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35分鍾的發布會,藏著蘋果的野心與妥協

財經無忌 2024-05-08 11:49:29

文 | kiki

熬過了被AI大模型包圍的2023年,北京時間5月7日晚10點,備受關注的蘋果2024年春季發布會在諸多關注中登場,這也是蘋果2024年的第一場正式發布會。

在交出季報成績單和對外袒露AI野心後,在這場口號爲「放飛吧」(Let Loose)的特別活動上,蘋果終于對外交出了開年以來的第一個新品成績單。與此前科技圈爆料的類似,此次發布會主要集中在iPad生態的更新,蘋果沒有如想象中的「放飛自我」,但至少從發布的新品來看,透露出蘋果滿滿的野心。

「Let Loose」作爲開胃前菜,圍繞iPad生態的一系列更新,至少說明了蘋果在聽取意見並在努力做出嘗試,這背後也有不少無奈的妥協。

而在這場發布會後,AI時代的蘋果將給出怎樣的答卷,做出怎樣的布局?iPhone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市場又有怎樣的走向?

這或許是庫克更需要回答的問題。

1、憋了一年多,蘋果自己終于搞清了iPad

如發布會開始前人們所預料的:“2024年將成爲iPad年。”

iPad被喬布斯視爲「後PC時代」的代表之作 ,在2010年發布時,曾是蘋果在當時最受歡迎的産品。iPad用不到一個月時間銷量達到了100萬台,而iPhone花了兩倍時間,其發布九個月後,銷量已達到1500台。

2010年,喬布斯發布初代iPad  圖源:網絡

作爲蘋果的另一王牌産品,本次蘋果春季發布會之所以鏡頭對准iPad系列,原因其實很簡單,按照蘋果過去每年更新iPad系列的節奏,自去年宣布「斷更」後,人們等待iPad的更新已經整整過去了18個月。

蘋果主動「斷更」iPad背後,有三點主要原因:

一是,在業績上,iPad的收入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 2024年第一季度,iPad單季度罕見下滑至60億美元以下,拉長時間線來看,iPad收入增速也呈現下滑趨勢。

二是,在産品線上,iPad過去一直在「做加法」,存在明顯的定位模糊問題。 不同的産品型號和産品世代,讓iPad家族顯得十分混亂,疊加繁多的配件種類,消費者在選擇iPad上存在諸多困惑。

蘋果iPad産品矩陣 圖源:蘋果官方

三是,以iPad爲代表的平板電腦正處在一個「尴尬階段」。 特別在AI時代,前有屏幕更大的折疊屏手機,後有交互形式更便捷的AI PC的登場,如何劃分自身獨特性成了一個長期考題。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的報告,經曆了四個季度的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才同比小幅增長1%達到近3370萬台。

圖源:Canalys

帶著上述問題來看此次iPad的更新,或許能更好地理解蘋果的野心了。

本次發布會庫克和蘋果在iPad上主要做了兩件事——

1、明確各個型號的定位,尤其是減少Pro和Air間的混淆,讓高端的Pro更高端,更具生産力特點;面向中低端,更低門檻的Air則更具性價比。

在iPad Air上,依舊顯示了庫克的精准刀法,更新並不大。 新款iPad Air將首次提供11和13英寸兩種尺寸供選擇,且搭載M2芯片,一共有四種顔色。兩種尺寸本質上是爲了爲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比如13英寸很符合大屏娛樂黨的需求。

11英寸版本的起售價仍然爲599美元,而13英寸型號的起售價爲799美元,屏幕尺寸接近筆記本電腦。

iPad Air提供兩個尺寸 圖源:發布會截圖

在iPad Pro上,蘋果是直接讓其體驗「Mac化」。發布會中,蘋果多次提到新款iPad Pro能讓用戶體會到Mac一樣的功能體驗。

新的iPad Pro更薄,提供11和13英寸兩種選擇。其中13英寸iPad Pro厚度爲 5.1 毫米,蘋果稱這是其有史以來最薄的蘋果産品。除此以外,新iPad Pro首次配備了OLED技術,蘋果稱其爲「Ultra Retina XDR」屏幕。

同時,蘋果直接爲新一代iPad Pro上了M4芯片。M4芯片基于第二代3nm工藝構建,CPU速度對比M2 CPU提升最高達50%,GPU提升四倍,同時升級了神經網絡引擎(TPU),可處理AI任務。

蘋果發布搭載M4芯片的iPad Pro 圖源:發布會截圖

2、配件升級加寬iPad生態護城河。

新的妙控鍵盤,更輕、更薄,擁有功能排鍵盤和更大的觸控板,蘋果再次明示:“種種體驗就像Macbook一樣”。

新的妙控鍵盤體驗接近Macbook 圖源:發布會截圖

Apple Pencil上,如果忽略去年被視爲閹割版的Type-C版Apple Pencil,這次大會帶來的新一代Apple Pencil Pro,算是一次大更新。蘋果爲 Apple Pencil Pro上了一個傳感器,支持輕捏、側旋等全新的交互方式,實現更精准的控制,同時可以被輕松定位,丟失時支持「查找」功能。Apple Pencil Pro同時支持iPad Air和iPad Pro。

值得一提的是,新品發布也沒忘了其他在售産品 ,蘋果此前已計劃砍掉第九代iPad生産線,這次發布會爲第十代iPad打廣告。

蘋果給第十代iPad打廣告 圖源:發布會截圖

總而言之,從此次發布會透露出的兩點關于iPad的確定性信號有二 :一是,蘋果持續簡化iPad産品線,二是,定位的高端iPad Pro會感覺更像電腦,這意味著蘋果後續會不斷結合AI能力,實現更直觀、更實用的多任務處理體驗。

2、「Let Loose」裏的「AI」妥協

iPad大更新背後,蘋果「Let Loose」也釋放出不少AI信號。

回想不久前庫克就在業績會上高調宣稱:“我們所有的設備或絕大多數設備都會有生成式人工智能。”

科技界之所以如此關注此次發布會,也源自此前人們的期待,新iPad Pro很有可能借助M4芯片,成爲蘋果在生成式AI時代的第一個AI硬件。

蘋果在發布會也說:“沒有M4,就沒有新iPad Pro”。

M4芯片是最大的亮點  圖源:發布會截圖

客觀來說,此次發布會,AI化的iPad無疑開了一個好頭。

一方面,聚焦專業創作,主打生産力特點是iPad的優勢,本次發布會上,蘋果借iPad生態展現了在電影制造等領域的AI交互能力,對蘋果來說,一個「AI iPad」無疑爲其拓展了更多的人群。

另一方面,蘋果目前在AI手機和AIPC上的進度略落後于其他廠商,從這一點來,憑借著iPad的影響力,依舊可以在AI硬件早期發展分一杯羹。

當然,AI iPad的推出也透露出蘋果在AI上的妥協與無奈。

業內的一個共識是,在OpenAI、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的光環下,蘋果以大模型爲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下,稍顯遲滯。

過去一段時間內,蘋果也在努力補足自己時間上的劣勢,試圖讓外界改變其「落後」的錯覺。

對內,據公開資料梳理,蘋果在算力層、模型層、框架及應用層均有布局。

首先,在算力層,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內部代號爲「ACDC」的自研數據中心AI芯片項目已醞釀數年時間。

一些知情人士同時表示,對于蘋果的服務器芯片,該組件可能會應用于大模型的推理側。不過,目前尚不確定這款新芯片將于何時亮相。

不過關于「自研服務器芯片」的傳聞,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對此就辟謠:“這個項目已被取消,蘋果不會制造自己的AI服務器芯片,因爲成本原因與缺乏差異化。”

Mark Gurman認爲這一消息不靠譜 圖源:X@Mark Gurman

說回自研服務器芯片這一話題,無論蘋果究竟有無入局,算力確實是一門誘人的生意。

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場景主要包括預訓練、推理與調優,隨著模型參數越多,推理成本也越大。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在去年接受采訪中已表明:“推理需求會飙升”,據他的觀點:“拿大語言模型來說,整個模型超過1750億個參數,在大型語言模型推理中,每個Token的響應時間真的很重要”。

其次,在模型層,蘋果嘗試以「開源+小模型」的方式,尋找模型落地的最佳姿勢。

據「財經無忌」跟蹤,蘋果從去年10月開始,就陸續公布自己的開源AI研究成果,同時發力小模型(包括多模態和語言模型),聚焦端側部署。

蘋果部分模型 圖源:Hugging Face

以近期發布的模型案例來看,蘋果發布了小型開源語言模型系列——OpenELM包括了2.7億、4.5億、11億和30億四個型號。 僅從參數來看,比最近發布的其他開源小模型要小得多。蘋果同時開源了用以訓練OpenELM模型的CoreNet。

同樣在4月,蘋果發布了Ferret-UI,通過多模態大語言模型理解用戶界面。蘋果 AI/ML研究科學家Zhe Gan解釋了該模型的用途:“想象一個可以理解你的iPhone屏幕的多模態LLM?Ferret-UI可以對你的蘋果屏幕進行精確定位和推理,實現自由輸入和輸出。”同時,蘋果也將Ferret升級到了Ferret-v2,對自然圖像和空間的理解能力更強了一些。

Ferret-v2技術論文 圖源:報告截圖

最後,在框架及應用層,目前尚未有明確信息顯示,蘋果沒有在開發類GPT的對話式工具。 據此前外媒報道,從去年年初開始,蘋果一直暗中開發自己的人工智能工具,內部稱爲「Apple GPT」,背後的開發框架名爲Ajax。

對外,蘋果則通過合縱連橫,積極尋找盟友和加快投資步伐。

從今年開始蘋果先後被爆出與OpenAI、谷歌、百度等科技巨頭接觸,4月底,蘋果又爆出與OpenAI重啓合作,據知情人士稱,兩家公司已開始討論可能達成的協議條款,以及如何將OpenAI功能集成到蘋果的iOS 18中,但上述討論蘋果均未作出回應。

與此同時,蘋果還低調出手收購了AI初創公司DarwinAI,還順帶招兵買馬。DarwinAI是一家視覺質量檢測公司,以創建更小、更快的AI系統見長,該公司的首席科學家Alexander Wong目前已加入蘋果,擔任AI團隊的總監。

此前,我們在《蘋果的AI野心:內耗、反擊與挑戰》一文曾將蘋果AI戰略總結爲:軟硬結合與垂直整合,讓AI「無所不在」。近期蘋果一系列在模型層的動作印證了我們的判斷。

首先,蘋果以封閉生態著稱,但卻開始顯露出開源勢頭,某種程度上是爲了展現其差異化優勢(如算法設計、模型架構、高質量的數據集等),以此來更好地吸引開發者,來夯實自身的生態。

其次,蘋果的硬件優勢決定了它並不偏好參數量越大的雲端大模型,而是尋找「較小的尺寸、更優表現」的小模型,本質上是爲了讓它們更適合端側部署。

3、華爾街不希望看到僅僅是「iPad大年」

不過,這種特別活動之下,華爾街當然不希望2024只是蘋果的「iPad大年」。

在不久前的業績電話會上,庫克還和分析師就iPhone在中國的收入問題「杠」了起來。

2024第一季度,收入占比18%的蘋果大中華區收入同比下降8%至164億美元。同時,獨立機構如Counterpoint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iPhone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下降了19%。IDC也表示,蘋果同期該地區的iPhone出貨量下降了近10%。

但庫克卻表示:蘋果依舊看到iPhone在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一些市場出現了增長。

有分析師就直接提出質疑:“當我們查看本季度反複報告的數據點時,Tim,我很好奇,我們錯過了什麽?”

盡管事後分析師解釋産生「分歧」的原因,可能在于蘋果和分析師確認收入的方式不同。

但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頹勢已不僅僅表現在財報中。據Counterpoint的數據,2024年第一季度,華爲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從2023年Q1的9.3%上升至15.5%。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 Lam表示,華爲的産品直接影響了蘋果在高端市場的表現,蘋果的季度銷售受到抑制。此外,疊加拉長的換季需求,蘋果面臨更激烈的競爭態勢。

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庫克當然也沒有閑著,在今年3月來了一次高調中國行後,見證了蘋果上海新店的落地。「財經無忌」了解到,針對中國市場,蘋果還有諸多動作。比如,此次發布會推出的iPad,庫克在電話會上明確提到,在提升上述顯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另外,針對Vision Pro國行版的消息也層出不窮。庫克在3月還參觀了國內遊戲廠商疊紙遊戲,據了解,2月初,疊紙遊戲産品《戀與深空》的Vision Pro版本正式立項。

庫克在3月20日參觀疊紙遊戲 圖源:庫克微博@TimCook

在5月甩出千億美元回購後,華爾街一致認爲蘋果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了,蘋果依舊在尋找自己的下一個大事件,華爾街也在等待著。

在剛剛過去的「投資春晚」上,「股神」巴菲特對蘋果的態度或許也能帶來一些啓發。盡管減持蘋果,但巴菲特說,蘋果公司極有可能在2024年底仍然是伯克希爾最大的單一股票。

“我們還是會長期持有蘋果、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這三家公司的股票。”

0 阅读:41

財經無忌

簡介:我們更懂中國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