保護的商業秘密不具備不爲公衆所知悉的要件等,進而才有可能認定權利人主張的商業秘密不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商業秘密。

就刑事角度而言,因不正當競爭的行爲直接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規定,如因不正當競爭的行爲涉嫌刑事犯罪,通常涉及銷售僞劣商品罪、行賄罪與受賄罪、侵犯商業秘密罪、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虛假廣告罪、串通投標罪等罪名。因此,在不正當行爲中,如果因行爲觸犯了上述罪名,則有可能被同時追究刑事責任。

至于上述提到的名譽權管轄問題,四川明炬律師事務所王鵬超律師表示,因侵權行爲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爲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依照法律規定國內法院擁有管轄權,被侵權人可以向國內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而對于是否能在國外起訴,需要更進一步結合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進行判斷。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