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條》:韓明能贏,是大領導希望他贏

塵飛揚說經典 2024-02-13 17:55:33

《第二十條》,韓明從一個看領導臉色的小職員變成改天換地的英雄。

他能贏,離不開他的理想主義,更離不開大領導的支持。

很多時候,韓明都缺少英雄色彩。他能改變,張貴生之死是導火索,呂玲玲被暫停職務有重要的助燃效果,韓明尚未泯滅的理想主義是基礎。

先說張貴生之死。

張貴生上訪的主要原因不是爲自己,而是爲女兒丫丫。

張貴生父女有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張貴生和大多數成年人一樣,爲了利弊放棄是非。而丫丫和反霸淩的韓雨辰一樣,凡事要分對錯,人要追求公平和正義。

丫丫播放張貴生語音的時候,韓明有愧疚,有自責,也有認同。各種複雜的情緒加在一起,讓他流眼淚。

此處,影片給韓明大量的特寫鏡頭,說明他被觸動了。

這段戲結束後,韓明立刻就去複查王永強案件的資料。從張貴生之死到重點關注王永強案件,這是韓明的重大改變。“往事不可谏,來者猶可追”,從這一天起,韓明不再是執行法律條文的機械人,他相信法律是“天理國法人情”,他想要改變世界。

韓明作爲協辦檢察官,原本是田副檢希望他來牽制理想主義者呂玲玲。

然而,劇本並沒有按照田副檢的設想走。

再來說說呂玲玲。

郝秀萍跳樓自殺後,檢察院要追究韓明和呂玲玲的責任。

田副檢親口告訴呂玲玲:“你不是主辦,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你心裏有個數。”

潛台詞是讓韓明背鍋。

然而,呂玲玲是檢察院中純度最高的理想主義者,她沒有接受田副檢的建議,主動承擔了所有責任。

看似少年意氣,但這是她的最優解。

爲什麽這樣說?

因爲呂玲玲早就認識到韓明比自己更適合當主辦檢察官。證據是,郝秀萍去找大勇的那天,呂玲玲親口對韓明說了這句話。

這是呂玲玲的心裏話,也是對韓明的認可。

呂玲玲知道,韓明對王永強案的態度很暧昧。他想要從挂職人員變成正式工,于是他會看領導臉色,而他骨子裏又是個理想主義者,因此他會支持呂玲玲,但不會明確支持呂玲玲。

呂玲玲犧牲自己,保護韓明,有些將韓明架在火上烤的意思——我犧牲前途來保你,如果你不爲王永強討回公道,你就愧疚一輩子吧。

韓明覺察到呂玲玲在道德綁架他,于是他和呂玲玲單獨談話時,並不是很感動,而是情緒很激動。

且看他們對話:

韓明:我就想平平安安的,我就想從挂職變成正式的。我對我自己都不抱期待,你憑什麽對我抱期待?呂玲玲:我告訴你憑什麽對你有期待?來我告訴你憑什麽,那會兒在學校,你打了那個猥亵我的學長,你就是不道歉,就算影響分配,你也不在乎。我以爲你就是~愛嗎,一時沖動,但是你告訴我,不是的。韓明,是你給我說的,所有正確的事情都有代價。但是不能因爲有代價就不去做。就憑你當時的這句話 ,記得嗎?

呂玲玲太了解韓明了,這是一個一腔熱血的理想主義者。

盡管二十多年過去了,呂玲玲知道被社會毒打過的韓明,會看領導眼色行事,但是,她依舊相信韓明那種“我不被世界改變,而是要改變世界”理想主義氣質尚未泯滅。呂玲玲要用犧牲自己的方式,點燃韓明心中改變世界的理想火苗。

韓明情緒很激動,但是他被呂玲玲說服了。

最後說說韓明的理想主義。

韓明剛到檢察院報到,就得到田副檢重用。

新單位有領導重用,大多數人都會積極表現吧。然而,在會議上,田副檢和呂玲玲針鋒相對,田副檢希望韓明能力挺自己,韓明秒懂田副檢的意思,趕緊裝打電話敷衍過去。

這一行爲說明韓明不是一味看領導眼色的人,他也有自己的堅持,他沒有給田副檢說話,就是他尚未泯滅的理想主義。

可以這樣說,韓明和呂玲玲其實是一路人。

不同的是,呂玲玲習慣打直球,橫沖直撞,少年意氣。韓明被社會毒打過,辦事懂策略,更懂人情世故。

康村刁民聚衆鬧事,田副檢和呂玲玲都沒有成功安撫,韓明直接說這個要走司法救助程年序。韓明當然明白他們不符合司法救助標准,但是他這樣做是解決矛盾的最快方法。

這一行爲證明韓明腦子活絡,這二十多年原地打轉的工作經曆,已經讓他有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政府後來願意爲康村刁民買單,這說明韓明背後有大領導力挺。

這些大領導中,有王檢,也有趙廳。

韓明未必知道大領導要重用他,因此,他在片中的狀態還是個畏手畏腳的基層工作者。在更多的時候,他是個爲了利弊,不分對錯的人。

《二十一條》一共鋪陳了三條線,張貴軍防衛過當案,韓雨辰反對校園霸淩案,王永強反殺村霸案。

每個案件的背後,都有孩子的身影。

如果不是女兒的堅持,張貴生不會堅持上訪。

不過不是兒子返校園霸淩,韓明不會是非不分讓兒子去給教導主任道歉。

如果不是給女兒治病,王永強就不會向村霸借高利貸。

《第二十條》的背後有一條線,父母和孩子,對應的是中年人和未成年人。

中年人講利弊得失,未成年人看是非對錯。

價值觀不同,于是故事就精彩了。

妻子入獄那天,韓明無法回答孩子關于見義勇爲的問題,這也是他有純潔理性的一面。

不過,人到中年的韓明,被社會毒打過的韓明,也知道大多數事情不能只看對錯,也要權衡利弊。

因爲他知道,世界上不是非黑即白那麽簡單,很多灰色地帶,不能說,說不好。

韓明知道兒子見義勇爲是對的,只是很長一段時間,韓明希望兒子給施暴者道歉,就是權衡利弊的表現,這是中年人的常見心態。

未成年人看的是世界上的規則,卻不太明白,只配這個世界運轉的還有潛規則。韓明無法將他在二十多年來經曆的看到的潛規則告訴兒子,因此,他只好沉默。

結尾處,韓明慷慨陳詞,我們很感動,但我們也知道,韓明能改變世界,不是理想主義的必然結果。理想主義當然不可或缺,但更不可或缺的是,韓明背後有想要理想主義一把的大領導。

韓明能看清楚領導的默默支持,但他的兒子韓雨辰還看不懂,終有一天,他也能看懂。

0 阅读:60