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I共舞,RISC-V芯片加速落地生根

袁遺說科技 2024-05-11 02:35:24

環顧當下芯片産業的關鍵詞,RISC-V一定位列其中。

自計算機誕生以來,指令集架構一直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指令集架構兩大巨頭是x86和ARM,前者基本壟斷了PC、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領域,後者則在智能手機和移動終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近年來,隨著全球對芯片自主可控需求的增長以及物聯網、邊緣計算等領域的需求不斷擴大,RISC-V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得到了廣泛關注和應用,逐漸成爲第三大指令集架構。

2023年,RISC-V架構在更多實際應用場景中得以落地生根,從物聯網設備、邊緣計算逐漸邁向AI計算、高性能計算等領域。

在AI時代,RISC-V更是迎來爆發的新機遇。硅谷芯片傳奇Jim Keller表示,“RISC-V的潛力是無限的。未來我們會迎來前所未見的AI軟件應用,而RISC-V有望打造出下一代的AI引擎。”

那麽,RISC-V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它又是如何在AI時代掀起一場科技風暴的呢?

01

RISC-V如何適用于AI應用?

進入2023年,AI讓芯片的算力得到無與倫比的表現。隨著AI算法對硬件算力的渴求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傳統的芯片架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實施專用架構、針對AI算法進行特定優化的芯片設計,已成爲滿足高算力需求的新趨勢。

指令集簡單便于擴展、成本低

ARM與X86,作爲老牌指令集,它們內部曆史遺留指令太多,後續工程師很難再對現有指令進行更新或添加。很多讀者或許下載過ARM官方的文檔介紹,幾千頁讀下來,熟練掌握尚且困難,推陳出新更是難辦。多指令模式更爲ARM架構設計增添了複雜性。因此,在指令集的擴展方面,更富活力的RISC-V天然具有極大優勢,畢竟開源、精簡是RISC-V的一大特長。

與此同時,開源也帶來了另一個重要的好處,那就是降低了RISC-V的技術門檻和成本。任何人都可以獲取RISC-V的源代碼,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定制和優化,而無需支付高額的授權費用。

契合邊緣AI

RISC-V並不是適合所有的AI模型。很明顯,在AI大模型方面,由于其需要的極高算力與超高的相關資源消耗,讓幾乎所有RISC指令集望而卻步。以ChatGPT這類大模型爲例,據OpenAI測算,ChatGPT訓練階段總算力消耗約爲3640 PF-days(約1PFLOP/s效率跑3640天),GPT-3訓練成本預計能達到500萬美元/次。邊緣AI無法承載大模型對算力的高需求,瞄准單一領域、對算力要求相對低的小模型AI則可以施展拳腳,RISC-V的機會就來了。尤其是物聯網領域,RISC-V已經展現出了優勢。

與AI算法相匹配

從算法角度來說,更高自由度的RISC-V指令集恰好與需要更快速叠代與高算力的AI算法相匹配。衆所周知,RISC-V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和模塊化特點,這也意味著設計者可以根據具體的應用需求進行裁剪和定制,因此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的AI算法,包括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

02

大廠的押注與布局

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雙輪驅動下,RISC-V發展潛力盡顯。在此趨勢下,各大芯片巨頭紛紛投身其中,共同探索RISC-V的廣闊前景,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這其中包括蘋果、英特爾、高通、瑞薩、英飛淩、恩智浦、博世等。

究其原因,各大芯片廠商之所以紛紛押注RISC-V領域,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考量與布局?

對于任何一個芯片大廠而言,在ISA的選擇上都是相當謹慎的。ISA不僅決定了芯片開發的難易程度,也決定了與之綁定的軟件和開發生態,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市場面臨的競爭。

當前,移動芯片市場的性能之爭愈演愈烈,不論高通、英偉達,還是三星、蘋果,實際上它們都是基于Arm架構開發的,都屬于Arm聯盟的成員之一。目前爲止,Arm已經占據了智能手機芯片領域95%以上的市場份額,包括平板電腦等。

過于依賴軟銀集團旗下Arm公司的技術可能會給自身帶來一些風險,2022年底Arm就曾因知識産權問題起訴過高通。

此外,Arm技術不僅在智能手機中無處不在,當下正迅速擴展到大型設備、數據中心和汽車用途。

汽車業務也是高通的核心業務之一,尤其是智能座艙系統。如今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其它大型半導體芯片制造商也表示,他們未來將支持RISC-V芯片的開發。這可能會給高通帶來更多動力。在2022的RISC-V全球峰會上,高通高管宣布,早在2019年發布的骁龍865 SoC中,高通就已經將RISC-V用到了微控制器的設計中,並已經出貨了上億個RISC-V核心。

瑞薩作爲MCU大廠之一,尤其是在汽車領域,經過多年的積累與開發,旗下已經有了多條MCU産品線。在32位MCU上,有基于自研CISC內核的RX系列,也有基于Arm Cortex-M架構的RA系列。即便如此,瑞薩還是決心開拓第三條産品線,而這條産品線正是基于RISC-V架構。

英特爾對推進RISC-V也頗有興趣,2022年英特爾大力扶植RISC-V——以Premier(高級會員)的身份,加入了RISC-V International基金會。與此同時,它還設立了10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64億)的IFS基金,用于扶持初創和成熟企業進行代工生態的創新,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RISC-V。

IFS 計劃提供一系列經過驗證的 RISC-V IP 內核,並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進行了性能優化,確保 RISC-V 在 IFS 芯片上跨所有類型的內核(從嵌入式到高性能)運行最佳。同時將提供三種類型的 RISC-V 産品:基于 IFS 技術制造的合作夥伴産品;RISC-V 內核被許可爲差異化 IP;利用先進的封裝和高速芯片間接口,提供基于 RISC-V 的小芯片構建塊。

其實,英特爾在很早之前就在RISC-V路線上有所動作,2021年英特爾就推出了基于RISC-V架構的Nios V處理器。在此之前,英特爾還欲花費20億美元收購RISC-V芯片設計公司SiFive,但最終並沒有成功,不過這也讓大衆看到了英特爾面對 RISC-V 的心態。

RISC-V CEO Calista Redmond 表示:“RISC-V 的開放合作已經引發了半導體行業的深刻轉變,這種合作夥伴關系將加速開放計算的創新。”

英特爾研究院副總裁、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表示,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專門把RISC-V這個開放開源的指令集列入研究領域,是因爲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影響力比較明顯,在RISC-V國際基金會高級會員裏,接近一半是中國企業或者學校。另外,中國還有政府方面的引導,想讓RISC-V成爲未來自主創新的重點。因此,中國未來在RISC-V發展上一定會走的很好。

接下來看一看,中國在RISC-V賽道的布局。

03

中國是RISC-V的重要基地

據RISC-V International統計,2022年全球采用RISC-V架構的處理器出貨量超過100億顆,僅用12年就走完了傳統架構30年的發展曆程,預計未來幾年RISC-V采用率將以40%年複合增長率增長,2030年RISC-V架構芯片更有望突破160億顆。而這100億顆出貨量中,有近一半來自中國,中國的巨大市場將成爲支撐RISC-V的重要基地。此外,在RISC-V基金會會員當中,中國企業占比也近一半。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3月2日召開的首屆玄鐵 RISC-V 生態大會上表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今天RISC-V是中國CPU領域最受歡迎的架構,中國芯片産業和整個芯片生態將會越來越多地聚焦于RISC-V架構,中國的巨大市場將成爲支撐RISC-V的重要基地。”

據悉,包括IP內核與芯片設計等主要內容在內,中國目前有300家以上公司在關注RISC-V或以RISC-V指令集進行開發。

如今,國內已成立了RISC-V産業聯盟,集結了包括華爲、阿裏雲、紫光展銳、華米科技等在內的衆多知名企業,共同推動RISC-V在國內的生態建設。聯盟通過搭建合作平台、舉辦研討會、推動標准制定等工作,加快了RISC-V技術在中國的落地與應用。

中國科研機構和企業積極投身于RISC-V芯片的研發,取得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如中科院、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以及平頭哥半導體、芯來科技等初創公司,都在RISC-V處理器設計、軟件生態構建以及應用解決方案等方面展現了不俗實力。

同時中國企業在RISC-V架構上開發出了豐富的處理器産品,涵蓋嵌入式、物聯網、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等多個領域。例如,阿裏平頭哥推出的玄鐵系列處理器,以及芯來科技針對物聯網領域的多款MCU芯片等。

除了上述公司外,芯原股份、中科藍訊、兆易創新、賽昉科技、全志科技、晶心科技、先楫半導體、中科藍訊、泰淩微電子、樂鑫科技、中微半導體、航順芯片、國芯科技、芯昇科技、博流智能、納思達、晶視智能、方寸微電子等諸多廠商均展現了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優秀的産品。

泰淩微電子的RISC-V芯片産品主要應用于物聯網領域,如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其RISC-V處理器在連接性、功耗和性能等方面表現出色,爲用戶提供了穩定的無線連接體驗。芯原股份在RISC-V領域推出了多款高性能的處理器IP,這些IP可廣泛應用于物聯網、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領域;中科藍訊的RISC-V芯片産品主要面向藍牙音頻市場,如藍牙耳機、音箱等;兆易創新在存儲和MCU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其RISC-V芯片産品結合了存儲和計算的優勢,可應用于工業自動化、智能家居等領域;賽昉科技提供了一系列基于RISC-V指令集的處理器和SoC産品,這些産品適用于從邊緣計算到雲端的各種應用場景......

04

RISC-V的商業化落地

從目前出貨情況來看,RISC-V芯片早些年更多是集中在低算力的MCU市場以及生態依賴性低的物聯網領域。比如:物奇除了推出WiFi數傳芯片,還早就推出並量産了基于RISC-V的電力線載波芯片,可應用于智能表、能源管理系統、汽車-PEV和充電站、遠程抄表設備、太陽能、工業應用等領域,2019年時披露該款芯片出貨量就已達到百萬顆以上。

樂鑫科技,在WiFi MCU領域擁有領先地位,自2020年後的新産品都全部使用自研的基于RISC-V指令集的IP。

泰淩微,以低功耗藍牙SoC爲主要産品,其最新一代産品TLSR9系列就采用了RISC-V架構並經過認證。

除了在IoT市場,RISC-V在服務器、汽車等領域也有發展空間。

比如:算能的RISC-V CPU SG2042服務器集群,可以爲下一代雲計算、人工智能、數據分析提供支撐。超睿科技規劃了A系列(高性能)、AE(高可靠性)、E系列(高能效)三個系列。A系列著重考慮性能,適用于桌面、服務器等應用場景,可落地于雲計算、HPC、AI以及智能座艙等領域。

在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展示了基于RISC-V的開源筆記本電腦“如意BOOK”。這台電腦綜合續航達12小時,集成了支持語音對話與文字交互的第三方大模型AI助手。如意BOOK搭載玄鐵C910處理器、openEuler操作系統,可流暢運行釘釘、Libre Office等大型辦公軟件,首次打通了從底層芯片到操作系統到商用軟件的RISC-V全鏈路。

在汽車領域,已有頭部客戶使用玄鐵,達摩院會對可靠性、包括高實時的處理器做更多布局。

在通信領域,比科奇將RISC-V應用在5G基帶芯片。其第一顆高性能、低功耗5G小基站物理層SoC芯片PC802已經規模化量産。

在機器人領域,亞博智能推動RISC-V首次進入ROS機器人領域,基于玄鐵處理器的Mlik-V Meles開發板研發SLAM建圖與避障導航小車。

在ICT領域,降低算力功耗和成本的需求爲基于RISC-V定制的雲網設備帶來了增量空間。中國電信研究院采用玄鐵RISC-V研發雲桌面、AI邊緣盒子等新硬件,打造“端-邊-雲”全鏈應用。

此外,在電力行業,國網智芯公司基于玄鐵處理器研發出面向工業應用的AI芯片,用于變電智能巡視、源網荷儲協同調度等場景。

05

加速與AI融合

根據SHD的數據顯示,RISC-V基金會在2015年時僅有17家會員,到2023年底就已經達到了4037家。同時,SHD集團預測,自2022年至2030年,RISC-V在主流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高達40%。基于RISC-V指令集架構的芯片的年出貨量將由6億顆增長至160億顆。在MCU、筆記本電腦、5G、工業、消費類AI、汽車AI等主流應用中的占比將達到約30%。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時間裏,RISC-V生態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因此,2023年也被認爲是RISC-V的突破年。

2023年5月,Meta基于RISC-V架構推出首代AI推理加速器;2023年6月,谷歌、英特爾、英偉達、高通、阿裏等13家企業發起的全球RISC-V軟件生態計劃“RISE”正式啓動,旨在加速RISC-V的軟件生態建設及應用商業化進程,成員將聯合推動RISC-V處理器在移動通信、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及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市場化落地,阿裏是中國大陸唯一董事會成員;2023年10月,高通宣布將與谷歌合作推出基于RISC-V架構、支持Wear OS系統的智能穿戴芯片,並將在全球市場進行商用推廣。

與此同時,可以明顯看到這些芯片行業的領軍企業不僅在RISC-V賽道加碼布局,還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RISC-V與AI的深度融合上。

在消費電子領域,達摩院宣布玄鐵處理器家族全新叠代升級-玄鐵C907首次實現矩陣運算(Matrix)擴展,爲未來AI加速計算提供更多選擇,並將集成到其他玄鐵處理器中;下一代旗艦處理器C930也將將持續向更高性能演進,顯著提升AI計算處理能力,預計將于年內推出。

奕斯偉計算等廠商已推出基于RISC-V的邊緣計算AI芯片,具備強大視頻編解碼能力和豐富接口,滿足多種應用場景需求。躍昉科技和睿思芯科等也是RISC-V在AI領域的佼佼者,提供高性能處理器IP核和定制芯片解決方案。

近日,三星也有所動作。三星旗下SAIT(前身爲高級技術學院)在硅谷建立先進處理器實驗室(APL),專門從事AI芯片設計。這支新加強的研發團隊將充分利用RISC-V架構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設計和優化新一代AI芯片。三星APL研究所的最終目標是設計自己的基于RISC-V的AI芯片。曆史上,三星曾基于ARM産品設計過Exynos等尖端半導體芯片。

據悉,三星此次加強研發團隊,旨在提升其在AI芯片領域的研發能力,進一步推動AI技術的發展,同時也是爲了應對英偉達等競爭對手的挑戰。英偉達在AI芯片市場占據領先地位,而三星希望通過推出基于RISC-V架構的AI芯片,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

06

機遇衆多,挑戰亦然

無論是各地興起的RISC-V熱潮,還是從全球芯片巨頭的態度和布局中都能看到,RISC-V必然是一個重要選擇。

RISC-V之父、圖靈獎得主David Patterson也表示:“RISC-V是一個全球現象,有超過60個國家的開發者們在研究它,幾年後RISC-V將無處不在!”他甚至斷言,到本世紀末,未來産品開發的主導ISA將是開放的RISC-V架構。

這不僅是一個趨勢,更像是一場技術革命的爆發。

SHD Group預計,2030年基于RISC-V的SoC營收更是預計高達92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47%。

然而,RISC-V要實現廣泛的市場應用,還有許多挑戰需要面對,比如其生態系統仍然相對落後于其他主流指令集架構,如ARM和x86。要實現廣泛的市場應用,RISC-V需要在軟件兼容性、開發工具、操作系統等方面加強生態建設。其次,在一些高性能計算場景下,其技術成熟度仍然不足。要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RISC-V需要在性能、功耗和成本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在商業模式與合作方面,由于RISC-V的開放性,企業在使用和發布RISC-V産品時也面臨著一定的商業挑戰。

這裏以Semidynamics 創始人兼CEO Roger Espasa的話結尾:RISC-V是從底部開始做起的,如今已經到了中高端,包括服務器,當然需要一定時間發展壯大。最終會進入到HPC、GPU,以至于全覆蓋。

0 阅读:10

袁遺說科技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